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睡梦中穿越了 > 第78章 穿越到南宋时期37

我睡梦中穿越了 第78章 穿越到南宋时期37

作者:喜欢火锅的飞天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20:14:06 来源:小说旗

傅斯年和郭靖等人紧锣密鼓地进行整合工作,虽然很忙碌,但是生活很充实。但是在忙碌中,一个噩耗传来:南宋朝廷正式覆灭,元朝全面接手中国。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明教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弟子们义愤填膺,纷纷请战,要求立刻向元朝发起进攻。

傅斯年和郭靖深知此时不可冲动,他们紧急召开明教高层会议。在会议上,傅斯年神色凝重地说:“南宋的覆灭虽令人痛心,但我们不能盲目行动。元朝势力正盛,我们若贸然出击,只会白白牺牲。”

郭靖也点头表示赞同:“三弟所言极是,我们要从长计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确定了几个推翻元朝统治的方案:

一是以经济手段为主,从南方开始逐步腐蚀元朝官员;

二是持续招收人员,打造强大的步兵和骑兵队伍;

三是筛选忠心可靠的人才参加科举,打入敌人内部,从内部瓦解;

四是在各地发动小股势力起义,安排人员从军,凭借军功晋升到将军岗位,进而掌控元朝军队。

元朝初定,南方作为经济富庶之地,成为明教经济腐蚀元朝官员计划的突破口。明教弟子赵宇化名商人,来到一座繁华城镇。

他事先打探到当地知府王大人极度贪财,便精心策划了一场 “商业合作”。赵宇带着丰厚的礼品和一份极具诱惑性的商业计划书,恭敬地拜见王知府。

“王大人,我此次前来,是想与大人合作一桩大生意。只要大人在一些事务上给予方便,这生意的利润,我们自然不会亏待大人。” 赵宇满脸堆笑,言辞恳切。

王知府看着眼前的礼品和计划书,心中虽蠢蠢欲动,但仍有些顾虑:“你这生意,不会有什么问题吧?现在局势初定,上面查询起来肯定很严格,若是被上面发现,我这乌纱帽可就不保了。”

赵宇微微一笑,语气笃定:“大人放心,我们行事一向谨慎。这生意合法合规,只是需要大人在一些手续上加快办理速度。”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王知府最终被说服。此后,赵宇通过与王知府的 “合作”,不仅为明教在当地的行动提供了便利,还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元朝官员在明教的经济攻势下,逐渐为明教所用。

除了赵宇,明教弟子林悦也在南方的另一座城市展开行动。林悦发现当地掌管盐运的官员孙大人,对珍贵瓷器情有独钟。林悦花费重金寻来几件稀世瓷器,以鉴赏之名拜访孙大人。

“孙大人,久闻您对瓷器颇有研究,在下偶然得到几件瓷器,实在难以鉴别真伪,特来请大人赐教。” 林悦恭敬地说道。

孙大人看到瓷器,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拿起瓷器仔细端详。林悦趁机提出,希望孙大人在盐运方面给予明教一些便利,作为回报,这些瓷器便归他所有。

孙大人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抵挡住了诱惑,没有答应了林悦的请求。就这些瓷器怎么能让我去担这么大的风险。孙大人看着林悦的双眼,说道,“小林啊,这种事情,光这些瓷器可不行,得要加钱!”

林悦想不到这孙大人还是有点挑战性的,当晚他就在当地最大的飘香阁,花了重金把花魁请来和孙大人喝酒,谈心。经过林悦不懈努力,以及瓷器,字画的攻略,孙大人还是没有坚持下来,被成功拿下!

在这之后,林悦开启了盐运的生意,这真的是暴利,赚得朋满钵满啊!

在杭州城,明教弟子周阳则把目标对准了当地的税务官员吴大人。周阳了解到吴大人的儿子即将参加科举,却在学业上遇到瓶颈。

周阳便请来了一位有名的私塾先生,主动为吴大人的儿子辅导功课。一来二去,吴大人对周阳充满感激。周阳见时机成熟,便向吴大人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并希望吴大人在税务上对明教的生意给予关照。吴大人为了儿子的前途,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随着明教在南方经济腐蚀行动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元朝官员被拉拢,为明教在南方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后续的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傅斯年深知,人才是最重要的。

明教在各地设立招募点,以救济百姓、传授武艺为名,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在一个偏远的村庄,年轻的李风听闻明教的义举,满怀热血地前来投奔。

“我想加入明教,我要为推翻元朝出一份力!” 李风眼神坚定,语气铿锵。

负责招募的明教弟子打量着李风:“你可知道加入明教意味着什么?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李风坚定地点点头:“我知道,我不怕吃苦。我从小就被元朝的官兵欺压,我恨透了他们。”

就这样,李风加入了明教。在明教的训练营地,他与其他新加入的弟子一起,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每天天还没亮,他们就被训练营里面的公鸡打鸣声叫醒,开始进行体能训练。先是长跑,沿着崎岖的山路奔跑数公里,锻炼耐力。之后是负重行军,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沙袋,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白天,他们学习各种兵器的使用技巧。长枪讲究一寸长一寸强,教官教导他们如何正确握持长枪,如何发力刺出,以及在战场上如何灵活运用长枪与敌人周旋。

大刀则注重力量和技巧的结合,练习劈、砍、撩、挑等基本招式,还要学习如何在混战中保护自己,攻击敌人。弓箭的学习更为复杂,不仅要掌握拉弓的力度和角度,还要学会根据风向、距离等因素调整射击方向。

晚上,他们还要学习兵法和战术。教官会讲述历史上着名的战役,分析其中的战略和战术,教导他们如何在战场上排兵布阵,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如何与队友配合。同时,他们还会学习如何侦察敌情,如何传递情报,以及如何在敌人的包围中突围。

除了武艺和兵法,明教弟子还要学习明教的教义和宗旨,培养忠诚和正义的品质。他们会聆听明教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激励自己为了推翻元朝统治、恢复汉人江山而努力奋斗。

在训练过程中,李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天赋,逐渐脱颖而出。他的长枪技艺日益精湛,在与其他弟子的切磋中,常常能取得胜利。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李风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骑兵。

他骑着矫健的战马,手持长枪,在训练场上威风凛凛。像李风这样的弟子还有很多,他们共同组成了明教的步兵和骑兵队伍,为推翻元朝的统治积蓄着力量。

不仅如此,为了能更好地提升士兵们的战斗力,明教也会传授基础的内功心法-《全真心法》,该心法虽进展缓慢,但不会出现走火入魔的风险,非常适合打基础的士兵们,这也算是对他们的奖励,他们之后有望迈入高手的行列。

明教深知科举是打入元朝内部的重要途径,于是精心挑选了一批饱读诗书、忠心耿耿的人才参加科举。

张铭自幼聪慧,熟读经史子集,被明教选中参加科举。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张铭沉着冷静,奋笔疾书。他的文章文采斐然,观点独到,很快就引起了考官的注意。最终,张铭高中进士,被任命为地方官员。

进入官场后,张铭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身份。他积极与其他官员交往,逐渐融入了这个圈子。一次,他得知一位蒙古高官正在为自己的儿子寻找老师,张铭便毛遂自荐。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口才,他成功地成为了蒙古高官儿子的老师。

在与蒙古高官的接触中,张铭巧妙地收集着各种情报,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官的思想。他时常向高官讲述一些历史上朝代更替的故事,暗示元朝若不改变,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除了张铭,明教还派出了秀才出身的赵康参加科举。赵康虽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在科举考试中,他凭借扎实的学问,成功考取举人。

成为举人后,赵康在地方上积极结交各方人士,为明教收集情报。他利用自己的身份,与当地的富商、乡绅建立联系,通过他们了解元朝在地方上的统治情况。

而探花郎陈宇,则凭借着自己在科举中的优异成绩,进入了元朝的中枢机构任职。陈宇在朝中谨言慎行,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

他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获取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情报,及时传递给明教。同时,他还在朝中寻找志同道合的官员,试图拉拢他们为明教所用。

这些参加科举的明教人才,虽然身处不同的阶层和职位,但他们都肩负着相同的使命。他们在元朝的官场中,犹如一颗颗隐藏的棋子,逐渐发挥着作用,为明教在官场中的渗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北方的一个小镇,明教组织了一场小股势力起义。起义军打着 “反抗元朝暴政” 的旗号,迅速吸引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元朝军队得知消息后,迅速前来镇压。

明教弟子陈武混在起义军中,他深知这是自己从军的机会。在与元朝军队的战斗中,陈武表现英勇,他手持大刀,冲锋在前,斩杀了多名元朝士兵。起义军虽然最终被镇压,但陈武的英勇表现却被元朝军队的将领看中。

“你这小子,武艺不错。不如加入我们军队,为朝廷效力,日后定有荣华富贵。” 元朝将领对陈武说道。

陈武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却装作犹豫:“我本是被元朝压迫的百姓,若要我加入,必须答应我,不能再欺压百姓。”

元朝将领哈哈一笑:“哈哈哈,你这小子,你以为你是谁啊,竟然跟我谈条件,来人啊,给我把他给关起来,关他个三天三夜,不要给他饭吃,看他还敢硬气不。”

陈武暗道不好,这将军不按套路出牌,如果现在求饶估计就废了,之前硬汉的人设就崩了啊。只能眼神愤恨的看着元朝将领-朱涛,被元朝士兵甲,士兵乙给拖走了。

就这样,三天后,陈武因为在大牢里面被朱将军针对,就还没开始就被结束了。

对于这件事情的发生,明教高层决定改变下套路,先安排武功高强且头脑灵活的人员去元朝当小兵。没有军方背景,只能一步步来。然后这些参加的人员不得不对反抗军出手,不然就容易露馅。

这需要这些暗探们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他们为了获取高额的军功,高额的地位,需要挥刀向自己人出手,而且还是下死手,这对于他们的内心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不过选出来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培训的。这些牺牲可以接受。

其中,一位名叫吴双的明教教徒表现出色,武功高强,头脑灵活且心理素质强大,他自从参军之后,对于元朝的将领也有着自己一套相处模式,那就是氪金,不停地贿赂他们。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他的这些行为虽然对于某些正直的人员不耻,但是必要时刻需要使用非常手段。他的行为对于汉人来说没问题。

之后再起义军进行起义时,都会告知吴双,让其进行领功。同时还安排了一些战斗,先让其中的某位将领打出名气,解决掉很多的元朝士兵。再在之后的会战中,让吴双解决掉他们进行立功。

就这样,吴双凭借着军功慢慢从一位普通士兵晋升成为小队长、中队长,最终成为了上万户府镇抚司镇抚。

当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吴双,明教还需要再多派几人混入军队才行。明教的新护法王猛也参与了起义从军计划。王猛武功高强,擅长使用双锏。

在一次起义中,傅斯年的徒弟-邱志杰率领800起义军与元朝军队展开激烈战斗。他在战马上,使用着一把长枪,如入无人之境。元朝将领-傅顺带了1000人的军队进行镇压,想不到仅仅过去半个时辰的时间,元朝军队就只剩下300人了,快要被团灭了。

这时候,他来了,他来了,新护法王猛挥舞着他的双锏冲过来了。他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冲破了起义军的军阵,给起义军带来了不小的损失。趁着起义军无法顾忌的时候,他骑着快马,把傅顺傅将军给救走了,不然差点就交待在这里。

就在傅将军被就走后,邱志杰知道任务完成,带领着起义军悄悄地跑路了,临走时把剩余的元军士兵放了,要给傅将军留点面子啊。

(老铁们,这几天比较忙,我尽力而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