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108章 日本归来:七弟被骗,如何收场

在李准的家族成员之中,其母亲收养的最不放心和七弟李澂,无疑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存在。回溯至两年前,彼时还未满14岁的他,在清政府公费的支持下,满怀着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无限憧憬与期待,毅然踏上了远赴日本留学的征程。在这群朝气蓬勃的同行少年里,有一人在李准的记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其中一位,便是七弟的授业恩师 —— 汪道铭。

汪家叔侄三人,在当年广东举人的激烈角逐中,皆名列前茅,而汪道铭更是独占鳌头,一时之间,声名远扬,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风光无限。奈何命运弄人,父母的过早离世,使得他的生活轨迹陡然发生了转变。他不得不跟随长兄长嫂一家,在那逼仄狭小的屋檐下寻求一丝庇护。长兄家中人口众多,生活拮据。长嫂的为人尖酸刻薄,每至用餐之时,她便会匆匆忙忙地将饭菜端上桌来,而后迅速地呼唤自己的孩子围坐一团,那故意不等汪道铭的举动,以及时不时投来的嫌弃目光,犹如一根根尖锐的刺,深深地刺痛着汪道铭的内心,却又让他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在营务处从事财务工作的堂兄,将汪道铭举荐给了李准。彼时的李准,在与汪道铭初次相见之时,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才华横溢以及深陷困境的窘迫之态,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怜悯之意。李准语气诚恳而又真挚地说道,愿意为他提供一个担任家庭教师的宝贵机会,并且给予他极为优厚的待遇。每月 12 两的薪资,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一数字远远高于举人老师每月所得的 8 两报酬,甚至与进士老师的16两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每日还有一毛钱的早餐补贴,这份待遇,对于汪道铭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李家担任家庭教师的这段时光里,汪道铭充分展现出了他扎实深厚的学识功底以及别具一格的教育方法。汪道铭静静地站在书桌前,手中捧着书卷,神情专注而又充满激情地为孩子们讲解着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在李家辛勤教学一年之后,汪道铭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 前往日本,去追寻他心中那更为远大的理想。

抵达日本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了政治活动之中,紧紧跟随孙中山先生,积极投身于闹共和的伟大事业之中。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都能够看到他忙碌而又坚定的身影。他四处奔走呼号,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会,在人群之中发表着激情澎湃、振奋人心的演讲。

七弟抵达日本之后,由于年龄尚小,按照当地的教育制度,只能先在中学进行学习。他身着整洁干净的学生装,身姿挺拔如松,心中满是对未来学习军事知识、报效祖国的美好憧憬与坚定信念。然而,清政府出于对学生思想的无端担忧,生怕他们在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之后,会对朝廷的统治产生不利的影响,于是,便私自做主,将学生们原本既定的学习科目强行改成了其他内容。当七弟在日本学校得知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时,他正在教室里。那一刻,他先是微微一愣,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随后,他的脸色迅速涨得通红,犹如燃烧的晚霞,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那火焰仿佛能够将一切阻挡在他面前的障碍都化为灰烬。他猛地一拍桌子,“砰” 的一声巨响,桌上的书本都被震得跳动了起来,仿佛也在为他的愤怒而颤抖。他霍然起身,与同学们迅速地互相交换眼神,从彼此的眼中,他们都看到了同样的愤怒和不满之情,那是一种被压抑已久的情绪的爆发,犹如即将喷发的火山,势不可挡。

于是,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七弟自然也在其中,他们毅然决然地集体前往清驻日大使馆进行游行抗议。他们的手中高高举着自制的标语,上面醒目地写着 “还我学业自由”“反对思想禁锢” 等慷慨激昂的口号。他们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昂首挺胸地走在东京的街道上。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映照出他们年轻而又坚定的神情,那神情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他们的不屈与抗争。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口中高喊着自由、平等的口号,声音在街道上空久久回荡,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他们来到大使馆前,情绪激昂地与官员们展开了激烈的理论,丝毫没有退缩之意,那坚定的态度仿佛是在扞卫他们心中最神圣的信仰。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生受到孙先生先进思想的深刻影响,纷纷毅然加入了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同盟会,公然举起了反抗清廷统治的旗帜。

李准在得知弟弟也参与到了这场激烈的抗议活动之中后,顿时感觉如遭雷击,头痛欲裂。他在自己那宽敞而又略显冷清的官邸之中,来回不停地踱步,脚步急促而又杂乱无章,仿佛一只被困在牢笼中的困兽。他的双手背在身后,紧紧地握成拳头,那因用力而泛白的指关节,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他的眉头紧锁,犹如一道深深的沟壑,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无奈的复杂情绪,额头上青筋暴起,仿佛一条条蜿蜒的小蛇,清晰可见。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倘若处理不好,不仅仅弟弟的美好前程将会毁于一旦,自己的仕途之路也将因此而受到牵连,甚至全家人的幸福生活都将陷入无尽的深渊。

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权衡利弊之后,他无奈地采取了行动。前几日,他以扶父亲的灵柩回邻水老家的名义,托大清主管留学的官员巧妙地将弟弟从日本哄骗回国。

那一艘缓缓归来的轮船,承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少年的身躯,更是一个时代的无奈与悲哀。那么,李准的计谋得逞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