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奴也是用了一圈妖火防守,手上掐诀用妖火攻击冲过来的骑兵。
发现是桑田来了,月奴轻松了不少。
桑田连忙给月奴加了一个【水木清华】,以他的法力,对月奴激发潜能没多大用,但木系灵力带来的恢复效果,绝对是雪中送炭。
月奴身上的几处伤口迅速愈合,魔兵武器的阴毒之力被消弭。
两人背靠背防御,桑田又在月奴的妖火圈之外加了一个火圈,有两道火墙,基本没有多少魔兵能冲进来。
月奴传音桑田,这些魔兵应该就是那人祭炼的魔幡放出来的,必须找到施法者本人,不然总是被动挨打。
桑田问有什么好办法,月奴说这种阴兵魔功最怕雷系法术。
桑田突然想到什么,让月奴注意防守,开始倒腾师父的储物袋。
里面的东西实在太多,他都没有认真翻看过,希望能找到一件雷系法器。
结果只找到几张符文,花花绿绿的,中间有个【雷】字。
月奴眼睛一亮:“就是这个,快贴到你的箭支上,对天射。”
桑田赶紧贴上符文,直直往天上射了一箭,已经用了全力。
三里高空上,像是突然被撕开一道口子,咔嚓,一道闪电从高空劈下来,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
乘着雷电劈开黑雾,月奴放开神识,发现施法那人还在战场中间,根本没有移动过。
那幡旗的法力笼罩范围,居然达到了方圆十里,好恐怖。
从一开始,桑田和月奴就没离开马车多远,这黑雾肯定也有幻术效果。
月奴大喊一声,找到了,往那妖人所在方向丢了两团妖火。
桑田也射了两箭,跟着月奴飞遁过去。
接近三里范围,桑田也看到了那妖人,手上没停,又是两发风火加持的箭支射过去,用火光维持可见度。
月奴传音,准备一支雷电符文箭,看准时机再放。
那妖人看桑田和月奴,摆脱了招魂魔幡的法力控制,又看到天上那雷电符文,稍稍有点诧异。
桑田和月奴已经到了战场中间,和那妖人相距不过十几丈。
对七级大妖和筑基修士来说,这个距离相当于近战了,可那魔道妖人还是拿着魔幡一动不动。
桑田一发鸡毛箭射过去,那人只是摇一下幡,从幡旗里冲出一团骷髅头,足有十几个,带着丝丝阴寒之气。
其中一个骷髅头一口咬住竹箭,咔嚓成两节。
骷髅头在空中摆成一个三角型阵法,严阵以待。
月奴一团妖火砸过去,骷髅阵纹丝不动。
桑田开弓连射三箭,呈品字形射向那骷髅阵,又被骷髅张嘴咬碎了。
我去,法术攻击无效,物理攻击无效,这怎么打?
桑田感觉这魔道修士,是修炼以来遇到过的最难缠的对手,之前的那些战斗都是运气太好了。
雷电符文还有三张,如果三次攻击不能拿下这妖人,今天恐怕走不了了。
当下不再犹豫,又是两箭,第一箭是风火属性,第二支是风火加了雷电符文。
那骷髅头如法炮制,还是张口咬断了第一支,当那骷髅咬第二支箭的时候,竟然没咬住。
滋滋,雷电箭穿过了骷髅头,向那魔道修士射过去,十几只骷髅瞬间散落一地。
雷电箭距离魔道修士一丈远的时候,发散的电弧已经打到了幡旗上。
那魔道修士果然对雷电十分忌惮,终于是不得不动,一个瞬移闪开两丈远。
月奴传音,“这魔头不擅长近战。”
桑田灵机一动,把贴了雷电符文的一支竹箭递给月奴,月奴心领神会。
最后一张雷电符文,桑田直接贴到了桑木小弓上。
虽然雷电符文贴在弓上效果会差一点,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符文还贴箭支,他就只剩一次攻击机会。
桑田当即开弓射出两箭,封住魔道妖人的左右,月奴手持雷电小箭,快速飞遁到对手面前,直刺过去。
那魔道修士可能真的不擅长近战,一攻到面前就有点手忙脚乱,快速往后退去。
可桑田一个纵跳已经等在他背后,直接拿小弓当刀用,刷的一下抽在那家伙背上。
魔道修士吃了一惊,刚想转身,月奴手中的箭捅在他胸口上。
魔道修士一声凄厉惨叫,化成无数细小的黑线,形成一团黑雾。
桑田再拿弓抽那黑雾,效果大打折扣。
月奴手中的箭支戳上去,丝丝雷电之力蔓延,那魔物虽然凄厉惨叫,却也迅速逃开,和地上那些骷髅头合在一起。
月奴和桑田瞬间感觉到一股极强的寒意,地面铺了一层霜,阴寒刺骨。
那十几只骷髅头被黑雾包裹之后,拥有极强的魔力,几声凄厉鬼叫,空气仿佛都要凝结成冰。
月奴和桑田被迫采取守势,在身边放了两圈火墙,在阴寒笼罩之下,火苗极其微弱。
十几个骷髅头在黑雾中不停翻滚,似乎要排成某种阵法,中间人影也逐渐凝聚成实体。
没想到这魔头还有大招,桑田和月奴精神疲惫至极,正琢磨如何应敌,突然听到一声大喊:“魔道妖人受死!”
一把飞剑闪着丝丝雷电之力杀入战场,直冲那黑雾骷髅阵。
那魔修看对面又有帮手来了,而且法宝是自己忌惮的雷电之力,凄厉尖叫一声,回头裹住那黑帆,瞬间逃窜几里远。
桑田和月奴都松了一口气。
黑雾消散,出来一个白衣儒生。
桑田连忙把天眼遮上,上前拱手行礼:“多谢道友援手!”
那人却传音:“快走,我们加起来都不是他对手。”
桑田和月奴心下一惊,连忙跟着那儒生飞遁,大约跑了五十里地,感觉没有人追上来,那儒生才停下来。
桑田再次道谢,这才看清,面前这人头戴高冠,面如白玉,略有小山羊胡子,三十岁左右面容。
那儒生问到:“你们是哪家宗门弟子?”
桑田:“晚辈宁采成,峨眉山散修,家中长辈曾是峨眉山外门弟子。”
这是以前在峨眉山隐修时惯用的说辞,基本无懈可击。
儒生还了一礼:“终南山道宗陈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