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68章 夺情视事:跨界转变与未知挑战

在明朝历史的长河中,张居正的夺情事件可谓是极为着名且极具争议性的典型事例。当时,张居正之父辞世,依循惯例,他理应返回原籍守孝三年。然而,当时他所力推的改革正处于关键节点,诸多政策的施行离不开他的持续引领与把控。倘若他离开朝堂达三年之久,改革大业极有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困境,这无疑会给国家的整体局势带来极为严峻的不利影响。于是,在朝廷的审慎决策之下,张居正被 “夺情”,得以继续留任内阁首辅之位,执掌朝政大权。

丁司满怀欣喜地来到李准家中,向其讲了张居正夺情视事的案例。李准在听完丁司的陈述后,面露忧色地说道:“丁司,承 您对我个人及工作的认可与肯定,不过明朝张居正的夺情视事乃是特殊个例,毕竟他身居丞相之位。依照朝廷惯例,唯有处于战争时期或者面临紧急军情的高级武官方可夺情视事,而文官群体中除张居正外再无第二人有此情形。我不过是一介厘金文官,并不 符合夺情视事的特殊条件,实在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接受任职。”

李准对明朝张居正夺情视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有着清晰的认知。在传统的礼教观念里,文官夺情视事极为罕见,且与常规的礼教规范背道而驰。李准深恐自己若贸然应允夺情,将会引发诸多争议与非议,这不仅可能致使自己违背传统的道德准则,还极有可能对自身的声誉以及仕途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他在面对这一艰难抉择时,内心满是忧虑与矛盾,一方面是对父亲的孝道以及守丧的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对工作与大局的权衡考量,深陷于两难的泥沼之中而难以自拔。

丁司听了李准的话后,亦觉得其所言在理。他返回之后,向陶总督进献计策道:“大人,李准身为文官,按照规定的确不能夺情视事。广东巡航营务本就隶属于水师工作范畴,当属军务范畴。如今原统巡因病离职,岗位出现空缺。我提议任命李准为营务统巡,此安排契合紧急军务状况,如此一来,朝廷才有可能准许李准夺情视事。”

总督闻之欣然应允,旋即上书朝廷,并责令李准守孝一百日后担任巡防营总巡,同时兼任此前所有各局提调工作。事已至此,李准亦觉无言以对,只得应允夺情视事,恢复工作。

李准无奈地长叹一声,凝视着父亲的灵位,心中默默念道:“爸,孩儿不孝,然为顾全大局,唯有如此行事。” 李准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极为重大,尽管内心对父亲满怀愧疚之情,但在这特殊的情境之下,他亦只能顺应时势,接受这一安排。他明白,这既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信任,更是为了广东的财政与经济能够得以发展,为了不辜负众人的殷切期望。在这艰难的时刻,他唯有在心中默默祈求父亲的谅解,与此同时,亦坚定了自己要在工作中奋力拼搏、创造佳绩,以慰藉父亲在天之灵的决心。

李准首先耗费五万元重新建造了厘金局办公楼,其余资金则用于为营务水师购置巡航船与小兵舰,使得整个广东的水上护商条件获得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当年厘金收入高达 430 多万元,不仅圆满达成既定目标,还超额完成 30 多万元。厘金局乃至整个广东财政经济界皆为之震惊,众人皆觉此事不可思议,唯有李鸿章独自开怀大笑。

李准深知,唯有水池盈满,水缸方能有水;唯有船东老板收益增长,政府的基金收入才有可能增加,否则竭泽而渔必将导致两败俱伤。故而当务之急乃是强化内河航运安全。于是,他在新会县猪头山岛设立行营,作为清乡护商的办公场所,对内河安全实施统一指挥调度。

大清各省的武装力量经费皆由各省自行筹备。巡防营人员虽配备武装,然其大多未曾接受正规训练,称其为武装安全保卫力量或许更为贴切,且其中以湖南籍人士居多,对于水上安保工作并非专长,故而进行严格的操练培训实属重中之重。

在人事安排方面,坚决撤换所有不称职的人员,沿海舰艇官员一概由海军水师院校毕业生担任,内河兵舰军官亦必须由具备水师经验之人出任,所有官员皆需拥有专业技术经验,唯有经过严格考察且廉洁奉公之人方可得以任用。

因曾国藩之故,湘军人数众多、声名远扬且实力强劲。为便于管理,李准要求所有军官全部选用湖南籍人士。他依照新式军队的规范开展全面训练,并聘请陆军院校毕业生隆世储、贺敏、蕴栅、孙士雄、江永清、祝士椿等担任教官,这些教官皆具备较高的军事理论水平与军事素养,李准亦将他们全部任命为各营管带。

与此同时,招收500人,组建义军营,由吴宗禹统领。义军营全部由德**官负责训练所配备的枪炮皆为全新的德国装备。广东义军乃是李准亲手创建的第一支归其直接指挥的准军事力量,其主要职能乃是作为机动灵活的游击部队,能够随时随地增援各河段。

在外海内河巡防训练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之际,李准又收获意外之喜。湖北省发行了第一批牙签彩票,尚有部分彩票未能发行出去。鉴于李准多年来对湖北赈捐工作的卓越贡献,经王雪岑提议、张之洞批准,将剩余的彩票赠予李准。不想李准竟中了头等奖以及一些尾奖,总计获得两万白银。这两万两白银,无论是对于寻常百姓还是对于李准而言,皆是一笔数额巨大的款项,等同于李准所有公差一年的薪俸收入。李准起初亦不知该如何处置这笔款项,在与黄夫人、张夫人商议之后,最终决定将其全部捐赠给黄浦陆军学堂,用作教学经费。为此善举,陶总督向朝廷保荐,朝廷赏赐李准头品顶戴。

历经精心筹备,李准名义上拥有了 12 营水上准军事力量,再加上其掌控的钱局、善后局、厘金局,李准实则已然成为广东财政经济、军事武装领域的实权人物,堪称一方霸主,而他也由纯粹的文官身份跨界成为半个武官。

只是,这位半路出家的武官,其麾下官兵是否会听从他的号令指挥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