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31章 香帅指路:湖北赈捐的托付与抉择

李铁船听闻,连忙双手慌乱摆动,急切说道:“香帅,这万万不可,雪岑兄于纺纱厂、织布厂经营有方,成绩斐然,且盈利颇丰。” 王雪岑苦笑着摇头:“不瞒李兄,现今纺织局虽有盈利,然所获之利皆补贴至钢铁厂之中。且纺纱厂织布厂因利润流失,难以形成强劲竞争优势,纺纱织布规模亦颇为有限,与广东的纺织业相较,实乃天壤之别,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之辉。”

李铁船微笑着回应:“我不过是一位落魄下台的县令,又能有何作为呢?”

王雪岑诚挚说道:“我虽参与实体管理,然并非擅长经营之道,当前钢铁厂依旧深陷亏损泥沼,亟需更多具备丰富实体经营管理经验的贤能之士,香帅言你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绝非虚言。”

李铁船苦笑着摇头叹道:“老师实在是高看我了,实则我当年于华蓥山邻水老家开办煤铁矿,一则因丁忧在家,无所事事;二则家境贫寒,亟待改变;三则久居外乡,阅历颇丰而已。我不过是机缘巧合,偶然掘得一桶金,纯属侥幸。我对铁矿仅能进行简单开采,于冶炼之术则一窍不通,所为之事不过是小打小闹,对于武汉铁厂这般大型企业,从未涉足,更无信心驾驭。”

张之洞不高兴地笑着责骂道:“铁船,你这般推三阻四,过度谦逊,实则近乎傲慢了。”

李铁船旋即站起身来,微微低头,仿若自我反省般说道:“老师,我觉得铁矿开采与冶炼在有可为,然而如今的武汉钢铁厂规模宏大,其组织机构仿若一个庞大的官府衙门。您亦知道我对官场繁文缛节、勾心斗角之事深恶痛绝,且并不擅长。我在广东十年,非但未建立显赫政绩,反倒因官场应酬酗酒伤身、赌博败家,实在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王雪岑赶忙劝慰道:“铁船兄,至于饮酒伤身,乃是你为人太过忠厚老实,不懂得弄虚作假;至于赌博破财,你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我在广东数载,对当地赌风颇为了解,诸多官员皆大把输钱,十年十万相较而言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只不过他们输了皆有他人代为买单。”

张之洞平静说道:“铁船,似你这般自掏腰包的官员,我以为既令人心生喜爱,又觉其颇为可怜。说实话,你为官之道略显平庸,然论及开办实业,大清国内你也能排在前列。”

李铁船急忙快步走到张之洞身旁,为其斟满酒盏,而后双手举杯,低置于桌面,恭敬地说道:“多谢老师的指点与宽宏大量,实则赌债一事困扰我多年,我一直视作奇耻大辱。今日老师一番言语,仿若春风化雨,解开了我心中自卑的死结。我早已立下誓言,终身戒赌,犹如斩断枷锁,重获新生。”

张之洞微笑着回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听闻贵公子聪慧过人,金石照相技术堪称一绝。”

李铁船苦笑着说道:“让老师见笑了。犬子虽自幼机敏伶俐且勤勉好学,然对八股经文的领悟却不够精深,学习能力亦有所欠缺,三次赴北京参加顺天府考试,都次次落榜,让人笑话。然他对市井间的新奇事物兴致盎然,一点即通,一学就会,据广州报社友人告知,犬子照相技术亦不逊色于报社专业水准,他仿若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在别样的领域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王雪岑笑着说道:“既然贤侄如此兴趣广泛,喜爱新鲜事物,热衷实事,说明也是能干事的人。铁船当年你在北京景山学校三年教师任期届满后,亦曾参与黄河水灾维修工程赈捐,因功绩卓着而受朝廷嘉奖。”

李铁船摆摆手说:“我只是敲边鼓的,刚入门而已。”

王雪岑慎重说:“老师始终认为朝廷许可捐纳危害极大,向来极力反对,然日前湖北遭受自然灾害,灾区急需大力救助,可湖北府库空空如也,恰似干涸的池塘,难以为继。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张之洞伸出右手,中间三根指头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说道:“铁船,我今日亦未奢望你能应允前来武汉,但为了湖北万千灾区黎民百姓的福祉着想,我愿摒弃个人好恶,于湖北正式设立赈捐局,我欲邀请你父子二人操办捐例事务。”

李铁船霍然起身,双拳紧握,抱于胸前,长叹一声:“老师,承蒙您对我父子二人的厚爱与信任,为湖北水灾赈捐乃是大善之举,我父子二人自是责无旁贷。让我们对湖北风土人情颇为陌生,在此地开展赈捐工作,难度颇高,仿若攀登陡峭险峻的山峰,举步维艰。”

张之洞轻轻挥了挥手,说道:“你误会我的意图了,湖北官绅皆已无油水可捞,若有,又何必劳烦你们父子。我在广东主政数载,深知广东乃是大清最为富庶的省份,你在广东经营多年,官声民声俱佳,由你父子出面赈捐,定会有诸多富绅踊跃响应,必能事半功倍,收获斐然成效。”

李铁船感激涕零:“既然老师如此看重我父子,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完成老师的重托,犹如勇士接受挑战,必将勇往直前。” 言罢,便欲起身饮尽杯中之酒。

张之洞见状,急忙伸手阻拦:“不可,我邀你父子为湖北救灾纾困,理当我敬你一杯。再者,你我及雪岑皆是西南同乡,今日当共饮此杯。”

李铁船见二人皆已端起酒杯,连忙说道:“不敢当,同饮此杯,共祝老师前程似锦,长寿安康,亦祝雪岑诸事顺遂,心想事成,干了!”

老家邻水的实体企业如同一棵棵常青树,红利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寄来。虽数额并非十分丰厚,然足以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满足一家人的吃喝用度,仿若久旱后的甘霖,滋润着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