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之从52年开始 > 第29章 贾张氏后悔了

四合院之从52年开始 第29章 贾张氏后悔了

作者:水晶之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19:13:32 来源:小说旗

一个月后周蓉跟李强顺利的举行了婚礼,那个年代的婚礼也非常简单,新人给伟人的画像鞠了躬,大家一起唱红歌,然后给长辈敬茶,李强这边没有长辈,李强是李斌带大的,敬茶的时候李强两口子给李斌两口子敬的茶。

何雨柱也是很给力,李强婚礼这天,何雨柱把自己师父请来给李强掌的勺,其实何雨柱师父也是投梨报枣的,毕竟李强给了自己徒弟三个轧钢厂的工作指标,而且价格比市面上要便宜不少。

李强有空间,也就不缺物资,所以菜品的档次也是非常高的,十个菜有六个肉菜,这在四合院里可是独一份。

轧钢厂的领导基本上也都到齐了,李强整整摆了十五桌。

“强子,没想到你还有这门路”看着桌子上的菜李怀德笑着问道。

“李哥,这些都是通过战友弄来的”李强只能拿战友当幌子了。

“那以后哥哥要是求到你头上,你可不能打了我的脸啊”李怀德这是提前打预防针了。

“放心吧李哥,只要我能做到的,肯定没二话”李强还正愁着以后空间产出的那些物资怎么处理呢,这李怀德就主动上门了。

“行,有你这话就行”李怀德笑着说道。

其他领导也都纷纷上前祝贺。一顿酒席也让四合院里的人见识到了李强的人脉,不仅是因为轧钢厂大大小小的领导都来了,更主要的是李强还能弄来这么多肉。

李斌喝多了,李强把李斌扶到了床上。

“强子,你现在也成家立业了,我跟咱爹妈也算有交代了”李斌拉着李强的手笑着的说道。

“哥,你好好睡觉”李强拉了一个薄被给李斌盖上,看着李斌嘴角的笑容,李强眼眶不由自主的红了起来,李斌一直像一个老父亲似的操持着自己的一切。

一晃时间来到了55年了,李强的儿子李涛也出生了。

“强子,晚上七点开全院大会啊”李强刚下班,阎埠贵就拦住要回家的李强。

“成”李强也没怎么在意。

晚上七点李强抱着儿子来到中院。

“强哥,让我抱会”何雨柱凑过来说道。

“你小子也不小了,这几天我让你嫂子找媒婆看看有合适的对象给你介绍一个”李强把儿子递给了何雨柱。何雨柱跟李强的关系非常好,所以李兵跟他也熟悉,小家伙在何雨柱怀里伸手就去抠他的嘴。

“不急,我才20呢”何雨柱说道。因为李强的穿越,何雨柱跟易中海处的并不好,易中海也没有对何雨柱洗脑。李强就想趁着这个机会赶紧给何雨柱找个对象结婚,要是拖到贾东旭嘎了那时候易中海再盯上何雨柱那就麻烦了。

“20也不小了,国家规定的结婚年龄不就是20吗,你小子也别挑,找个人板正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知道了强哥”。

两个人正聊着天呢,王主任带着街道办的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

“小涛,看大姑给你带什么了”王主任来到何雨柱跟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木制的小玩具递给李涛,因为李局长的关系,李强跟王主任相处的也不错,李涛对王主任也不陌生。

“王姐,谢谢你,每次来都给他带东西”李强感谢得说道。

“跟我还客气什么啊,我们先开会,今天有重要的事要宣布”王主任说完就准备开会了,四合院的邻居也都知道王主任是李强和周蓉的媒人,所以对象王主任跟李强家的关系也知道。

“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有个新政策要向大家传达一下”王主任说完还故意停顿了一下。

“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也就是说从下个月开始全体居民凭户口本到街道办登记,街道办会根据每家每人具体情况发放粮票,布票以及相应的各种票据,也就是说以后购买东西要凭票购买,同时为了防止破坏统购统销政策严禁个人做生意,否则一律按照投机倒把罪进行处理,下面我把定量的标准和大家说一下,

特殊重体力劳动者: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50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55市斤。

重体力劳动者: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40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44市斤。

轻体力劳动者: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32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35市斤。

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脑力劳动者: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8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31市斤。

大中学生: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32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35市斤。

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5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7.5市斤。

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0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22市斤。

三周岁以上不满六周岁的儿童: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13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14市斤。

不满三周岁的儿童: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7市斤,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平均每人每月8市斤?”。

“王主任,杂粮指的是什么?”这时有邻居问道。

“杂粮也叫粗粮,大米、白面我们统称为细粮,玉米面,小米,高粱,白薯面这些我们称为粗粮,而且凭票购买的细粮比例是70%,粗粮是30%”王主任解释道。

“王主任,那我们家只有东旭一个人是四九城的户口,是不是我们其他人就没有定量了?”贾张氏问道。

“是的,所有的票证都是凭户口本登记发放的,不是四九城户口的肯定没有定量”。

“王主任,我们一家四口只有东旭一个人有定量,这以后你让我们怎么活啊”贾张氏听到王主任这么一解释,立刻哭了起来。

“贾张氏,这事你怪得着别人吗?当初办户口的时候军管会通知你多少次把户口迁回来你就是不迁,就连你儿媳妇秦淮如的户口你都不让迁,现在知道后悔了?”王主任气愤的说道。

贾张氏之所以不愿意把自己和秦淮如户口迁过来,就是因为户口在农村,农村分地的时候还有她们一份,哪怕自己不种,让给亲戚朋友种,每年他们给她们家点粮食就行,贾张氏是为了占这个便宜才不愿意迁的,现在好了,农村也改革了,不在村里住的人员。土地一律收归村集体所有,现在贾张氏跟秦淮如不但农村土地没有了,城里的定量也没了,这以后的日子还真不好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