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扶苏正在房间内烤着火,毕竟冬天了,有点冷。
“所以说我到了大秦,还是公子扶苏。”扶苏摸了摸自己的脸。
突然,扶苏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有金戈铁马的沙场,有兄弟结拜的豪情,还有白帝城那无尽的遗憾。
他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喃喃自语道:“吾既为扶苏,亦为刘备,上天予我这重来一次之机缘,定当不负。”
他起身,披上外衣,推门而出。寒风吹过,却吹不散他心中的热火。
扶苏刚一出门,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像是要将他单薄的身躯吞噬。
就在这时,他瞧见了不远处正疾步走来的淳于琼。淳于琼身着一身厚重的黑色长袍,袍角在风中剧烈地舞动,他的脸庞因赶路而微微泛红,眼神中透着一种急切。
“大公子,为师正欲寻你。”淳于琼的声音带着一丝喘息,在呼啸的风声中显得格外突兀。
扶苏微微皱眉,他能感觉到老师今日的气势,想必又是为了那分封制而来。他恭敬地行礼,口中说道“老师,不知有何事?”声音沉稳,却也透着一丝疏离。
淳于琼走上前来,一把拉住扶苏的手臂,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扶苏,分封制之妙,你我当再深谈。此制可保大秦长治久安啊!诸侯拱卫王室,如同繁星捧月,各守其土,各安其民,此乃正道。大秦疆土辽阔,若不分封,何以治理?”
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宽大的袖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扶苏心中暗自摇头,他看着淳于琼,眼神坚定,语气不卑不亢
“老师,吾以为不然。郡县制更利于大秦,可使政令统一,避免诸侯纷争。如臂使指,中央之令可直达郡县,调配资源、任免官员皆可高效执行,方为强国之基。分封之下,诸侯势大必生异心,战乱将起,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眼神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分封制可能带来的乱世之象。
淳于琼脸色一变,眉头紧紧皱起,眼中闪过一丝恼怒
“扶苏,你怎能如此?你以往不也认可分封制之益处?为师所教,你都抛之脑后了?”他的嘴唇微微颤抖,胡须也跟着抖动起来。
扶苏神色坦然,迎着淳于琼的目光,毫不退缩
“以往是吾见识浅薄,如今吾已有新的考量。老师,您看那周室,分封之初,看似安稳,然至后期,诸侯混战,天子形同虚设,百姓苦不堪言。此乃前车之鉴,大秦不能重蹈覆辙。”
淳于琼气得胡子一翘,眼中怒火中烧,他指着扶苏大声说道“哼,你如今怎如此顽固,不听为师之言!郡县制虽有其便,但怎及分封制之稳?你莫要被一些歪理迷惑。”
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高亢,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
扶苏也有些激动,他上前一步
“老师,非是我不听您言,实是郡县制乃大秦之未来。分封制虽古已有之,但时代变迁,大秦当有新制。”
淳于琼一挥袖袍,脸上满是失望之色“罢了罢了,你既如此执迷不悟,为师也无话可说。”说罢,他转身就走,黑袍在风中鼓荡,脚步急促而沉重,只留下扶苏一人在原地。
扶苏望着老师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观念之差难以轻易弥合,这分歧或许会让他们的师徒关系出现裂痕,但为了大秦,他不能妥协。
这时,嬴政的身影出现在前方。他身着一身华丽的黑色龙袍,袍上的金龙刺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头戴冕旒,冕旒上的珠玉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他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眼神深邃而威严。
扶苏连忙收敛思绪,上前迎接,恭敬地行礼“父皇,您怎么来了?”
嬴政看着扶苏,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他刚刚来,听见两人的争论,没想到现在的扶苏竟然对分封制发生了改变,嬴政嘴角微微上扬
“朕来看看你。方才朕听到你与淳于琼的争论,朕很意外,你竟对郡县制有如此见解。”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空气中回荡。
扶苏恭敬地回答“父皇,郡县制确有其优势,儿臣近日深思熟虑,方有此观点。儿臣观古今之变,分封之害大于利,而郡县制可保大秦之统一与强盛。”
嬴政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吾儿有此等见识,朕心甚慰。走,陪朕走走,朕有话与你说。”
说罢,他抬脚向前走去,扶苏赶忙跟上,父子二人沿着小径缓缓前行,路旁的树木在风中沙沙作响。
寒风吹过,像无数冰冷的刀刃划过扶苏的肌肤,他却仿若未觉。他的目光坚定地望着淳于琼离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
这凛冽的寒风,恰似他此刻所面临的局势,寒冷且棘手。他深知自己与老师的分歧如同这寒风中的孤木与暴雪,对立而鲜明。
每一阵风过,都像是分封制拥护者的声声质疑,冲击着他的信念。可他的内心,有一团燃烧的火焰,那是对大秦未来的笃定。他不能因循守旧,哪怕是面对恩师的愤怒。
他想起了那些金戈铁马的画面,若大秦因分封制陷入战乱,百姓又将流离失所,那是他绝不愿看到的景象。
这寒风,更让他清醒地意识到,推行郡县制的道路布满荆棘,但为了大秦的长治久安,他必须坚守。此时的他,虽孤身面对这寒风,却如寒梅傲雪,有着不容动摇的决心。
“扶苏,你以为大秦接下来该怎么走?”
扶苏微微沉思,而后看向嬴政,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将六国贵族聚于咸阳以及修养民生。”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为何?此举有何益处?”
扶苏神色凝重地回答“父皇,六国虽灭,但六国贵族之心未死,其在故地仍有不小影响力。若将他们聚于咸阳,可便于监管,使其远离故土,难以兴风作浪,此为安内之法。”
嬴政微微点头,又问“那民生之事又当如何?”
扶苏目光望向远方,缓缓说道“父皇,大秦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当休养生息,轻徭薄赋,鼓励耕织。可令各地官员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让百姓有田可种,有粮可食。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征役,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如此,大秦根基方能稳固。”
嬴政一边走一边轻抚胡须,“嗯,吾儿之言有理。只是将六国贵族聚于咸阳,恐有诸多不便,也易生事端。”
扶苏赶忙回应“父皇,可在咸阳为他们划定区域居住,给予一定待遇,但严禁其私蓄兵力,同时派密探监视其动向,有异动者,严惩不贷。”
嬴政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扶苏,眼神深邃“民生之事,关乎大秦国运,轻徭薄赋虽好,但大秦初立,百事待兴,所需用度亦多,如何平衡?”
扶苏上前一步,“父皇,可从商贾入手,适当鼓励商业发展,增加赋税来源。同时,朝廷节俭开支,减少奢华用度,将钱粮多用于民生建设。”
嬴政沉思片刻,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吾儿考虑周全,此事朕会细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