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 第120章 徐福去哪儿了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第120章 徐福去哪儿了

作者:晨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0 13:07:13 来源:小说旗

“啊?”

“编......编的?”

嬴政懵了。

回想起方才,自己满心期待,以为长生不老近在咫尺,甚至连大秦千秋万代的宏伟蓝图都在心中勾勒了无数遍。

结果你现在给朕说,上面那一大堆都是编的?

嗯?

把朕当猴子耍呢!?

这些后人!

当真是可恶的狠啊!

“那个......陛下。”

李斯在一旁试问道。

“那告示......还贴吗?”

“你说呢!”

嬴政怒目圆睁,没好气地瞪了李斯一眼。

“人都是凭空虚构出来的,到哪里去找?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你去给先人烧纸,指望先人显灵的可能性,都比找到这种子虚乌有的人要大!”

说罢,嬴政狠狠甩了下衣袖,震得一旁的案牍上竹简簌簌作响。

李斯委屈的撇了撇嘴,但还是问道。

“那徐福呢,还要废他四肢吗?”

“这......”

嬴政一时哑然。

毕竟既然故事是编的,那徐福这事儿......是不是也是假的。

万一人家真的是尽心尽力的给自己找长生药,结果自己就因为这么个编造的故事把人家弄残了。

这是不是有点儿过分了?

想到这儿,嬴政对李斯道。

“那什么,你赶紧让人追上蒙恬,告知他,先不要对徐福动手!”

“至于出海时间,也暂先缓缓,等朕看看光幕后面还会不会告知些许内容。”

“臣明白。”

李斯领命,让儿子李由去执行此事。

就在这时,光幕突然换了内容。

【今日话题,徐福去哪儿了?】

“嗯?”

看到这个标题,嬴政忍不住笑道。

“朕正愁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呢。”

“这还真是打瞌睡送枕头啊。”

“不过......光幕这话,为何听起来有些异意?”

“难道,他根本没有去那座仙山!”

嬴政顿时皱紧眉头,紧盯着光幕,心中迫切想知道徐福出海后,究竟去了哪里。

......

【秦朝方士徐福,在2000多年前带着秦始皇给他的3000童男童女,第二次扬帆起航后,就消失在了海上,从此了无音讯,那么问题来了,他究竟去了哪里?】

“什么!”

“徐福......没回来!”

嬴政大惊失色,他本就把长生的希望寄托在徐福身上。

徐福既然没有回来。

那岂不是自己长生的愿望也破灭了?

“徐福!”

嬴政额上青筋暴起,双手死死攥住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

“他竟然胆敢诓骗朕!”

一字一句,从他齿间迸出,带着令人胆寒的愤怒与杀意。

嬴政脑海中,徐福临行前的画面如走马灯般浮现。

卑躬屈膝,言辞恳切索要金银细软、童男童女时的模样,此刻看来,竟是那般虚伪狡诈。

“哼!”

嬴政冷哼一声,

“原来他早有狼子野心,妄图逃到那渺无人烟之地,自立为王,与朕分庭抗礼!”

“陛下息怒。”

李斯赶忙上前劝导。

“徐福一介方士,应该是没这个胆子。”

“陛下不妨往好处想一想。”

“这茫茫大海,暗流涌动、恶浪滔天,说不定徐福一行遭遇不测,最终葬身鱼腹了。”

“呀哈?”

嬴政有些意外的看向李斯。

“要说狠,还是你狠啊。”

与此同时,光幕道。

【关于秦朝方士徐福东渡后的最终去向,历史上并无确凿记载,但结合史料、民间传说及后世考证,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测。】

【一、主流假说:东渡日本,成为“神武天皇”或文化始祖。】

【主要是因为日本很多地方都有徐福的纪念碑和神社,如和歌山县的“徐福上陆地”纪念碑、佐贺县的“徐福神社”等。】

【而且,日本古代缺乏文字记载,徐福传说可能被用来解释早期文明的来源,甚至有人将徐福附会为日本首位天皇神武天皇。】

【并且,日本中世纪的佛教和神道教团体曾利用徐福传说增强自身权威,例如将徐福塑造为传播文化的圣人。】

【最后,唐代中日交流频繁,日本使者可能将中国文献中的徐福故事带回本土,并与日本神话结合。】

【之后,随着中日贸易发展,中国文人的诗文进一步将徐福与日本绑定,日本方面也出于对中华文化的尊崇接受了这一传说。】

大唐,李世民听到这儿,略微思索了片刻后道。

“朕记得《史记》曾记载,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仙药,率数千童男童女、“百工”和五谷种子东渡出海,最终“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但这个平原具体是哪儿,却是没有明说。”

这时,房玄龄迈出一步,躬身奏道:“陛下,《史记》虽未言明徐福所至‘平原广泽’究竟何处,但倭国既处东海,地理上与徐福所说的仙山颇为相似,或许徐福船队很有可能是在那里落脚。”

杜如晦紧跟其后,双手抱拳道。

“房大人所言不无道理。”

“徐福当年携带大量人员物资出海,目的在于开辟新地,寻求仙药不过是幌子。”

“倭国远离中原,以秦朝当时的能力确实难以执掌,足以让徐福建立一方势力,只是历经数百年,其间变故颇多,若想探寻真相,并非易事。”

李世民微微颔首,神色凝重。

“此事看似久远,实则暗藏玄机。若倭国真由徐福后人建立,那其对我大唐的态度,不得不防,朕担心,他们表面恭顺,实则心怀叵测,暗中积蓄力量。”

魏征闻言,上前一步,声音洪亮:“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应派遣使者深入探查,防患于未然。”

李世民陷入沉思,片刻后,目光坚定地说道。

“魏卿所言甚是。明日便拟旨,挑选合适人选,筹备东渡事宜。我大唐盛世,绝不能让潜在威胁,影响社稷安稳。”

......

【二、其他可能性。】

【抵达朝鲜半岛】

【据《三国史记》和《高丽史》等史书记载,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国家都有关于徐福的传说。并且在朝鲜半岛的一些地区,曾出土过与秦朝时期相似的文物,如陶器、铜器等,这些为徐福可能抵达朝鲜半岛提供了实物证据和线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