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111章 真不是坑

“别,别,别,政委,我这也是为了工作...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天到晚从早忙到黑,哪有时间干那个..”

调动敌人,打击敌人。

竟然以这样一种戏剧的方式展开。

飞快的以绝对胜利的方式,完成了对敌人的战略调动。

敌中央军44师全军覆没,敌中央军第4师大溃败。

两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再加上之前东北军损失惨重。

震动了整个国民政府,吴政委都可以想象,常凯申知道这个消息,会暴怒成什么样子。

在江向阳从竹山回到郧西的路上,白匪军全面撤退,奉命从安康,西安出发的陕军,十九路军,从洛南,卢氏方向出发的东北军,来的磨磨蹭蹭,跑的比兔子还快。

现在的鄂豫陕根据地,固若金汤...

江向阳当记首功。

吴政委和几个军首长,都想奖励这家伙,可想起中央军第4师的胜仗,是因为他没有能够及时上报战果才打下来的的,又气的牙痒痒。

别书琴被带回来,成了军首长们调侃政委的笑话。

这家伙居然好意思说这也是为了工作。

“继续说,我看你能掰出什么歪理?”

直属营出兵九百,扩红四百余,创建了四支游击队,带回来三千多俘虏..粮食,墨水,纸张,物资就更不用说了..

吴政委也懒得跟他计较些许小事。

“别廷芳跟一般的军阀,土匪,很大不同,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雄心壮志的土匪...宛西四县,有水电站,家家户户用上电灯,村村通上公路,他强迫百姓修路,植树,虽说手段残忍,可也造福当地百姓..他的一套看似闭门造车的治理方式,杜绝了年年水患,造就了粮食丰产,他并没有满足,故步自封,若是明天日本人打来,宛西注定会成为西部地区抗日的桥头堡...”

红25军可是高举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的。

江向阳言下之意很清楚。

若是两三年内爆发对日全面战争,说不定皖西军将会跟红军并肩作战。

这时候,为了两军关系,为了配合对日,别廷芳女儿自然就成为了联系红军跟皖西军的纽带,可以在战场上守望相助。

“所以你就让人绑了人家女儿?”

“政委这话太难听了,什么叫绑...我们是帮助别书琴觉醒革命和民主意识,争取她进步成为我党人士,有朝一日,成为红军和皖西军联络的纽带..路上我都想好了,让顾心宜,教她唱《国际歌》,回来再让政委语重心长的给她科普我们党的政策...”

“老子一天到晚忙都忙不过来,没那个时间,要讲,你去讲..”

吴政委看出来了,这小子憋着一肚子坏。

你别廷芳不是一人通共,全家,全村连坐受死吗?

老子把你女儿转化成为**员,你是不是也应该连坐,全家连坐受死?

到时候,就算别廷芳厚着脸皮不死,也会被国民党其他官僚笑话死。

这就是给别廷芳挖的一个大坑。

“政委,我真不行,论相貌,论学识,论年龄,论职务,论个人魅力,我们红25军能转化别书琴的,可能就只有政委了..”

“你小子又跟老子挖坑...”

从萧之楚中央军44师被全歼的事情看,这小子不仅仅擅长挖坑,更擅长埋人。

想到这里,吴政委特别警惕。

“真不是坑,别书琴虽然有点小暴脾气,对红军态度恶劣,体力也很一般,刨土半天,就累歇菜了,可模样还是大家闺秀的...”

大家闺秀是形容模样的吗?

还加上小暴脾气。

吴政委感觉江向阳他爹要是听见这种不着调的用词,棺材板都压不住。

这件事,就不是用词的事情。

吴政委下定决心,一定要置身事外。

“我不管,这个女人是你带回来的,你跟郑主任商量处置,丑话先说在前头,不准犯纪律...若是查清楚小姑娘没有罪行,就不准杀人,如果人家确实不愿意加入我们,不仅要放人,还要让释放一部分皖西军俘虏,护送人家回去。”

你一个28岁的大龄单身青年..

装什么矜持..还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拒人于千里之外。

就别书琴的小模样,加上身段。

配你不亏..

心里话终究没说出来的江向阳摇了摇头..敬了一个礼,正准备离开政委的办公室,却听见政委叫他回来..

“先楚还在竹山挖土?”

说到这个,江向阳顿时乐了。

土里长粮食是常有的事情,长轻重机枪,弹药补给的时候可不多。

压土里时间长了,生锈不能用了,多可惜。

这年代,当兵的精力值几个钱,要是秦岭山里都长着粮食,装备,红军能把中国这南北分界线给挖成京杭大运河。

要不是急着把物资,俘虏送回来,江向阳也舍不得走。

直属营这仗是分了点钱和粮食,可部队一旦扩红,也没有余粮。

“他带了两个营在挖...”

“那些生产子弹的底火,发射药,简易设备,你是怎么考虑的...”

“政委,那是我一个小营长该考虑的事情吗?”

看着江向阳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吴政委很无语..

数遍了红25军的所有干部,有一个算一个,吴政委感觉没有一个干部的交流,像江向阳这样吃力。

江向阳才不敢管,我军严重缺乏后勤人才,但凡看不过眼,帮忙排布一下生产,沾上这个,以后就别想着带兵打仗了。

电话,电台,通讯设备也好,子弹生产原料也好,统统上报缴获,一点都不能留。

再说,刘科长,秦科长两个眼线在,想留也没门。

“我的意思,你有没有跟蒲忠国聊过?”

“政委,我从竹山回来,水都没顾得上喝一口,第一个就来见你...”

这混蛋,一转眼,又买上了乖。

“我不是这个意思,蒲忠国给我推荐了一个人,叫闵鸿胜,这个人是武器设计,组织生产方面的专家,也是他当初东北兵工厂的同事,后来一起参加义勇军,打完长城抗战回到北平,本来去了巩县的兵工厂,不知道为什么,又回来了,现在在庞炳勋的40军..补充团里当连长。”

自从知道了江向阳截获了别廷芳的子弹原料。

吴政委就找蒲忠国聊过,蒲忠国当即建议红25军利用这些原料,复装子弹。

以后逐步要变成自己购买,或者生产原料,复装子弹供给训练和实战。

蒲忠国当初在东北兵工厂,精力都放在火炮调试和发射上...对于组织生产,并不擅长。

这次打敌中央军第4师,所有消耗的子弹壳,吴政委都让人收集回来了。

闵鸿胜,可是精通枪械,弹药制造各个环节的顶尖高手。

蒲忠国对他的能力,推崇备至。

直言有了他加入红军,辅助一些设备,就可能建立红军自己的军工生产体系。

这诱惑,比江向阳在宜城的缴获,更加诱人。

这样的人才,丢在庞炳勋那个杂牌40军做连长多可惜。

正好碰见缴获这个茬口。

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专家给弄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