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夜行货车 > 第246章 荣佛叔五

夜行货车 第246章 荣佛叔五

作者:逆行宾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20:56:33 来源:小说旗

“既然这样,当着区长区委书记周方公富芳公还有荣鑫叔的面。我就当你们家一间房和十五万,钱先放我这,民宿建好后经过和荣行叔商量。反正你们亲兄弟,明算账!我也不袒护谁。这样可以吗?″

黄华彬其实和荣行叔感情非常好。大概是年龄差不多。小时候回来时晚上都是和荣行叔睡一起的。八十年代父母本想过几年退休后回故乡,先让华彬回来读书。当时华彬亲二叔还在,只有每星期六下午才从学校回村。但荣行叔这时已经在县里租铺面做生意了。从学校回村都要先经过县城,每次都到荣行叔店里坐坐。

荣行叔的几起几落黄华彬可以说是亲眼所见。十六岁时,拿光了家里来所有积蓄和借到的共两千多块钱。一路混火车去了大上海。他有个姑姑嫁到了上海。在上海待了一个多月,也不知走了什么关系。买回了二十台胡蝶牌缝纫机,当时正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村民多少手上都有点钱,农村有点钱最大的事就是盖房娶媳妇。而娶媳妇当年必须三转一响。所谓三转一响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且有时有钱还买不到,必须要有证票才行。荣行叔的二十台缝纫机运回时还没租店面,只是放在同村的闻方公小店寄卖。每台赚二三十块钱,结果没几天就售罄。本来荣行叔将家里钱全带走,四公(即荣行叔父亲)气得要死。准备等他回来了打断腿。还好荣佛叔当时已成家分家出去了,不过还是人前人后说弟弟的不是。

缝纫机卖完后,仍有许多人提着钞票前来购买。被告知售罄了,非常失望。都希望荣行叔再去进一批货回来。甚至有人说可以先交钱,缝纫机回来后过来取就行。确实是紧俏的紧。而四公见儿子没有拿着钱乱来,一个月下来头尾还赚到了四五百元钱。当时政府工作人员一个月工资大概也才六七十元。于是也不骂荣行叔了,还鼓励他再辛苦跑一趟上海。而荣行叔将提前收的十几台货款和卖缝纫机的贷款带上,准备再次去上海进贷。这时店铺主人闻方公见到缝纫机非常热销,于是东凑西凑凑出一万元钱。交给荣行叔,两人一起合作生意。说好利润对半分,店租算自己的。其实当年店铺租金每月也才五六十元而己。荣行叔怀带巨款,坐火车又去了上海。半个月后将缝纫机又运了回来。很快又售罄。如些反复了几次,双方都赚到了不少钱。比县城百货大楼卖的多了几倍。据说当年春节,荣行叔大年三十买了四五百元鞭炮,请村里宗亲小孩在祠堂一真燃放到天亮。(这不是吹牛,当年许多村都自己生产鞭炮,五元钱就能买到一万头鞭炮)

而黄华彬回故乡读书时,荣行叔的缝纫机已不怎么卖得动了。不过每月十台八台的量。但是在长期往返上海的火车上,他认识了武汉一军工服装厂的推销员柏总。当时许多军工企业都不好过。特别是服装厂,军装换装。许多老式军大衣短袖衣堆满了仓库。服装厂派出了许多推销员全国各地推销,但成绩不行。认识柏总后还带回故乡看过,也可以说柏总是荣行叔的贵人。当时荣行叔和闻方公手头只能拿出三万元,但柏总经电报和厂里联系。对,就是电报,当年可没有电话。厂里直接发来二十万货款的服装。正好临近春节,那一年的冬天又特别的冷。军工厂的棉大衣刚一摆上店铺,每件加价三元。没想到在县里掀起了军装热。没到春节就将棉大衣全部售罄。柏总高兴地带着回收的货款回武汉过年了。而华彬也是在年后回到故乡读书,当时荣行叔还送了件棉军大衣给黄华彬。

每到周末华彬到荣行叔店里,荣行叔还买鸡鸭肉招待。也不让华彬回村,就在县城陪荣行叔玩。

荣行叔和婶子认识还和黄华彬有很大关系。每个周末都和荣行叔去货运站运衣服。骑着三轮车,荣行叔骑,黄华彬在后面推。当年婶子还在亲戚家的店铺打工,每月四十元工钱,包吃还住店里。有次荣行叔和华彬推车经过。婶子多嘴问了一下这些军衣从哪进的货,能不能便宜些批给自己一些卖。不过每次也只能进十件八件的,这些钱还是婶子省吃俭用一年才省出来的。荣行叔说行,就赚每件一元,只要量上来了一样有得赚。服装厂当时都是先发货后收款的。一次性给了婶子五百件军大衣。只象征性地收了四百元订金,说好卖完再结账。

可能女人天生就会卖服装,五百件军大衣婶子不到一个月就卖完。赚到了五百多元钱。这时亲戚不干了,说婶子只是打工的。能分一半就顶半年工钱啦。把婶子当时气的泪流满面。

而荣行叔在和婶子的交往中,也非常喜欢地爱幕上了她。还问过华彬婶子这个人怎么样。黄华彬当年还是毛都没长全的青涩炸子鸡一枚,哪里懂这些,只能说还行吧。而荣行叔就锲而不舍地追求了。其实哪里是还行,过后的大落大起婶子都不离不弃。这天正准备来约婶子看电影,见到婶子被亲戚骂的泪流满面,心里一团火就冒了出来。

“三妹!就分给她们吧,你也不用帮她们干了,自己出来干,我批货给你!自己当老板!″婶子小名叫三妹。

于是婶子当场和亲戚算清工钱决清账。收拾自己换洗衣服,义无反顾跟着荣行叔走了。当晚就住到店里,两人商量着先让嫂子第二天去租家店铺。以后还是按每件衣服只赚一元的批发价给婶子。总比去帮人打工强多了。到时店里也可以摆上几台缝纫机,再卖些杂货。自己当老板娘多好…

婶子从亲戚家出来时是愁肠百结。在荣和叔花言巧语的开导下,觉得这才是可依靠终身的人。也不知是谁主动,反正成其了好事。事后第二天,闻方公从村里来到店铺时。荣行叔是弯着腰扶着墙走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