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 > 第36章 新来的馆长

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 第36章 新来的馆长

作者:钟看不钟用z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20:58:23 来源:小说旗

“你想啊,以前发行的邮票,存量是不是越来越少?”

李莉点点头,还是一脸迷茫。

“那么随着以后越来越多的集邮爱好者出现,但是邮票存量一直在减少,是不是务必会导致邮票升值?”

“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去年我看上一辆凤凰牌行车没买,今年再一看,竟然涨了十元了,可后悔死我了。”

她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

钟卫华听了满脸黑线,这完全不是一回事。很想给她解释未来的市场经济和供需关系所导致的价格波动,但是这可不是现在能说的,所以还是顺着她说算了,至于能不能理解以及是否从中受益,这点他就没办法管了。

“额,差不多吧。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在满足孩子爱好的情况下,收集一些稀缺的邮票,但是以后能不能赚钱,我也不敢保证,我只是提出有这个可能性。”

“行,那我下班去看看吧,要不孩子回家又得吵了。”

李莉心中盘算着,好像说的有些道理。

不过钟卫华却不打算屯这些玩意,因为这些玩意,没有个三四十年的时间,压根见不到效果。真等个三四十年升值,不说成为首富,最起码也是财富自由了。自然也看不上这点利润了,费力不讨好。

并且这玩意,其实市场泡沫很大,没点关系,不是圈子内的人,也很难卖得出去,就算卖出去了,也卖不上高价,都是纯炒作出来的玩意。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很好的投资渠道的,就算卖不上高价,也足够赚一笔了。

真要走这种投机路子的话,还不如学学《正阳门下》的韩春明,倒腾倒腾古董,这才叫暴利。

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并不是每条路都适合自己。

......

没过几天,馆内的人事任命便下来了。

空降下来了一位馆长,副馆长的任命虽然也到了,但是人却不在单位,属于典型的挂职借调人员。

还有一件对他比较有利的事,就是李莉成了李主任了,以后也算是有人罩了。

馆内又来了个新人,还是大学毕业生,这年头,大学生可都是香饽饽。

虽然他只是两年专科制的大学毕业生,但是眼神中的傲气毫不掩饰。

“李主任,这是哪来的卡棱子?(方言,傻子)”

“昨天还喊人家莉姐,今天就变成李主任了?”

李莉有些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这不是你升官了吗?我还喊莉姐,这不是没大没小了?”

钟卫华笑嘻嘻的说着,眼神朝着那新人瞥了一眼。

“嗨,刚毕业的大学生,看不上咱们这泥腿子呗。”

李莉有些不太高兴,也不知道怎么塞了这么个人进来。

“莉姐,帮我拿块抹布擦擦这桌子,这桌子也太脏了。”

陈群捂着鼻子,扇了扇桌上的灰尘。

“莉姐,喊你呢。”

钟卫华咧着嘴笑,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不是他不帮李莉解围,而是他知道李莉的性格,别看她这人平常挺好说话的,但那也是碰上了对胃口的人。要是俩人不熟或者不合,那又是另一副模样了。

“陈群同志,工作的时候请称职务,或者姓名 同志,单位并不是你家,不要乱攀关系也不允许拉帮结派。”

李莉走过去,一脸严肃的开口。

“另外,我也没有义务帮你干活,我是艺术馆的主任,并不是你家的下人。”

陈群呆愣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才缓过神来,这才开口:

“但是为什么他喊你莉姐?我都听见了,你是不是看不起大学生?”

陈群有些气愤的指着不远处的钟卫华。

“你是大学生,有学问,他是高中生,你和他一样吗?”

只是这一句话,他便无话可说了。

行,你们就是嫉妒我大学生的身份,针对我,这个仇,我记下了。

他愤愤的在心中想着。

要说现在的大学生,那确实在哪都是香饽饽,但是也是依靠个人能力的。对于国家刚恢复高考的前三批大学生,后世统称为“老三届”,这批大学生,确实有许多能力强,有背景,有人脉,最后也大部分都混得很不错。

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有些拎不清的。

“钟卫华同志,你到办公室来一下。”

新馆长吴伟站在办公室门口,朝着钟卫华招了招手。

“来了,吴馆长。”

钟卫华答应了一声。

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

“吴馆长,您找我有事?”

“我就直接喊你卫华了,别那么生分了。”

“行,吴馆长您随意。”

钟卫华笑着点了点头。

“卫华,听说你爱好创作投稿?”

“嗯,是偶尔写点文章投稿。”

“笔名青禾?”

钟卫华有些疑惑,自己还没来得及说呢,怎么他就知道了。

“哈哈,别这样看着我。”

他爽朗的笑了一声。

“真没想到,咱们艺术馆还出了个大作家,你的几篇文章我都看过了,那篇《高山下的花环》我看了是大受震撼,真是英雄出少年。”

他从抽屉中拿出那一期的《青年文摘》,神情激动。

“真了不起,写得太好了!”

《高山下的花环》就是他给《青年文摘》投的第二篇稿子,主要是描写了越战时期,前线阵地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后续的交谈中,钟卫华才知道,吴馆长就是从军队退下来的,曾经也参与了这场战争,所以看到这篇文章,代入感很强,不免的没控制住情绪。

“忘了告诉你了,《青年文摘》的周琦周主编,我和他是朋友,经常互通书信,他知道我要来鞍山市担任艺术馆馆长,他就和我说了你的事情。”

钟卫华这才知道,原来是周琦告诉他的,但是还有一点不明白的是,自己也没说自己的工作单位,只是说了家庭住址而已。

“其实吧,我本来不知道你就是青禾的,只知道青禾就是钟卫华,所以我就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还真是你,哈哈。”

他的笑声很是爽朗。很符合钟卫华对抗战老兵的印象了,通常都是大嗓门,眼神坚毅,做事雷厉风行。

“我也是经常听长辈说以前打仗的事情,所以才构思出了这一篇文章。”

“好哇,写的很好,那场战争,苦哇......”

他叹了口气,语气有些低沉,陷入了沉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