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 > 第106章 何为教育?

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 第106章 何为教育?

作者:笔锋爱吃番茄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9:13:21 来源:小说旗

房俊在听到孔颖达的话以后,脑海中浮现出了四个字。

“达者为师!”

两人很快来到了一个安静的小酒馆之中,这里清净而优雅,倒是没有那么吵闹。

地方是孔颖达找的,显然他经常来这里吃酒。

当他们在一间安静的房间中落座以后,那里的店家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孔颖达竟然领了一个这么年轻的少年。

以前和孔颖达来此的,要么是名师大儒,要么是国子监的同僚,这还是第一个如此年轻的人能来到这里。

很快,店家就送上了一些精美的菜品和一壶烫好的酒水。

这些东西店家根本就没有问他们,就被送了上来,房俊见此就知道这家外表看着非常简陋的小酒馆,也是别有洞天啊。

看着房俊的表情,孔颖达大笑着说道。

“你这个小猴崽子,倒是聪明的很!”

房俊见状,嘿嘿一笑。

“这间酒馆不会是孔师的吧?”

孔颖达见状,轻轻的点了点头。

“老夫好酒,但又喜静,所以就自己弄了一个小酒馆,偶尔约上三五好友,小酌几杯!”

听到孔颖达的话,房俊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欲饮琼浆须待久,共君把酒话桑麻”

“孔师好雅兴!”

看着房俊这随口一句就能有如此境界,孔颖达越发对房玄龄这个次子感兴趣了。

“好诗句,可有完整的?”

房俊微微摇头,轻笑道。

“不过是偶然听过,觉得比较适合孔师描述,就吟了出来,不成有完整的诗句。”

见到房俊不想说,孔颖达大方的笑了一声,他可不信这诗句是他人的,因为孔颖达从未听说这句诗。

这样的名句,一旦出世岂能不传遍大唐。

见着这个藏拙的小家伙,孔颖达抚须而笑,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今日有一事相问,二郎可不要藏拙,否则老夫就只能去请你父亲房玄龄了!”

见到这孔颖达竟然半询问半威胁的话,让房俊有些想笑,没想到这古板的老头也有这么搞笑的一面。

“孔师请问,小子自然是知无不答!”

听到房俊这么说,孔颖达不再客气。

“老夫几人对太子可以说一直在用心的教导,于志宁甚至不惜当面犯颜直谏,可太子殿下一直不为所动,为何你几句话太子就有了那么大的转变那?”

说实话,房俊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孔颖达竟然会问出这样的话,不过沉思了一会之后,他算是想明白了。

他们肯定在想,他房俊就算在厉害,也比不过他们的学问吧,可面对这样的太子,连自己等人都是束手无策。

房俊怎么就能说通太子那,虽然那句欲戴王冠,必承其压很是经典,可这样的话几人不止说过几遍了,同样没有效果啊。

看着那满脸疑惑的孔颖达,房俊忽然开口笑了起来。

“没想到孔师竟然也有执着的一面,您可是着相了哦!”

见到房俊竟然调笑自己,孔颖达先是一愣,随即大笑了起来。

是啊,自己竟然嫉妒起了一个年轻人,说实话如果是其他文臣大儒说通了李承乾,那孔颖达几人会好受一些。

可是这劝导的人变成了房俊的时候,几人就有些心里不平衡了。

“二郎批评的不错,老夫几人还真是着相了那,饱读诗书多年,没想到竟然再次有了这争强好胜之心啊!”

听到孔颖达的感慨,房俊微微一笑,然后才开口道。

“孔师,小子这学问要是和您几位相比,简直是差的天差地别,可有些时候学问并非是万能的。”

听到房俊的话,孔颖达点了点头,这样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否则这坐天下的就不是皇帝的,那就是谁学问高,谁去做了。

“其实,小子只不过是站在了太子殿下的位置在和他聊天罢了,我能设身处地的站在他当今的处境上去思考他的想法,

只要明白了太子殿下为何会变成这样,那小子就理解了太子殿下的行为,

如果在以这样的心态去和太子聊天,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责,等太子殿下能够正视自己时,那一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是吗?”

其实房俊的那些话,哪个不是孔颖达,于志宁等人说了千百次了。

你还真以为一句欲戴王冠,必承其压就真的能改变李承乾?

他房俊又不是神仙,要不是他先以一声叹息引起李承乾的注意,在用一句肯定赞赏让李承乾惊喜,之后再来一句可惜。

让李承乾自己被带入到了一种自我认知的场景后,在去引导李承乾,这才让太子瞬间明白了孔颖达等人的好。

否则就算房俊把天下的大道理,把后世的那些经典语录全都说一遍,李承乾也不会听进去一句。

反而还会引起李承乾的反感,以为房俊在卖弄自己的学问嘲讽他李承乾罢了。

“其实孔师等人的教导像是一个宝藏一般,而小子我只不过是一把打开了这个宝藏的钥匙罢了,剩下的那些宝藏就属于太子殿下了。”

孔颖达听到房俊竟然如此谦虚,他抚须而笑。

“不必如此谦虚,就凭你今日这段话,有朝一日足以成为一代大儒,因为你已经懂得了何为教育啊!”

教育?听到了这个词以后,房俊内心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沉思了良久之后,他才缓缓的摇了摇头,因为房俊知道,现在的他还不可能实现那样的想法,不过这不代表着他不可以提前埋下伏笔。

“孔师,如果有朝一日,小子想要让天下人都能识上字,您可愿意助小子一臂之力?”

孔颖达听到房俊的话以后,顿时愣了一下。

他看着这个“自不量力”的小子,却忽然有了一种陪着房俊疯一把的想法。

“好,如果有朝一日你真的能迈出这一步,那老夫亲自给你当个教书匠!”

“就为了孔师今日之言,当浮一大白,哈哈哈!”

就这样,一老一少在这个宁静的小酒馆中,定下了一个君子之约。

孔颖达怎么都没想到,这个隋炀帝一生都没有做到的事情,竟然在不久的将来真的实现了。

因此还把科举制度彻底的发扬光大了起来,当然是那种隋炀帝希望的寒门学子的科举,而不是现在世家把控的科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