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 第17章 纲常伦理不如粮食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第17章 纲常伦理不如粮食

作者:春风卷碧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4:32:21 来源:小说旗

李仕鲁心意已决,铁了心要让朱元璋彻底远离那些僧侣,内心的愤懑与决绝促使他一不做二不休。只见他双手猛地高高举起朝笏,脸上满是豁出去的决然之色,随后用尽全身力气,将朝笏重重地朝着地面砸去。发出一阵尖锐刺耳的声响,这声响在空旷的大殿内不断回荡。

“既然如此,臣恳请陛下恩准,容臣告老还乡!” 李仕鲁扯着嗓子在殿内久久萦绕。

我靠,这人胆子也太大了,竟敢把老朱赐予的朝笏扔在地上。还敢说老朱是昏君!这是想干什么?难道不想在阳间为官了?

朱雄英躲在角落里,心中暗自惊叹。他瞧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清楚,李仕鲁此番举动,怕是彻底触怒了朱元璋,这人恐怕凶多吉少。

果不其然,朱元璋见李仕鲁这般放肆的行径,积压在心底的怒火瞬间如火山般爆发。以朱元璋的火爆性子,能耐着性子与李仕鲁争论这么久,已然是极为难得。可没想到,李仕鲁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他的底线。

“大胆,李仕鲁!你不就是想在青史留名吗?好,咱今儿就成全你!左右,将他给我丢出殿外!” 朱元璋怒目圆睁,脖颈处青筋暴起,声若雷霆。

殿外的台阶层层叠叠,数量众多。像李仕鲁这般年过半百的人,要是被从上面扔下去,滚落石阶,多半性命不保。从这点可以看出,他此刻已然起了杀心。

朱元璋话音刚落,只见两名如狼似虎的侍卫立刻从两侧疾步而出,一左一右迅速架起李仕鲁的胳膊,拖拽着他便往殿外走去。李仕鲁此时心如死灰,眼神空洞,面如死灰,已然放弃了挣扎,任由侍卫摆布,双脚在地面上拖出两道浅浅的痕迹。

“皇爷爷,且慢!”

朱雄英猛地大喝一声,声音清脆响亮。其实朱元璋早就察觉到朱雄英躲在一旁,只是一直忙于应对李仕鲁,无暇顾及他。

此刻听到朱雄英出声,朱元璋微微抬了一下手,那两名正拖拽着李仕鲁的侍卫见状,立刻松开了手,李仕鲁身形一晃,差点摔倒在地。

“大孙,你这是要为他求情?” 朱元璋看向自己的大孙子,朱雄英的眉眼之间,与朱标极为相似,举手投足间似乎也继承了朱标那仁厚善良的性子。朱元璋心想,若是大孙开口求情,倒也不是不能网开一面。

“皇爷爷,孙儿确实要替他求情。” 朱雄英快步上前,“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给朱元璋行了个大礼,随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继续说道,“皇爷爷,此乃愚钝之臣,虽说方才言语多有不敬,但他对我朝忠心可鉴。如今我朝历经波折,正处于用人之际,还望皇爷爷宽宏大量,饶恕他这一回。”

“大孙儿啊,不是爷爷不同意。可今儿个要是放了他,明日他必定还会在咱耳边聒噪个不停。这些个儒生,为了在青史留名,可真是连死都不怕啊!” 朱元璋微微叹了口气,耐着性子向朱雄英解释道,神色间既有对李仕鲁的恼怒,又有对朱雄英的疼爱。

“皇爷爷,此人所言并非全无道理,只是有些地方过于偏激。孙儿恳请皇爷爷,让孙儿与他说上几句话。” 朱雄英神色颇为自信。

朱元璋听闻,不禁来了兴致。他心里好奇,这大孙子究竟想玩什么花样。在他眼中,朱雄英脑袋瓜机灵,平日里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

不过,毕竟年纪尚小,要与李仕鲁这般饱读诗书的大臣辩论,恐怕多半会落于下风。但转念一想,让他借此机会锻炼锻炼,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于是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就随你去吧!”

“谢皇爷爷!” 朱雄英满脸欣喜,迅速站起身来。他走到李仕鲁刚刚丢弃朝笏的地方,俯身捡起那掉落的朝笏,然后大步走到李仕鲁面前,神色庄重地问道:“敢问李大人,儒家理学所为何事?”

李仕鲁此刻心中依旧愤愤不平,面色微红,语气生硬地回道:“自然是辅佐君主,以实现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那天下怎样才能太平,百姓如何才能安居乐业?” 朱雄英紧接着追问道,目光紧紧盯着李仕鲁的眼睛,仿佛要将他看穿。

“自然是立纲常以正人伦、兴教化以明人禽,使得君臣相知、上下有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世间万事皆遵循章法,如此这般,天下自然太平,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李仕鲁微微仰起头,一脸傲然。

“哼,这不过是儒生的空话罢了。我要你说最根本的原因!” 朱雄英毫不客气,语气中带着强硬。

“这可是圣人之学,怎能说是空话呢!” 李仕鲁一听这话,顿时急了,脸涨得通红,心中暗自嘀咕,怎么老朱家的人都不尊崇儒学呢?

“李大人,前元末年,天灾**不断,百姓食不果腹,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状,那时您为何不去提纲常人伦呢?那时的纲常人伦又在何处?人与禽兽又有何分别?” 朱雄英目光如炬,言辞犀利,如同一把把利刃,直直刺向李仕鲁。

“这…… 这岂能一概而论?” 李仕鲁被问得一时语塞,结结巴巴地想要反驳,却又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话语。

“为何不能一概而论?前元末年,百姓为何纷纷揭竿而起?还不是因为腹中饥饿,难以活命。依我看,在百姓生死存亡之际,纲常伦理远没有地里长出的粮食来得实在!” 朱雄英双手抱胸,掷地有声。

“殿下,这与今日之事又有何关联!” 李仕鲁只觉得眼前这少年简直是在胡搅蛮缠,觉得朱雄英说的这些与当下讨论的和尚道士之事毫无关系。

“怎么会没有关系?李大人方才说和尚们不缴纳税赋,也不从事生产,对吧?” 朱雄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没错!” 李仕鲁斩钉截铁地回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