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7章 打出一个中华民族的未来

李大善人叫李闻山..两个弟弟李方山,李啸山,感情都很好。

三人都被打了一个半死。

刚才亲手捅了周大富复仇,大着胆子要了周大富人头,祭奠死去亲人,正在布置灵堂被叫了过来。

为了儿女妻妾的性命,也都被逼出了家里大洋,金银的藏匿之所。

就这样,妻妾还是有四人被杀,三人被凌辱,三个孩子永远闭上眼睛。

从周大富手里缴获的五千多大洋,其中五千是李家的,小黄鱼十七根,以及金银首饰,全部都是李家的。

眼看着江向阳把三人领到主屋灵堂的侧面,归还钱财。

鼻青脸肿的三人顿时不知所措。

不是说红军走到哪里都是斗地主,打士绅,分金银的吗?

从国民党兵痞手里抢去的钱,怎么还还回来了。

江向阳也很心痛...历史上,跟陕北红军汇合以后的红25军迎来中央红军的时候,也只有七千大洋,还借了五千给红一军团。

这钱要是送到陕北,等到会师,就是中央红军的久旱甘露啊。

按照亮剑里孔捷和楚云飞的掰扯,被中央军劫掠了,你这算是损失,我从中央军兵痞手里抢回来,这是我的缴获,跟你没什么关系。

可长征是什么,是播种机,是宣传队。

不能做有损党和军队名誉的事情,还要为党和军队赢得民心...

李家不是土豪劣绅,信阳远近闻名的积善之家。

“我们红军打的是欺压百姓的土豪,为非作歹的劣绅,像李家这种医药传世,造福百姓的世家,是我们党团结的对象,该谁的钱,就是谁的钱...不能不分青红皂白。”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李家已经够惨了,得罪了44师,信阳也待不下去了。

远走他乡也需要钱,这是人家全部的积蓄。

总得让人家换个地方,重新购置房屋开店。

“看来,世人对贵党误会颇深啊...”

“当然,我们红军的领导,都是一群致力于国家,民族独立富强的热血人士,他们在用生命,用时间,用青春践行理想...过去,现在或许还没有足够成熟,缺乏一呼百应的政治智慧,可我们在实践中成长,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真的?”

“时间会证明我的话。”

跟三人敬了一个军礼,江向阳跟哥哥,陈三右一起,踏出了李家主屋..

还没出门,就被追出来的李啸山拦住..

“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更何况这钱是你们帮我们抢回来的...”

三兄弟这个决定,很不容易,这些钱不是他们这些年在信阳赚的,当年得罪了军阀,卖祖产隐姓埋名到信阳了。

如今为了家人,被一股脑端了。

“别多想,就算欠我们党,我们红军一个人情...”

“人情不是这个欠法,我们家在信阳也还有些店铺,还给我们的宅院和土地地契,已经很值钱了。”

“苦主就在眼前,红军不能吞不义之财?”

“一半如何,我们把一半捐给红军,给你们买军服,买子弹..打出一个中华民族的未来..”

“这个可以有,哥,我们回去,你去给三位李老爷打收条..就照着三老爷的原话写。”

财帛动人心。

把钱还给人家,还严辞拒绝,陈三可和江向北虽然心里坦荡。

也未免情绪失落,哪怕进门之前,江向阳把利弊给他们分析过后,两人也认为该还...

听见弟弟让自己打收条...变脸比脱裤子还快。

哑然失笑。

在门口候着的顾家姐妹差点笑出声来。

“三位李老爷,这张条子,一定要收好,我们党一定会夺取江山,我发誓,这些钱,我会用生命送到主力部队,也会在我军历史上留下痕迹,终有一天,这张纸条,会成为李家的荣耀...”

三位李老爷看着纸条上**裸写着李啸天的原话。

捐红军,买军服,买子弹,打出一个中华民族的未来。

摸着纸条的手,都在颤抖。

“我提醒三位老爷两件事,这张条子,十年内可能没有用处,藏好,保密,最好找个只有你们兄弟知道的地方,装个坛子埋了,从此当今天的事没有发生...第二件事,中日迟早一战,就国民党兵这个德行,战场一溃千里...鬼子兵比中央军更凶残,更没有人性,西南才能安家,早点走,去成都,重庆,昆明,多多置办房产...”

无功不受禄,收了人家的钱..江向阳就送他们一个人情。

民心,就是无数人情的累积。

三人一副大眼瞪小眼之后,还是李啸天厚着脸皮问。

“红军兄弟,你说国民党一溃千里,守不住国土,西南就能守得住?”

“刀劈斧凿的天地间,愚昧懵懂,见利忘义的人很多,民族浩劫时候,汉奸也会很多,但是更多的是不愿意做奴隶的中国人,国民党扛不住,中华民族一定扛得住...”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江向阳年轻的声音,带着自信,振聋发聩。

三位老爷连亲人逝去的悲伤,都一时减轻好多,看向江向阳的目光,充满了信任。

尽管在龙山凹没有扩红。

力夫队却多了好多人,还有三匹马,两头骡子。

马匹和骡子,不知道是不是中央军在别的地方抢的,反正李家说这些不是龙山凹的。

除了十二个俘虏被罚做挑夫。

曹金一家决定参加红军,李家三房李啸天一个16庶出的儿子李敢说什么也要入伍替母亲报仇,还有两个学中医的小妾兄弟周天赐,李家主母的侄儿林平决定跟着他们参加红军。

李家三兄弟说什么是他们自愿的,江向阳更怀疑他们是想通了,留一份香火情面。

李家房屋前被点燃的两户佃户家,也有人要入伍,一家兄弟二人,郑山,郑水,一个17岁,一个十九岁。

另外一家,则是一个叫邱敏的女孩,才16岁。

本来4男39女的特别队伍,一下子就多了7男两女,变成了53人,押解12个**俘虏。

所以队伍里还多了李家送的十担粮食,两片猪肉,三十几斤腊肉,要不是拿不了,会更多。

走不快倒不是东西太多,走不动。

只是十几里外面,就是平汉线。

目前还是信阳以南,是44师在封锁,信阳以北,则是东北军57军在封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