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 第61章 数字与句读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第61章 数字与句读

作者:春风卷碧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4:32:21 来源:小说旗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雉二十三,兔一十二!”

吴沉显然有点惊讶,看来吴王学过雉兔同笼,看我出个别的题,于是他张口道:“今有一竹,竹高一丈,昨夜被风折之,其顶末触地,离根三尺。问折断处高几何?”

好家伙,勾股定理?朱雄英略微思索了一会儿,由于对明朝的长度单位有点不熟悉,他先在纸上写下了题目以及:

1里=18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然后写下:

甲2 32=(10-甲)2

甲=4.55尺

朱雄英抬笔去写,吴沉就在旁边捏着胡子等待,在他看来这道题已经是非常难了,朱雄英应该不会做,可谁知朱雄英片刻的功夫就答道:“先生,其高为四尺五寸五分!”

吴沉非常惊讶,说道:“殿下是否以前学过这些题目?”在吴沉看来,朱雄英是不是做过这些题,所以就直接说答案了!

朱雄英答道:“我曾学过些类似的,这是我的计算过程!先生请看!”说罢就起身,走到吴沉身边,将墨迹未干的纸张递给了吴沉。

吴沉接过之后,眉头越皱越深,因为这些符号对于他来说就像是鬼画符一般,整张纸上,他仅仅只认识‘里’‘丈’‘尺’‘寸’‘甲’这五个大字,其余的竟然全都不认识,这导致他完全看不懂朱雄英的计算过程!

于是他好奇的问道:“殿下,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其实是朱雄英有意的引导,虽然这个时期明朝人通过筹算和珠算,其计算方式已经十分先进,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如果没有外接影响的话,大明永远也不会出现数字这种东西。但是阿拉伯数字有一个显着的优势,就是计算方便、便于书写、对一些复杂的数学领域提供了便利。这对于大明的发展来说有很大的好处!

这张纸上除了数字之外,还有标点符号。现如今的大明,书写上没有标点符号,这就让学习成了一件很有门槛的事情,因为你认识字还不行,你不知道断句就很容易出现误解!而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极大的限制了阅读的速度!

他对着吴沉解释道:“先生,这些符号是代表的数字,这是平方的意思,这是等于号,其意为相等。这写在文字中的是为了断句的,称为标....咳咳,称为句读!”他本来想说是标点的,但是标点的标,也是朱标的标,有点撞爹了,连忙换成了古代对于标点的称呼!

没错,古代也有标点符号,但是并不具体和系统!仅仅有双圈号,圈点号等。那为啥古代没有推广标点符号呢!都没有形成系统怎么推广啊!

随后朱雄英开始边画边写,画的是标点符号,写的是标点符号所代表的意思,以及使用方法,并且口头给吴沉讲解,而吴沉就像是学习一门新学问一般,这么听朱雄英说着写着!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朱雄英才将常用的数字符号,标点符号介绍完毕!

“妙啊!”

吴沉看了半天,连连赞叹,他是博学之士,自然能看出数字和句读的好处!数字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纸张计算,而句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作为东阁大学士,他每日都需要帮朱元璋看大量的奏章,如果朝野上下官员在书写奏章之时,都用了句读,岂不是让办公更加的俱有效率?

“不知道是何人发明的这些符号,殿下,你从何处习来的?”吴沉笑道,心里想着此人学识必然不低!

“唉!”朱雄英叹了口气,脸上漏出了一副十分可惜的样子!

“殿下何故叹气啊!”

“先生有所不知啊!”朱雄英脑子转的飞快,快速将脑中的说辞过了一遍,这才手扶额头说道:“这实在是我的罪过啊!”

“殿下,这是为何啊,殿下有何罪过啊!”吴沉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只能一个劲儿的追问,心里就如同百爪挠心一般,迫切想知道为什么!好不容易等到朱雄英张口了,可谁知朱雄英又叹了口气!

“唉!”

“殿下莫要在叹气了,快说吧!”吴沉已经迫不及待了!

只见朱雄英说道:“此前我曾在文渊阁上过课,闲暇时分,便在其中找书去读!先生也知道,文渊阁中的书籍浩如烟海,其中不乏珍稀的古典古籍!”

吴沉点头,这是自然,几乎将前元的宫廷藏书都搬来了!

“其中就有贞观二十年的一卷古籍,其并非用纸张写成,而是一册竹简!我初见这则竹简之时,它已经破败不堪,仅能依稀辨认字迹!由于年岁日久,日前王府搬家之时不幸被我身边太监马三宝所毁!我本想将其打死,是我王府官员劝谏,方贬其离开神州,去往海外!”

“唉!未能将原本保存,真是我的过失啊!这句读与数字皆是其中所载!真是令人心痛啊!”

朱雄英声情并茂,情到深处,还用力击打自己的胸部,发人深省,让人不由得唏嘘感慨!

吴沉被他的神情所感染,上前说道:“殿下莫要心痛,此书历经七百余年,未曾有人发现它的光彩,幸得有殿下观看,他才能造福后人,其内容被保存下来即可,殿下不必太过自责了!”

朱雄英平复了一下情绪,走到自己的桌案前,说道:“先生说的是啊!目前我这里还有一些残片!请先生观看!”说罢便从一个角落中拿出一个托盘,托盘上面还有盖子,只见朱雄英小心翼翼的将其打开,漏出来七八枚长短不一的竹片,上边字迹已经很淡,但是仔细观看,还是依稀可以辨认!

看着这些残片,朱雄英在心里将姚广孝给骂了一顿,这该死的道衍和尚,要不是他偷懒,就做了这么几片儿,我哪还用编这么多故事!不过有一说一,这竹简做的还真不错,要不是那假和尚告诉自己,真还以为是唐朝旧物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