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114章 长辈智慧:指点迷津,化解困境

监斩完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李准如获大赦,旋即携全家护送父亲灵柩,登上广大海轮,缓缓驶离广州港。轮船那庞大的身躯,仿若一头巨兽,缓缓破浪前行,在平静的水面上犁出层层翻涌的白色浪花。李准独立于甲板之上,海风如怒兽咆哮而过,肆意拉扯着他的衣衫,猎猎作响。他的目光,久久凝视着逐渐远去的广州城,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心中五味杂陈,恰似打翻了五味瓶。既有对这片土地往昔经历的复杂情愫,又有对那茫茫未知前路的迷茫与惶恐。此时,远处岸边依稀可见春节残留的装饰痕迹,那些若隐若现的红灯笼,在海风的轻抚下,似在依依挥手道别,又似在低低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往昔繁华与沧桑变迁。

历经数日的海上漂泊,海轮终于抵达上海。上海的街头巷尾,同样留存着春节的余韵,只是相较往昔的热闹喧嚣,此刻多了几分节后的宁静与寂寥。

在上海,李准乘坐长江客轮,直达南京。一到南京,李准便马不停蹄,直奔长江路的两江总督周馥的府邸。忆起上次赴成都探望病重父亲时,于三峡船中与周馥的短暂邂逅。彼时周馥受命聘任直隶藩司,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彼此皆在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周馥,字玉山,号兰溪,乃安徽至德人士。他早年多次应试,却皆名落孙山,命运的轨迹与李准相似,皆凭借捐纳踏入仕途。同治元年(1862 年),李鸿章组建淮军,周馥毅然应募入其幕府。自此,他的仕途如开挂一般,一路扶摇直上,从小小的县丞、知县,逐步晋升为直隶知州留江苏补用、知府留江苏补用。同治九年(1870 年),以道员身份留直隶补用。光绪初年,历任永定河道、津海关道兼天津兵备道等要职。光绪十四年(1888 年),荣升直隶按察使。甲午战争爆发,他临危受命,担当前敌营务处总理。马关议和后,因身体抱恙,自请免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李鸿章与联军议和之际,周馥调任直隶布政使,并在李鸿章病故后代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光绪三十年(1904 年),由山东巡抚擢升两江总督。周馥追随李鸿章投身洋务运动三十余载,诸多谋划建言,堪称中流砥柱,深受李鸿章倚重。在北洋海军、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局、开平煤矿及唐胥铁路等一系列洋务事业的创办过程中,皆有他忙碌的身影,是后期洋务运动当之无愧的实际操盘手,亦是北洋系中颇具建树与影响力的关键人物。

周馥比李准父亲李铁船年长十岁,又因皆致力于实业,故而二人私交甚笃。周馥对李准亦是青睐有加,赏识其灵活实干的作风,认定他前途无量,对他怜爱有加。李准对周馥,亦如对长辈般敬重。李准见到周馥,未及寒暄,便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颤抖带着哭腔说道:“周伯,小侄如今深陷困境,实在是走投无路了。那岑春煊总督,手段狠辣,小侄在其手下,每一日都过得胆战心惊。” 说罢,他额头触地,身体微微颤抖,肩膀也随之耸动。

周馥见状,赶忙上前一步,弯腰双手扶起李准,脸上满是同情与怜惜之色,目光中尽是关切,轻轻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说道:“贤侄快起,你这是做什么。你如今的处境,我已全然知晓。你且放心,我定会竭尽所能,助你摆脱困境。只是这官场之事,犹如一团乱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尚需些时日细细谋划,方有万全之策。”

李准站起身来,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连连点头感激:“多谢周伯体恤关怀。如今在岑总督麾下,我真可谓如履薄冰,每一日皆提心吊胆,寝食难安。只盼能早日脱离那虎狼之穴,寻得一方安宁之地。”

周馥微微皱眉,手抚胡须,语重心长地说道:“贤侄啊,官场之路,本就布满荆棘。岑春煊此人,性格刚猛,行事果敢,虽有时略显霸道,但他亦有其政治抱负与手段。你在他手下任职,难免会有摩擦与冲突。你且先与我说说,你们之间究竟因何事产生如此大的嫌隙?” 周馥眼神专注地看着李准,表情严肃而认真,等待着他的回答。

李准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缓缓说道:“周伯,您也知道,小侄一心只想为百姓做事,在广东这些年,也是尽心尽力。但岑总督到任后,诸多决策皆与小侄理念不合。就拿那林瓜四之事来说,他竟下令在刑场对其施以极刑,开膛破肚,取心祭奠。小侄虽久经沙场,可这般残忍之事,实难苟同。小侄心内惶恐,又恐触怒于他,故而只想早日调离两广,远离这是非之地。” 说着,李准的脸上露出一丝恐惧与无奈,眼神中满是疲惫。

周馥静静地听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轻轻摇头,待李准说完,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贤侄,此事确实棘手。岑春煊此举,虽有震慑群匪之意,但手段确实过于残忍。不过,你在广东多年,所立之功,所积之劳,众人皆有目共睹。他若只因些许分歧便对你不利,于情于理,皆难以服众。只是如今他风头正盛,若要调离,不可操之过急,需从长计议。” 周馥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缓缓踱步,脚步沉稳而缓慢,似在思索应对之策,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

李准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他连忙上前一步,靠近周馥,急切地说道:“周伯,小侄明白其中难处,可小侄实在是怕了。父亲的灵柩尚未安葬,小侄只想寻个安稳之地,尽孝守灵。还望周伯看在与先父的旧情,帮帮小侄。” 说罢,他再次抱拳行礼,姿态极为恭敬,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满是哀求。

周馥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李准,目光坚定而温和,他轻轻拍了拍李准的手臂,说道:“贤侄放心,你父亲与我乃是旧交,你又如同我的子侄一般,我岂能坐视不管。我定会在合适的时机,周旋于各方之间,为你谋求出路。只是这期间,你需沉住气,莫要再与岑春煊起正面冲突。你要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 周馥表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准感激涕零,眼眶中泪水再次涌出,他 “扑通” 一声再次跪下,连磕三个响头:“周伯大恩,小侄铭记于心,来世定当结草衔环以报。”

周馥赶忙再次扶起李准,笑着说道:“贤侄不必如此,你且先在我府中住下,好好歇息几日,调整心境。其他之事,待我细细谋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