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睡梦中穿越了 > 第30章 穿越到民国世界8

我睡梦中穿越了 第30章 穿越到民国世界8

作者:喜欢火锅的飞天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20:14:06 来源:小说旗

李瑞东并没有因为傅斯年的落败而轻视他,反而对他的勇气和潜力赞赏有加。他说道:“少年人,你的武术根基不错,只是缺乏经验与火候。若能潜心修炼,日后必成大器。” 傅斯年恭敬地向李瑞东行礼致谢,表示定会努力修炼,不辜负前辈的期望。

此后,霍元甲与傅斯年便在李瑞东的武馆中停留了一段时间,与李瑞东及其弟子们共同切磋武艺,交流武术心得。

傅斯年如饥似渴地向李瑞东前辈请教,仔细观察他教授弟子们的每一个招式,用心领悟其中的精髓。我在与李瑞东及其弟子的交流中,学到了许多关于传统武术内力运用的技巧。

他们会通过站桩、运气等方式,展示如何将内力汇聚到一点,从而使攻击更具威力。傅斯年认真练习,逐渐感受到了体内气息的流转与力量的变化。

在这段时间里,傅斯年不仅在武术技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武术理念和武德修养方面也收获颇丰。他明白了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技能,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一种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

在武馆的日子里,每天清晨,傅斯年都会与众人一同早起,在武馆的庭院中进行晨练。他们迎着朝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招一式地练习着拳法和兵器。

白天,除了与前辈和弟子们切磋交流外,傅斯年还会阅读武馆中的藏书,这些书籍涵盖了武术历史、哲学、兵法等多个方面。他从中学到了许多古人对于武术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武术与天地自然、社会人生的关系。

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听李瑞东讲述武术界的传奇故事和先辈们的侠义事迹。这些故事让傅斯年深受感动,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的决心。

时光荏苒,霍元甲与傅斯年在李瑞东处的习武时光结束了。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告别了李瑞东及其弟子们,踏上了归程。

在回家的路上,傅斯年心中感慨万千。他回顾自己从穿越而来后的种种经历,从最初与霍元甲的相识,到经历俄国大力士的挑战,再到如今与李瑞东的切磋交流,每一段经历都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他的人生长河之中,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回到傅家之后,傅斯年一个人躺在房间的摇椅上,桌上放着一些花生米,从空间拿出了久违的肥宅快乐水,边吃花生米,边喝快乐水,梳理下来到这里这么多年的经历。

首先,他已经解决了俄国大力士的问题,让傅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家破人亡,改写了原身的命运。接下来就是考虑往后的道路,国家风雨飘摇,个人的能力太过渺小,无法改变大局。

他能做的就是尽力给之后的革命道路带来足够的利益,武装力量!这个要一步步来,徐徐图之,可以做点小生意,希望不要像之前炒股一样赔的个底掉,创业总是很艰难的。

傅斯年目前所修习的有通背拳、迷踪拳、双刀术、单刀术、太极拳、心意拳,通背拳最为精通,迷踪拳次之,刀法,太极拳,心意拳才坎坎入门。看来这几年也不需要再学习新的武术,把这些锻炼好,融会贯通就好.

既然定了目标,那就需要好好实施,今年需要做个调研,做生意果断要找农劲荪大哥才行,霍元甲对于生意不太行,让他安心教人武技即可.

第二天,傅斯年跑去怀庆药栈找了霍元甲大哥,说道,“霍大哥,此次出行,让我越发觉得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我们定要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国人习得此等技艺.现在世道这么不景气,西方列强这么凶残,我们要让更多的国人有反击的力量.” 我目光坚定地对霍元甲说。

“斯年说得对,如今国家贫弱,百姓身体素质也需提高,武馆的责任重大啊。更多的百姓身体强壮了,可以反抗了,国家才更有机会啊” 霍元甲点头应道。

之后,二人初步制定的想法就是扩大武馆的规模,让更多的人来进行学习,就通过霍元甲大哥在外的名声,问题不大.说干就干,霍元甲大哥去找了农劲荪以及其弟子,傅斯年去找了老头子及傅家众多子弟,具体落实还需要靠他们啊.

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武馆的规模逐渐扩大。霍元甲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高尚的武德,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学员。他亲自教导学员,一招一式,毫不含糊,将霍家拳的精髓悉心传授给每一个人。

傅斯年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为武馆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他还积极联络各界人士,为武馆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这也是在为他以后发展商业铺垫,毕竟多一位朋友多一条出路啊.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武馆的学员数量不断增加,声誉也越来越高。

转眼过了一年,时间来到了1904 年,武馆也走上了正轨,傅斯年要去实行下一步计划,他又跑去了怀庆药栈(跑的如此勤快的我啊)。

“霍大哥,如今这国家,仅靠我们在武馆培养人才是不够的,还需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才能做更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我想与劲大哥一起去做点生意,为救国积累财富,你意下如何?” 傅斯年一脸严肃地说。

霍元甲沉思片刻,说道:“斯年,你说得有理,经济乃国之根本。只是这生意场上的事,我不太懂,你需万事小心。”

“霍大哥放心,我虽没做过生意,但我会努力跟荪大哥学习的。” 傅斯年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随后,傅斯年去找了农劲荪,与他在经过一番深入探讨之后,决定先投身于药材生意。

他们之所以选择药材生意,一方面是因为农劲荪本身经营着淮庆药栈,对药材行业较为熟悉,有着一定的人脉和资源;另一方面,当时社会动荡,人们对医药的需求较为稳定,市场前景广阔。在确定了生意方向后,两人便开始了精心的筹备工作。

启动资金4500两,傅家出了3000两,武馆500两,农劲荪出了1000两白银.

傅斯年经历过2个任务世界,相信以他拥有的现代商业意识及特殊的眼光会在这个时期大赚特赚;他和农劲荪深知药材生意乃是民生所需,且利润可观,只要经营得当,必能为未来的报国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创业初期,他们不辞辛劳,穿梭于各大药材产地与集市之间。傅斯年凭借对历史的了解以及现代商业思维,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需求与药材供应的微妙平衡。

他们发现当时市面上对于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的需求很大,但供应却相对不稳定,价格也居高不下。

于是,他们决定将这些名贵药材作为首批进货的重点品种。接着,他们开始四处寻找可靠的货源。农劲荪凭借着自己在药材行业的人脉关系,联系到了几位东北和云南的药材商人。

这些商人手中掌握着大量优质的人参和鹿茸资源,但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畅,他们的销售渠道有限。傅斯年和农劲荪与这些商人进行了多次洽谈,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以较为合理的价格采购了一批高质量的人参和鹿茸。

在货物采购完成后,他们面临着如何销售的问题。傅斯年提出了一个创新的销售策略,即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药铺销售,还可以与一些大型的医馆和诊所建立合作关系,直接向他们供应药材。同时,利用当时逐渐兴起的报纸广告,宣传他们所经营的名贵药材的品质和功效。

农劲荪对这个策略十分赞同,于是两人分工合作。农劲荪负责与医馆和诊所的洽谈,凭借着他在医学界的一些人脉和良好的信誉,很快便与几家大型的医馆和诊所达成了合作意向,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将收购来的优质药材迅速运往需求旺盛的城市。

傅斯年则负责广告宣传的事宜,精心撰写了广告文案,突出了人参和鹿茸的珍贵品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益处,并在当地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上刊登了广告。

广告一经刊登,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药店、医馆以及一些富裕的个人纷纷前来咨询和购买。他们的药材以品质优良、价格合理而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第一批货物很快便销售一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在他们的精心经营下,药材生意逐渐走上正轨,利润如涓涓细流般汇聚而来。一批批药材从他们手中流转,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让他们的本金如滚雪球般不断增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成功地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这无疑为他们的商业版图扩张注入了强大动力。

然而,他们并未满足于药材生意的成功。傅斯年意识到,单一的商业领域难以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局势,为了更有效地为国家积攒资金,必须多元化发展。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茶叶生意。

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他们深入研究茶叶市场,发现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与贸易格局的变化,茶叶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渐扩大。他们决定抓住这一机遇,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茶叶品牌。

他们亲自深入茶叶产地,挑选优质的茶叶品种,并引入先进的制茶工艺,力求在品质上做到极致。

在包装与营销方面,我借鉴现代理念,设计出精美而富有特色的包装,突出茶叶的产地文化与品质特色。

农劲荪则凭借人脉,与国内外众多茶叶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将他们的茶叶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茶叶生意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无论是国内的茶馆、商铺,还是国外的贸易商,都对他们的茶叶赞不绝口。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茶叶生意迅速成为他们商业帝国的又一支柱,财富也进一步积累,让他们离报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然而,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莫测。在药材与茶叶生意的成功光环下,他们决定进一步拓展商业版图,进军棉花生意领域。他们期望通过棉花生意,为国家的纺织工业提供支持,同时也能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起初,一切似乎都在计划之中。他们投入大量资金收购棉花,建立了棉花储存仓库,并与纺织厂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们满怀憧憬地推进棉花生意时,意外却接踵而至。

首先是棉花价格的剧烈波动。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内棉花产量的不稳定,棉花价格如脱缰之马,时而飙升,时而暴跌。

他们在价格高位时收购的大量棉花,瞬间面临着巨大的贬值风险。他们心急如焚,试图通过分析市场趋势,等待价格回升的时机,但市场的不确定性让我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祸不单行,在运输过程中,又遭遇了棉花受潮的严重问题。由于运输途中遭遇恶劣天气,部分棉花包装被雨水浸湿,导致棉花发霉变质。这不仅使得这批棉花的质量大打折扣,无法满足纺织厂的要求,而且还面临着客户的退货与索赔。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卓越的商业智慧。

傅斯年迅速组织人手,对受潮棉花进行分类处理。他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尝试各种方法对棉花进行干燥与修复。农劲荪则奔走于纺织厂与客户之间,诚恳地向他们解释情况,寻求谅解与解决方案。他提出了降低价格、延长交货期限等补偿措施,以尽量减少客户的损失。

同时,他们还深入研究棉花市场的价格波动规律,试图通过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来降低价格风险。傅斯年凭借对现代金融知识的了解,与金融机构协商,希望能通过期货市场来对冲棉花价格下跌的风险。

然而,由于当时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以及他们对金融工具的运用不够熟练,这一尝试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尽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棉花生意上还是遭受了重创,亏损了高达 2000 两白银。这一亏损让他们的商业资金大幅缩水,也给他们的报国计划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