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122章 一路可好:面圣的惊心时刻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第122章 一路可好:面圣的惊心时刻

作者:跑滩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21:08:13 来源:小说旗

李准缓缓面向靠南座的西太后下跪,他的动作如同古老的祭祀仪式般缓慢而凝重,每一个关节都像是被注入了对太后的无上敬畏之情。他的双手像是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小心翼翼地取下官帽,那官帽上的翅羽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泽,如同夜空中闪烁的寒星。他将翅羽朝上,轻轻地、稳稳地放在垫子上,这个过程中,他清晰地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那 “怦怦” 声在寂静中愈发响亮,仿佛是敲响在灵魂深处的警钟。他努力压制着内心的紧张与惶恐,那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几乎要将他淹没。

但他还是鼓足勇气,有些拘谨地大声说道:“臣李准跪请皇太后圣安!” 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每一个音节都像是古老的钟声,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肃穆与庄严,在这黑暗的空间里久久不散。

随后,他右手稳稳地端着官帽,缓缓起立。他的动作如同慢动作回放般谨慎,每一寸肌肉都紧绷着,不敢有丝毫懈怠。起立后,他横行四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薄冰之上,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他轻轻地跪在皇上面前,那姿态如同在向神明献祭般虔诚。

他依旧将帽子放在垫子上,再次鼓起勇气,大声说道:“臣李准跪请皇上圣安。”

这一次,他的声音在寂静中愈发洪亮,宛如洪钟大吕,打破了宫殿内那令人窒息的寂静,在空气中激起一圈圈无形的涟漪。说完,他将官帽庄重地戴在头上,然后起立,向南横走4步,再次在太后前面跪下。他微微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敬畏地看向皇上,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对皇上的敬重,也有对当下局势的忐忑。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生于 1871 年8月14日,与李准同年,却小半岁。这位承载着大清王朝命运的皇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自从变法失败后,他就像是一只被折断翅膀的雄鹰,被无情地剥夺了一切权利,每次早朝时,他虽仍与西太后同台,但他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筒线木偶,一个被剥夺了声音的应声筒罢了。曾经眼中闪耀的光芒,如今已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只留下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光绪皇上微微张开嘴唇,那干裂的嘴唇仿佛诉说着他这些年来所遭受的苦难。他用那如同蚊子嗡嗡般细小的声音说道:“你从哪里来?” 他正值壮年,本应是意气风发之时,然而长期的压抑和折磨却让他瘦弱不堪。他的身体在那宽大的龙袍下显得格外单薄,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他吹倒。那龙袍本应是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如今却更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将他那瘦弱的身躯压得喘不过气来。他的声音实在是太微弱了,如果不是进来前内宫侍卫太监提前告知说了一遍,李准根本无法听清皇上到底说了什么。那声音就像是从遥远的另一个世界传来,虚无缥缈,几不可闻。

李准听到皇上的询问,心中猛地一震,仿佛有一道电流穿过他的身体。他努力压抑着那如同惊涛骇浪般激动的心情,双手在袖中紧紧握拳,微微颤抖着。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些,可那声音还是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

他大声回答道:“臣从广东来。”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皇上深深的敬重,那目光如同燃烧的火焰,在这黑暗的宫殿中闪烁着忠诚的光芒。尽管皇上此时已失势,但在他心中,皇上依然是那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是大清王朝的象征,是他心中永不磨灭的信仰。

近在咫尺,但光绪皇帝的声音依旧细小得如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一路都好?” 那声音轻得仿佛下一秒就会消散在空气中。

李准赶忙调匀呼吸,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温和,轻声回答:“臣一路都很好。” 他的每一个字都吐得清晰而缓慢,生怕惊扰了这如履薄冰的氛围。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那态度就像是在对待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小心翼翼,充满敬畏。

皇上说完,便不再言语,他那空洞的眼神呆呆地看向西太后,那目光中蕴含着无尽的复杂情感。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她的一生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却也给大清王朝带来了无尽的动荡。生于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咸丰二年五月,她如一朵娇艳的鲜花初入宫闱,被封为兰贵人咸丰四年,她顺利晋封为懿嫔,咸丰六年,她生下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晋封懿妃。咸丰七年,她再次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在那病榻之上,他下诏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分别赐予皇后钮祜禄氏及皇太子载淳 “同道堂”“御赏” 玺。同治元年,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以载淳生母的身份晋封皇太后,称圣母皇太后,并上徽号慈禧。

同治十三年底,同治帝载淳在养心殿平安室英年早逝,同治帝并无子嗣。慈禧太后立醇亲王奕譞之子(即慈禧胞妹之子)载湉为皇帝,两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皇太后暴死,戊戌年,慈禧太后再次展现出她铁血无情的一面,发动政变,她取消了一切新政。

太后微微倾身,轻声问道:“你从广东来,一路都好?” 她的声音平和清悦,宛如山间清泉流淌,每一个字都清晰入耳,且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竟丝毫没有岁月侵蚀的沙哑与虚弱。

李准内心一怔,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发出的声音。李准本就紧张万分的心弦猛地一紧,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压抑住那如小鹿乱撞般的心跳,声音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却依旧响亮地回答:“臣,从广东来,一路都很好。”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地面,不敢有丝毫懈怠,额头已微微渗出细密的汗珠。

太后嘴角微微上扬,问道:“你与几人同来的?”

李准小心回答:“老家一小跟班与我同行。”

太后露出一抹和悦的微笑,继续问道:“你在北京有住宅吗?”

李准老实回答:“卧,没有。”

太后问:“那你到北京后住在哪里?” 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好奇,仿佛对李准的行程饶有兴趣。

李准赶忙大声回答:“臣住在长发客栈。” 他的声音在宫殿里回响,带着一种臣子对太后询问的尊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太后微微点头,眼神依然温和,又问道:“你到园子又住哪里?” 她的目光如同轻柔的微风,拂过李准的脸庞。

李准挺直了腰杆,朗声回答:“臣住在外务部公所。”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像是在汇报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

太后轻轻点头,轻声说道:“哦,你很聪明,是离这里很近的。”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了然,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李准紧绷的神经在太后温和的话语中稍稍放松了一些,他下意识地点头回答:“事先打听的。” 那点头的动作略显僵硬,却满是对太后的敬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