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 第63章 袁老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第63章 袁老

作者:晨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5:50:09 来源:小说旗

大唐。

李世民翻看着司农寺记录的杂交方法 随口问道。

“你们觉得这杂交之法,难度几许?”

司农官赶忙出列,身形微微前倾,脸上带着几分踌躇之色。

“陛下,单论这杂交之法的记载,看似并不复杂,可若要真正将其付诸实践,其中困难着实不少。” 李

世民闻言,微微皱眉,追问道:“哦?具体是哪些难处,细细说来。”

司农官深吸一口气,条理清晰地阐述道。

“陛下,其一,寻找合适的杂交水稻亲本便极为棘手。需得遍历大唐广袤农田,寻觅那些在性状上各有优势,且遗传特性契合杂交要求的水稻品种,这无疑是大海捞针。”

“其二,操作过程对精细度要求极高,需在如指盖般微小的水稻花蕊间,精准完一系列复杂工序,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尽弃。”

“再者,杂交水稻培育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影响极大。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异,可能导致培育效果千差万别,难以把控。”

李世民默默听完,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

“即便困难重重,但这是关乎百姓温饱、社稷根基的大事,绝不可轻言放弃。朕命你等即刻着手,全力攻克这些难题,务必让这杂交水稻之法应用到我大唐的农田之中!”

.......

就在这时,光幕继续道。

【说起杂交水稻,那有一个人自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光幕之上,画面缓缓切换。

一位面容和蔼、身形清瘦却精神矍铄的老者。

他头戴草帽,身着朴素衣衫,脚蹬沾满泥土的胶鞋,正穿梭在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间中,目光专注地审视着每一株水稻。

“研究出如此妙法的人,就是这位先生吗?”

光幕前,众人都不自觉的站起身子。

【袁隆平,一位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伟大科学家。他心怀 “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 的坚定信念,在不被他人看好的情况下,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农田,不畏艰难,反复试验,最终让我国数亿人摆脱了吃不饱的境况,也打脸了外国专家认为我国养不起十亿人的言论。】

“外国?”

“哪个国!?”

“还有外敌敢如此看轻我华夏?”

嬴政眉头一皱,目光瞬间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让人胆寒的威严气息。

“看来,后世之华夏,亦有强敌环伺啊……”

嬴政缓缓踱步,双手负于身后,喃喃自语道。

“能是谁呢?”

“匈奴?南越?”

“应该不是。”

嬴政摇了摇头:“南越之地,土地贫瘠,民生凋敝,纵使其有所发展,也不过是疥癣之疾,难成大患,断不能对后世华夏构成致命威胁。”

“至于匈奴.....哼!”

嬴政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弧度,冷哼一声。

“世代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根本不懂农耕之术,更无农耕之基因,他们自是没脸说这等话。”

然而,话音刚落,嬴政的神色再度凝重起来,

“既然不是他们,那还能是谁呢?”

“难不成,这世间还有其他国家?”

......

正寻思着,光幕继续道。

【袁老的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不仅为中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将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到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粮食供给提供了重要保障,让无数人免于饥饿。】

“这怎么可以!”

大汉。

汉武帝紧皱眉头。

“如此至宝,怎可给予他人!”

“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顶尖技术,应是国家的绝对机密才对,就该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用以增强华夏实力,巩固统治根基,怎能如此轻易的就流入他国!”

桑弘羊见状,赶忙上前道:“陛下,臣以为,后世此举,或许另有深意。”

汉武帝平复了一下心情道:“你且说,有何深意?”

桑弘羊:“陛下,以臣愚见,将此技术传播他国,其一,可彰显我华夏仁善大义,恩泽四海,让万邦敬服,使我华夏声名远播,在天下树立威望。”

“其二,周边国家因这技术粮食增产,百姓温饱得以解决,便能减少战乱纷争。如此一来,四方太平,更利于我华夏与各国通商往来,互通有无,促进经济繁荣。从长远计,这对我华夏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听到这话,汉武帝思索了片刻,道。

“倒是有理,但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朕怎么想怎么别扭。”

“为什么非要这么博爱呢?我华夏一家独大不好吗?”

“而且,此种做法,万一养虎为患呢?”

汉武帝摇了摇头。

“后世的这种作为,朕真的不理解。”

......

这时,光幕上的画面再次切换,展现出了袁隆平在实验室里,专注地观察着显微镜下的水稻细胞,认真记录着各项数据的场景。

随即,就听光幕道。

【在他的研究下,我国杂交水稻的最大亩产达到了2633 斤!】

“多少斤!!!??”

大秦。

嬴政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盯着光幕。

“司农!”

“我大秦水稻亩产多少斤?”

司农道:“大概一百斤左右。”

“一百斤.....两千六百斤.....”

嬴政喃喃自语,眼中满是震惊与感慨。

“差距竟如此之大,怪不得后世能养活得起那么多人口,有此神人,当真是华夏之幸啊!”

【然而......】

光幕话锋一转。

【袁老的科研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画面又呈现出袁老在田间四处寻找特殊水稻植株的场景,烈日炎炎,他的衣衫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身上,可他依旧一株一株地仔细甄别。

画面再次切换,实验田遭遇突如其来的病虫害,嫩绿的稻苗大片枯萎,袁老蹲在田边,双手捧起受损的稻苗,眼中满是痛心与焦急。

【研究初期,实验设备简陋,资金短缺,研究进程举步维艰。】

【面对天灾,实验成果遭受重创,一切又要回到原点。】

【甚至,因为时代的原因,一些人缺乏对科学研究的耐心和正确理解,指责袁老是科技骗子,认为他是在夸大其词,欺骗公众,实验田也多次别人破坏殆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