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 第79章 斧声烛影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第79章 斧声烛影

作者:晨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5:50:09 来源:小说旗

光幕继续道。

【晋孝武帝】

【被妃子用被子闷死】

【司马曜晚年嗜酒如命,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他宠爱张贵人,但张贵人年近三十,逐渐失宠。司马曜曾酒后开玩笑说:“你年纪大了,我该废了你,找个更年轻的。”】

【张贵人听后既愤怒又恐惧,担心自己真的被废,于是趁司马曜醉酒昏睡时,指使宫女用被子将他活活闷死。】

“啊?”

嬴政颇为惊异。

“堂堂一国之君,被一个妃子轻易弄死了?”

“这比掉茅坑淹死还要窝囊啊!”

大唐。

李世民也是叹道。

“晋孝武帝虽死,但张贵人却是未被追究,甚至得以安然离宫。”

“只能说当时朝政被权臣把控,皇帝依然被架空。”

大明。

嘉靖翻了个白眼道。

“说白了就是威慑力不够!”

“能被一个妃子所杀,他这皇帝算是白当了。”

“多学学朕吧!”

“这都多少年不上朝了,仍然圣威不减。”

“这叫什么?”

“这就叫王霸之气!”

......

【 北魏孝文帝】

【被气死】

【孝文帝的皇后冯氏与宦官私通,孝文帝得知后大怒,结果气急攻心,最终病逝。虽然死因是病逝,但根本原因是被气死的。】

看着光幕上的宦官二字。

嬴政没来由的一阵心烦。

宦官......私通......

这......

这是不是影射朕呢?

嗯?

......

汉朝。

汉武帝冷笑一声道。

“得!”

“正好!”

“让他跟上面那个晋孝武帝拜个把子吧。”

“好好的交流一下心得体会。”

......

光幕继续道。

【 宋太祖】

【烛影斧声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至今成谜,据传他在“烛影斧声”之夜与弟弟赵光义饮酒,结果第二天突然暴毙。虽然正史记载是病逝,但民间普遍怀疑他是被弟弟赵光义谋杀。这种死法充满了阴谋色彩。】

“啪!”

原本正看热闹的赵匡胤听到这句话,手中的茶杯顿时脱手,摔在地上。

只见赵匡胤一脸惊骇的盯着光幕,心道。

“我这么多章没出过场,结果一出来就死了?”

“不不不,我在想什么!”

赵匡胤赶忙晃了晃脑袋,把心思拉回正轨。

随即寻摸道。

“我之前还想不通,我大宋日后为何那么屈辱。”

“合着......”

“后面的皇帝不是我的种啊!”

赵匡胤握紧拳头,骨节都有些发白。

“历朝历代,皇位都是父传子,哪有兄传弟的道理!”

“用屁股想都明白!”

“这肯定是光义谋权篡位!!”

赵匡胤越想越气。

你抢我皇位也就罢了。

能好好治理国家也算一回。

但看看你都生了些什么玩意儿!

尤其是那个宋徽宗和宋钦宗。

他们干得那叫人事儿?

畜生都不如啊!

想到这儿,赵匡胤猛地拍了下桌子,眼中杀气尽显。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后人。

这皇位,断然不能再落到赵光义手中。

但后世如何处置赵光义,赵匡义也是犯了难。

毕竟是亲兄弟,陈桥兵变中二人也是合作紧密。

况且此时他又没有丝毫证据证明赵光义作乱。

贸然定罪,也不太合适。

赵匡胤抬头,一脸愁苦的喃喃道。

“得想个万全之策啊!”

......

与此同时。

大明。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看着光幕,随即向朱标问道。

“标儿,你说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朱标寻思了一下后道。

“父皇,儿臣更倾向于......是被赵光义毒杀的。”

“哦?”

朱元璋笑道。

“仔细说说。”

“是,父皇。”

朱标拱了拱手,随后道。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记载,赵匡胤去世当晚,曾与赵光义单独饮酒,期间有人听到斧声和赵匡胤的呼喊声,到了次日,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光义迅速宣布继位。”

“不错。”朱元璋点了点头。

朱标继续道:“但这事存在两个疑点。”

“第一,为什么赵匡胤会在与赵光义饮酒后突然去世?

“第二,斧声和呼喊声是否暗示了冲突或谋杀?”

“而且,正史中对赵匡胤的死因记载模糊,仅称“崩于万岁殿”,未提具体原因,这种模糊性是不是有意掩盖真相?”

朱标顿了顿,接着说道。

“在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迅速宣布继位,并控制了朝廷和军队,几乎没有给赵匡胤的儿子们任何反应时间。这种高效的行动可能表明他早有准备。”

“并且在此之后,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在赵光义继位后不久被迫自杀。”

“二儿子赵德芳也是突然去世,并且死因不明。

“这些事件可能表明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有意清除赵匡胤的直系后代。”

“基于事情之后的发展,怎么看都是赵光义有意为之的可能性更大。”

听着朱标的这顿分析,朱元璋笑道。

“那万一,赵匡胤只是遵守金匮之盟呢?”

“《宋史》中可是记载的清清楚楚,赵匡胤与其母杜太后已经约定好了,日后要传位给弟弟赵光义。”

朱标摇了摇头。

“这个说法不太可能。”

“赵匡胤去世时,其子赵德昭已成年,传位给弟弟缺乏充分理由,即便赵匡胤同意,恐怕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

“而且至今未发现“金匮之盟”的实物证据,没准只是赵匡义为了证明自己继位合法,从而捏造了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的盟约。”

朱元璋继续问道。

“那当晚,赵匡胤可是对着赵光义连说了两句好为之,甚至赵光义还有推辞的动作,这不就是证明了,赵匡胤有意传位给赵光义吗?”

“不尽然。”

朱标摇头道。

“好为之的说法,也有其他的解释,很可能赵匡胤是在指责赵光义,可以理解为:看你做的好事!”

“而所谓的推辞动作,也能理解成是......告饶的动作。”

“哈哈哈哈哈!”

听完朱标的这番分析,朱元璋突然大笑起来。

少顷,他看向朱标,满脸欣慰的说道。

“标儿,为父很是欣慰啊。”

“孟子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你能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不拘泥于史书所言,实乃是智者之范。”

“大明日后交到你手里,朕也算放心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