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睡梦中穿越了 > 第34章 穿越到民国世界12

我睡梦中穿越了 第34章 穿越到民国世界12

作者:喜欢火锅的飞天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20:14:06 来源:小说旗

与此同时,傅斯年与农劲荪在商业领域的合作也步入了新的阶段。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上海作为商业中心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局势的不确定性,为了家族与事业的长远发展,毅然决定将商业版图拓展至香港。

香港,这座拥有独特地理位置与国际化商业环境的城市,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商业机遇。

1913年他们初到香港,傅斯年和农劲荪便被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所震撼。香港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贸易往来频繁,各国商人云集,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处处彰显着无限的商机。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在香港的商业区租下了一处合适的场地,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创业初期,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资金有限,使得他们在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上不得不精打细算。

傅斯年凭借着前几世对于历史的了解以及发展情况,对香港的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他发现香港的贸易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消费者,对于各类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高品质的内地特色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

于是,他们决定先从贸易领域入手,利用他们在内地的人脉和资源,将内地的特色商品运往香港销售,主要是内地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传统工艺品等领域。他们精心挑选优质的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丝绸贸易方面,他们从江南丝绸产地采购了大量精美的丝绸制品。这些丝绸质地柔软、色泽鲜艳,图案精美绝伦,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刺绣和印染工艺。

其中,有苏绣的细腻典雅,绣娘们用灵巧的双手将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丝绸之上;也有杭绸的光滑细腻,其独特的织造工艺使得丝绸表面泛着柔和的光泽。

茶叶贸易也是他们的重点业务之一。他们深入福建、安徽等地的茶园,挑选了品质上乘的乌龙茶、普洱茶和绿茶等。

这些茶叶各具特色,乌龙茶的香气馥郁持久,有桂花般的清香和蜜桃般的甜香;普洱茶的口感醇厚回甘,经过岁月的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陈香;绿茶则清新爽口,带有淡淡的豆香和栗香。在香港,茶馆、茶楼林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瓷器贸易同样也是重中之重。他们从景德镇等地采购了精美的青花瓷、粉彩瓷和玲珑瓷等。这些瓷器造型优美,工艺精湛。

青花瓷以其清新淡雅的蓝色图案闻名于世,绘制在洁白如雪的瓷胎上,如同一幅幅展开的水墨画;粉彩瓷色彩丰富艳丽,花卉、人物等图案栩栩如生,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玲珑瓷则以其剔透晶莹的特点独树一帜,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冰雕玉琢一般。

在将内地特色产品运往香港销售的同时,他们也积极开拓香港先进工业品引入内地市场的业务。他们明白内地正处于工业起步阶段,对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着迫切的需求。

在机械领域,他们引进了香港的纺织机械。这些纺织机械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纺织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新型的纺纱机能够快速而均匀地将棉花纺成纱线,织布机则可以织出更加细密、平整的布匹。这些机械的引入,为内地的纺织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许多传统的纺织作坊通过引进这些设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推动了内地纺织业的发展。

五金制品方面,他们引入了香港的优质钢材和精密五金工具。这些钢材质量可靠,硬度高、韧性好,适合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和建筑结构。

精密五金工具则为内地的制造业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生产的精度和效率。例如,高精度的螺丝刀、扳手等工具,使得机械装配更加精准,减少了误差和故障的发生。

此外,他们还涉足化工产品领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染料和化工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牢度高,为内地的纺织和印染行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化工原料则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塑料制造等行业,促进了内地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

在开展贸易业务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市场竞争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香港贸易市场竞争激烈,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云集于此,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老牌的英国、美国等西方贸易公司在香港根基深厚,他们拥有先进的贸易理念、广泛的销售渠道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这些公司与欧美本土的生产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获取大量优质低价的商品货源。在销售方面,他们在香港的商业中心区拥有豪华的店铺和仓库,与香港本地的大型零售商、批发商以及政府机构都有着紧密的合作,能够迅速将商品推向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本地的一些家族式贸易商也不容小觑。他们在香港经营多年,熟悉本地市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与本地居民和商家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

这些家族式贸易商凭借其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对本地市场的精准把握,在一些细分市场领域占据着优势地位,对傅斯年和农劲荪的业务开展形成了有力的阻击。

他们的内地特色产品在进入市场初期,由于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较弱,很难与这些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抗衡。

他们的丝绸、茶叶等产品在价格、品质宣传和市场份额争夺上都处于劣势。在一些大型商业展销会上,他们的展位常常被大牌贸易商的华丽展示所掩盖,难以吸引到足够多的客户关注。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首先,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品牌建设。他们深入内地,与优质的生产商建立了独家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的质量上乘。

同时,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师为产品设计精美的包装,突出中国文化特色,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在品牌宣传方面,他们积极参加香港的各类商业活动和文化展览,展示内地特色产品的魅力,逐渐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其次,他们创新了销售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下,他们在香港的商业繁华地段开设了独具特色的专卖店,为顾客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在线上,他们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拓宽了销售渠道,吸引了更多的客户。

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其贸易政策法规深受英国法律体系影响,与内地有着较大差异。我和农劲荪在开展贸易业务过程中,常常因对香港当地政策法规的不熟悉而陷入困境。

在进出口关税方面,香港的关税政策复杂多变,对于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各不相同。

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了解这些税率规定,稍有不慎就可能因关税计算错误而导致成本增加或货物被扣押。

例如,一些内地特色工艺品在香港被视为奢侈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使得他们在定价时陷入两难境地,过高的价格会影响产品竞争力,而自行承担关税又会压缩利润空间。

贸易许可证和资质认证也是一大难题。香港政府对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和个人设置了严格的准入门槛,要求办理各种许可证和资质认证手续。

他们初到香港,对这些手续的办理流程和要求知之甚少,在申请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波折。资料准备不齐全、申请流程不符合规定等问题屡屡出现,导致我们的业务开展受到严重延误,错过了一些重要的商业时机。

此外,香港的商业法律在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纠纷处理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他们在与供应商、客户签订合同时,由于对香港法律条款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合同条款上出现漏洞,引发潜在的法律风险。

一旦发生商业纠纷,他们在香港的法律体系下维权也面临诸多困难,不熟悉法律程序、语言障碍以及高昂的诉讼成本都让我们在纠纷处理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适应香港的政策法规,他们请了专业的法律顾问和贸易顾问。这些顾问深入研究香港的贸易政策法规,为他们提供详细的解读和指导。

在关税问题上,他们通过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降低关税成本。例如,对于一些关税较高的工艺品,他们进行了创新设计,将其与普通生活用品相结合,使其归类为较低关税的商品类别。

在贸易许可证和资质认证方面,他们按照顾问的指导,认真准备资料,严格按照流程办理手续,确保申请顺利通过。

在合同签订和商业纠纷处理方面,他们在顾问的帮助下,制定了完善的合同模板,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了合同漏洞。同时,他们积极学习香港的法律程序和语言,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商业活动中,信誉至关重要,但他们在香港贸易初期却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一方面,由于他们是内地新来的商人,香港本地商家和客户对他们的背景和实力了解甚少,存在一定的疑虑和不信任。

一些本地商家担心他们的供货能力和产品质量不稳定,在合作时持谨慎态度,往往要求更苛刻的合作条件,如缩短付款周期、增加质量保证金等。这使得他们在资金周转和业务拓展上受到很大限制。

另一方面,一些竞争对手恶意诋毁,散布谣言,声称他们的内地特色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来源不正当。这些谣言在香港市场上迅速传播,对他们的商业信誉造成了极大损害。一些原本有意合作的客户在听到谣言后纷纷放弃合作意向,导致他们的订单大量减少,业务陷入困境。

为了重建商业信誉,他们不得不付出巨大努力。他们主动邀请香港本地的知名商人和行业协会代表到内地考察他们的生产基地和供应商,展示他们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正规的商业运作流程。

同时,他们积极参与香港的公益活动和商业交流活动,通过实际行动向香港社会展示他们的诚信和责任感,逐渐赢得了一部分商家和客户的信任,但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对他们的耐心和毅力是极大的考验。

对于恶意诋毁的竞争对手,他们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公开法律诉讼的过程和结果,向市场表明自己坚决维护商业信誉的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逐渐赢得了香港本地商家和客户的信任,业务也得以重新走上正轨。

随着公司贸易业务的逐渐稳定,他们开始考虑拓展业务领域。香港作为一个重要的航运枢纽,航运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也能节省他们贸易业务的成本。

他们站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岸边,望着那一艘艘穿梭往来的船只,心中燃起了对航运事业的炽热渴望。傅斯年目光坚定地说:“荪大哥,贸易虽已渐稳,但航运若成,必能让我们的商业版图更上一层楼,纵有千难万险,也当一试。”

农劲荪微微点头,眼中同样透着决然:“斯年,你说得对,咱们放手一搏便是。”

然而,理想虽丰满,现实却极为骨感。筹备航运业务的第一步 —— 筹集资金,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购买船只、租赁码头泊位、招募船员,无一不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傅斯年整日穿梭于香港的大街小巷,拜访各大银行家和富商。在那闷热狭小的银行会客室里,他一遍又一遍地阐述着航运业务的盈利前景和可行性,额头的汗珠不断滚落,却顾不上擦拭。

农劲荪则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挑灯夜战,仔细核算着每一笔可能的成本与收益,制定出一份又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试图用数据和规划打动投资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