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 > 第12章 初见老丈人

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 第12章 初见老丈人

作者:钟看不钟用z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20:58:23 来源:小说旗

“卫华,快倒两杯水,怎么这么没眼力见呢?”

现在媳妇不在家,老钟也能体会一把翻身农奴做主人的感受了。

“知道了。”

“你看看人家,你们都是同一届的,人家考上了工业大学,你呢?”

好嘛。

又开始比上了。

要说胖婶这儿子,确实有点“别人家孩子”的的那味道了。

从小成绩优异,父母不用操心,不贪玩,不好斗,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天生一副学霸的模样。就是这性子闷闷的,不爱说话。这也正是两人虽然在一个院子长大,但是却不太熟的原因。

要不是现在计划生育,他左右得反驳一句:“你们还年轻,现在要二胎也还来得及。”

“老钟,这点不是我说你,你的政治觉悟还有待提高啊。”

“嗯?”

“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参加工作,也算支援地方文化建设,他是响应祖国号召,完成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虽然战线和分工不同,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钟卫华将水杯递给胖婶,转头看向老钟解释道。

“瞧!钟主任,卫华说的很有道理嘛。”

胖婶在一旁笑眯眯的。

“你...算你有理行了吧,牙尖嘴利的。”

老钟思虑半天,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

“我是说不过你,还是得你妈来和你讲讲道理。”

老钟无奈,只能搬出媳妇这个靠山。

钟卫华知道,这话讲给老钟听听可以,老妈可是真会上手的。

她才不管你什么战线和分工,她只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鸡毛掸子就是这个家里最大的道理。

如果道理讲不通,她也略懂些拳脚。

“咔嚓”

说曹操曹操就到。

“哎呀,胖婶,你们就到啦,等我一会,我马上开始做饭。”

“没事,不着急,我们早上吃得晚,你慢慢来。”

胖婶又起身客气道:“嫂子,需不需要帮忙?”

“没事,你们坐会,马上就好了,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

“对了,卫华,你去楼下迎一下,还有客人没来,我怕他们找不到。”

张晓玲叮嘱道。

“行,我知道了。”

说罢,他便穿上一件外套,来到了楼下。

别看室内暖洋洋的,那是因为生了炉子,室外的温度可不高,一阵小风刮来,寒气能透着缝隙钻进衣服里。

钟卫华边踱着步,边自言自语道:“这老丈人怎么还没来,这也太磨叽了。”

“小伙子,请问3单元是这吗?”

钟卫华转过身,只见一名40来岁的中年男人,身边还站着一位妇女,看着像他的爱人。

两人虽然穿着打扮并不时髦,但是往那一站,就有种文化人的气质。

两人的眉眼间,都有几分相似,估计这就是夫妻相了。

更重要的是,俩人看着眼熟,与陈小旭有几分相像。

完了。

该不会听到了吧?

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小伙子?”

他又出声提醒了一遍。

钟卫华这才回过神来,应道:“是是是,这里就是三单元。”

“小伙子,在这等老丈人呢?慢慢等吧,真是有心了。”

说罢,他朝着钟卫华笑了笑。

这让差点喊出“陈叔叔”的他,又闭上了嘴。

这可太丢人了。

他撇了撇嘴,随即换上一副苦笑,

“您听错了吧?我是说老...老张,对,我刚说老张人呢。”

钟卫华赶紧解释。

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转头上了楼梯,悄声向着爱人询问道:

“我真听错了?”

“我看呀,是你年龄大了,耳朵不中用喽。”

说罢,她悄悄转过头看了一眼楼下的小伙子,露出一个揶揄的笑容。

“陈叔叔,等等我。”

虽然还在疑惑陈小旭怎么没来,但现在也顾不得这些,只是赶紧开口跟了上去。

“小伙子,怎么?你认识我?”

钟卫华这才给他解释了自己的来历。

“哦,你就是钟主任家的孩子?不错,人倒是满精神的。”

他爱人倒是捂着嘴笑,像是早就知道了似的。

“元熙呀,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等着看我笑话呢?”

陈江无奈的笑了笑。

“我也没有开口的机会呀。”

王元熙笑着开口。

“那就一起上去吧。”

钟卫华压下心中的疑惑,带着他们回到了家。

一进门,照例还是一套寒暄客气。

中国式的人情世故就是这样,初次见面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未及迎接说失迎,请人勿送说留步。

通常孩子们都不理解,只会认为太麻烦,大人们之间怎么就这么复杂呢,简单直接一些不好吗?心底还在暗暗发誓:以后自己长大了,开心就笑,伤心就哭。见着亲近的人就拥抱,讨厌的人就抗拒。

但是长大以后,大家褪下了稚嫩的面庞,也开始学着父母一般,将心思都埋在心底,换上了一副面孔,变得圆滑,变得世故。

最终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陈校长,怎么今天小旭没来?”

胖婶还是忍不住问出声。

“她呀?害,今天话剧团那边工作太忙了,刚好又赶上其他人家里有事请假,所以让她顶了个岗。”

“陈校长?”

“哎呀,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咱们陈导,去年已经出任了戏曲学院的院长,现在得改口叫陈校长了。”

“恭喜恭喜,陈校长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陈江从特殊时期过来,他的身份也比较敏感,在去年平反后,便担任了戏曲学院校长一职。

“不算苦尽甘来,不管在哪,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

陈江摆了摆手,笑着解释。

“陈校长这话,可是和卫华说的差不多,怪不得都是文化人呢。”

“哦?他说什么了?”

陈江有些好奇,想知道这孩子说了些什么。

于是胖婶将刚才钟卫华说过的话复述了一遍,最后又反问了钟卫华一句:

“最后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卫华。”

“岗位分工不同,奉献目标一致。”

“对对对,就是这句。说得太好了。”

胖婶拍了拍手。

“小伙子,觉悟很高啊,肚子里墨水也不少。”

陈江欣赏的看了他一眼。

“没有,我也就是随口说说。”

后边的时间,钟卫华也只是偶尔附和一句,自己不熟悉的方面,绝不多插嘴。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你不会聊天,而是你不懂得倾听。别人在说话的时候,并不需要你着急的去回应,当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内容本身,思考你该怎么回,这时候就已经陷入了误区。

因为你绞尽脑汁组织语言的时候,很容易勉强迎合话题,气氛很容易冷场,陷入尴尬。

你以为的相谈甚欢是两人互相交谈,实际上却并不是,而是你需要让对方主动开口说话,引导话题,然后你该负责的就是倾听。

这样才能达成融洽且和谐的聊天氛围。

“对了,听说你在群众艺术馆工作?”

“是的,我也是刚入职没几天,很多东西都还不太懂。”

“那你觉得以后的文艺工作,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陈江思索一番后,这才提出疑问。

“老陈,你问这个做什么?人家还是个孩子。”

王元熙瞥了老陈一眼,有些埋怨。

“陈校长,人家才刚参加工作,你太为难孩子了。”

胖婶也开口解围。

陈江也自觉有些不合适,他还是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孩子,问这个问题确实不太恰当。

听到这钟卫华也是眼前一亮,连忙摆了摆手。

此时,一段影视片段自动在他脑海中播放:退后,我要开始装逼了。

不对,咱这不叫装逼,这是人前显圣。

“没事的,陈叔,王姨。我刚好最近看了些杂志,也思考了这个问题。”

“哦?说来听听。”

陈江端起桌上的水杯,准备好好听听这孩子的看法。

钟卫华顿了顿,缓缓开口道:

“我觉得以后的文艺创作道路,创作环境肯定会更加宽松自由的,因为前几年【三不主义】政策,陈叔肯定知道,我觉得以后会按照这个道路一直走下去,并且这几年,伤痕文学,严肃文学和反思文学大为流行,虽说有些偏激,但是这也是由于宽松的环境而造就的。”

他喝了口水后接着说,

“我认为以后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现象一定会出现,并且我觉得未来通俗文学会更占据主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