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进击的大秦 > 第4章 长城

进击的大秦 第4章 长城

作者:星夜光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6:02:01 来源:小说旗

那些贵族们站在人群后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阴险的笑容,眼中闪着阴鸷的光,不时在人群中低声说着什么,煽动着百姓们的情绪。

郡守派来的士兵们手持长戈,神色严肃,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如临大敌般注视着前方躁动的人群,双方之间仿佛有看不见的火花在跳跃,一触即发。

这时,一位名叫赵轩的年轻小吏挺身而出。他身姿挺拔,面容坚毅,身着一袭朴素的官服,头戴黑色进贤冠,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无畏。

他先是向百姓们作了一揖,声音洪亮清晰“各位乡亲,且听我一言。郡县制绝非坏事,这是陛下为了大秦和百姓着想啊!”

人群中一个百姓喊道“哼!你们这些当官的,就会花言巧语,我们才不信!”

赵轩神色不变,耐心解释道“乡亲们,以往的制度,赋税随意增加,大家苦不堪言。但郡县制下,赋税公平,朝廷会根据每家的田亩和人口来定,不会让大家多交一分冤枉钱。”

又有百姓质疑“那劳役呢?还不是会把我们累死!”

赵轩提高了声音“劳役也会合理安排。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毫无章法,而是根据各地的情况,让大家在合适的时候服役,不会过度劳累,保证大家有时间耕种自家的田地。”

他边说边用诚恳的眼神看着众人,还详细列举了附近郡县在新制度下百姓安居乐业的例子。

百姓们听着,交头接耳,眼中的愤怒逐渐被思索替代,开始动摇起来,原本紧握农具的手也渐渐松开。

那些贵族见状,脸色一变,恼羞成怒。其中一个满脸横肉的贵族一挥手,喊着“别听他胡说,上!把县衙给我砸了!”便要冲向赵轩和县衙。

赵轩毫无惧色,他迅速站到县衙前,拔剑出鞘,剑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他目光如电般盯着那些贵族,大声喝道“你们休要胡来!朝廷律法在此,谁敢造次!”士兵们也纷纷举起武器,齐声高呼“保护县衙!”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住了县衙。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回咸阳。嬴政在宫殿中听到奏报,顿时龙颜大怒,他猛地站起,双眼圆睁,眼中似有火焰燃烧,

狠狠拍在案几上,怒吼道“岂有此理!”案上的竹简受此冲击,哗啦一声震落满地,有的甚至在地上翻滚了几圈。

他的脸色铁青,来回踱步,心中的怒火如汹涌的波涛。片刻后,他停下脚步,眼神中燃烧着怒火,大声下令“彻查幕后贵族,一个都不许放过!胆敢破坏大秦安定者,定要将他们严惩不贷,以儆效尤!”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同时,他看向身边的官员,神情严肃地责令道“即刻加大对郡县制的宣传,让更多百姓知晓这是大秦走向昌盛的必由之路,不得有误!”

那些负责传递消息的信使不敢有丝毫懈怠,快马加鞭奔赴各地。而咸阳城中,官员们领了嬴政的命令后,迅速行动起来。

负责彻查贵族的御史大夫,亲自挑选了一批精干的属吏,他们深入各地,明察暗访。

每到一处,便仔细询问当地百姓是否知晓有贵族参与煽动之事,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同时,他们还对那些与闹事郡县有联系的贵族府邸进行秘密搜查,寻找证据。

另一边,宣传郡县制的官员们也忙碌开来。他们在各个城邑的集市中心搭建高台,台上的官员声情并茂地向百姓讲述郡县制的妙处。

一位年长的官员站在台上,展开竹简,大声念道“郡县制下,水利工程将统一规划,干旱之地可得灌溉之利,洪涝之区可免水患之灾。”台下的百姓们纷纷点头,眼中露出期待之色。

在郡县,赵轩和士兵们依旧坚守县衙。那些贵族虽被暂时吓退,但赵轩深知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他组织士兵在县衙周围加强巡逻,还安排人向百姓进一步讲解郡县制。

一日,赵轩在县衙门口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对他说“小吏啊,希望你所言属实,若郡县制真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那可真是大秦之福。”赵轩坚定地回答“老丈放心,陛下圣明,郡县制定能让大秦繁荣昌盛。”

数日后,御史大夫那边传来消息,已经找到了几个贵族煽动闹事的确凿证据,嬴政下令将这些贵族及其家族成员全部捉拿归案。百姓们得知后,拍手称快,对郡县制更加拥护。

而随着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百姓理解并支持郡县制,大秦的土地上,郡县制越发深入人心,为大秦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在大秦国内郡县制逐渐稳固之时,边境却传来了紧急军情。

匈奴趁大秦忙于国内改革之际,集结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越过边境,烧杀抢掠。边境的村落陷入一片火海,百姓们流离失所,哀嚎遍野。

消息传至咸阳,朝堂震动。嬴政面色凝重,再次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一位将军出列,抱拳禀报道“陛下,匈奴骑兵来去如风,机动性极强,若不加以遏制,边境将永无宁日。臣建议出兵痛击匈奴,扬我大秦之威。”

但也有大臣提出担忧“陛下,出兵匈奴虽可解一时之困,但我大秦刚推行郡县制,耗费颇多,且长途奔袭,补给艰难,恐非长久之计。”

嬴政沉思片刻,目光坚毅“朕意已决,当出兵迎敌,然亦需考虑长久之策。”于是,嬴政命蒙恬率秦军精锐迅速开赴边境,与匈奴展开激战。

秦军凭借精良的装备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数次击退匈奴的进攻,但匈奴人并未就此罢休,依旧不时骚扰边境。

在一次战斗后,一位大臣向嬴政进言“陛下,臣观匈奴之患,在于其可轻易突破我边境防线。若能在边境修筑一道坚固的防线,可有效抵御匈奴,使其难以长驱直入。”

嬴政听后,心中一动,他想起战国七雄并列时燕国、赵国、以及他们秦国都建过长城,如果将这些长城连接起来那就可以有效的阻挡匈奴了。

回到咸阳后,嬴政与大臣们进一步商讨修建长城之事。李斯进言道“陛下,修建长城虽工程浩大,但可保边境百年安稳,还可利用边境的山川地势,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征调附近郡县的百姓参与,以工代赈。”

嬴政点头,下令让李斯等人负责规划长城的修建事宜。各地的工匠、民夫被征调而来,大量的石料、木材运往边境。

长城的修建工程在艰难中拉开了序幕,百姓们虽辛苦,但想到这是为了保卫家园,免受匈奴之祸,也都毫无怨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