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进击的大秦 > 第24章 六国终平

进击的大秦 第24章 六国终平

作者:星夜光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6:02:01 来源:小说旗

雄伟壮阔的边境长城之处,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战火纷飞。

蒙恬将军身披厚重的战甲,身姿挺拔如松,深邃的目光凝视着长城之外那片广袤无垠且神秘莫测的荒原。

“将军,看来今年匈奴是不会再犯边境了,毕竟他们的内乱刚刚平息,现在可没有心思再来犯我大秦。”蒙恬身旁的裨将蒙元紧紧跟随着,同样望向远方,声音中带着一丝庆幸与轻松。

蒙恬却微微摇头,神色凝重,缓声道:“不,现在这种情况我们更要严加防守。如今的局势,时间太过紧迫,我大秦的发展尚需一段历程,待我大秦国力昌盛、兵强马壮之时,便是匈奴的覆灭之期。”

言罢,他抬头望向天空,那铅灰色的云层仿佛也压在了他的心间。

思及此处,蒙恬当机立断,高声下令:“传我将令,每十米驻守三人。”

在这冰天雪地的严寒季节里,匈奴之人难保不会因走投无路而冒险进犯,不得不防啊!

而在威严庄重的咸阳宫中,气氛略显沉静。

扶苏面容恭敬而坚定,向嬴政进言:“父皇,如今大秦的教育除了极为偏远的地区已普及完成,儿臣以为,是时候开始实施科举了。”

嬴政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思索,定睛看着眼前的扶苏:“科举?”

扶苏微微昂首,从容不迫地解释道:“没错,科举。现今大秦暂无大规模战事,军功授爵制在当下难以施行,而科举在全民教育的根基之上,能够达成有效的阶层晋升,于大秦而言,实乃百利而无一害之举。”

嬴政凝视扶苏片刻,最终面露欣慰之色,拍了拍扶苏的肩膀,说道:“好,既如此科举之事就交予你了扶苏,莫要让朕失望。”

言毕,便阔步走了出去,衣袂随风飘动。

会稽项家之中,项羽满脸急切与不甘,高声问道:“叔父,如今暴秦愈发强盛,我们究竟何时才能够举兵推翻暴秦,恢复我大楚昔日的荣光啊!”

他望着大秦日益繁荣昌盛的景象,心中隐隐觉得想要推翻大秦似乎愈发艰难,仿若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前。

项燕听闻,面容上似有沧桑之色蔓延开来,仿佛一瞬间衰老了许多,对着项羽长叹一声:“籍儿,我们可能没有机会了。”

项羽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为什么?”

项燕只是默默起身,轻声道:“籍儿,你且与我出去走一趟吧,一看便知。”

两人缓缓走在会稽的街头,只见曾经楚国的城池已处处彰显着秦人的文化印记。

大街小巷里,除了寥寥几位老者还留存着往昔的记忆,其余众人皆以秦人自称,那熟悉的楚地乡音也渐渐被秦腔所取代。

曾经的楚风楚韵仿佛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消散,只余下那残垣断壁中隐约可寻的一丝痕迹,见证着往昔的辉煌与变迁。

两人默默无言地在街头踱步,项燕打破沉默,指向街边一群正在诵读秦律的孩童:“籍儿,你看,大秦的统治已深入民心,连幼童都在学习秦法,这天下归一的大势,已非人力可轻易扭转。”

项羽眉头紧皱,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事实。

项燕长叹一声,接着说道:“为今之计,叔父希望你能去参军。

在这大秦的军队中,你可学得一身本领,广结豪杰。若日后天下有变,你也有足够的能力与资本应对,而非空怀复国之志,却无施展之力。

若一味地妄图以卵击石,恢复楚国,只会白白断送项家前程。”

项羽面露犹豫之色,他紧握双拳,脑海中思绪万千,一方面是对楚国的忠诚与眷恋,另一方面是叔父话语中的现实考量。

项燕看着项羽,目光中满是期许与恳切:“籍儿,大丈夫能屈能伸,参军入伍并非忘却楚国,而是卧薪尝胆,以待来日。”

项羽思索良久,缓缓松开拳头,咬咬牙道:“叔父,侄儿愿听您的安排,前往参军。”

项燕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可那欣慰背后,仍藏着对楚国深深的怀念与无奈。

项燕微微颔首,语重心长地说道:“籍儿,你可知那蒙恬,戍守长城,令匈奴不敢轻易来犯。他麾下之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

你若投身军旅,当以他为榜样,学习其领军之道,兵法谋略。”

项羽眼中闪过一丝不服气:“叔父,那蒙恬不过是为虎作伥,我若参军,定要在军中立下赫赫战功,日后与他一较高下。”

项燕轻轻摇头:“莫要轻视蒙恬,他确有大才。你初入军营,需得隐忍低调,广纳贤才于麾下。

再者,那扶苏在大秦中推行科举,意在选拔贤能,不论出身。

此策一行,大秦人才济济之势渐成。你在军中,也可留意这些新晋之士,或可为你所用。”

项羽心中暗自思忖,嘴上却道:“科举?这大秦的制度,能选出什么真英雄?我项籍只服有真本事之人。”

项燕拍了拍他的肩膀:“籍儿,莫要偏执。科举虽非尽善尽美,但也能让大秦挖掘出不少被埋没之辈。

你当开阔眼界,在这大秦的风云变幻中,寻得我们项家的生机与出路。”

项羽深吸一口气:“叔父,侄儿明白了,定会在军中相机而动,不负您的期望。”

项燕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侄子眼神中充满着慈爱,但那眼底却是更深的悲哀。

楚国将不复复国的可能了。

于此同时,在颍川的一处静谧山谷中,张良身着一袭素色长衫,静立在溪边,望着潺潺流水,神色落寞。

他身旁的一位老者轻声问道:“子房,你仍在苦思复国之事?”

张良微微摇头,长叹一声:“韩已亡许久,如今大秦四海升平,政令畅行,百姓渐安。我虽心怀故国,可复国之路,实难寻觅。”

老者微微点头:“子房智慧过人,当能看清这天下大势。嬴政雄才大略,其推行的诸多举措,让大秦根基稳固。

且扶苏推行科举,更是为大秦广纳贤才。”

张良苦笑:“我曾散尽家财,雇力士刺秦,以为能挽狂澜于既倒。然如今看来,不过是蚍蜉撼树。科举之制,确能使大秦朝堂人才辈出,国力愈发强盛。”

他顿了顿,又道:“我游历四方,见大秦治下,商贸繁荣,道路渐通。百姓虽仍念旧国,却也在秦制下开始新的生活。

那项燕与项羽叔侄,在会稽亦知复国无望,项羽已打算投身秦军。”

老者叹道:“如此,子房也当放下执念,为己身谋一出路。”

张良沉默良久,缓缓道:“我或可效仿陶朱公,隐匿于世,或可另寻明主,只不再以复国为念,韩国之兴,恐只能待后世机缘了。”

言罢,他洒下手中一把落叶,任其随溪水飘远,似也将心中复国的梦想一同放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