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139章 建设奇招:军垦模式与省钱之道

在这喧闹得如同集市般的人群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头戴斗笠,那斗笠就像一片小小的乌云,为他遮挡着炽热的阳光。斗笠下的脸庞被太阳晒得绯红,那抹红色就像天边燃烧的晚霞,红得耀眼,红得热烈。他的双脚穿着草鞋,早已沾满了泥土,那泥土就像给他的双脚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施工队伍中穿行,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就像在丈量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目光如炬,那眼神就像两道明亮的闪电,仔细地审视着每一处施工细节。时而,他会驻足在一群正在砌墙的士兵旁边,微笑着询问:“大家干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 士兵们看到他,眼中满是敬意,纷纷回答:“军门,我们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李准听后,会拍拍士兵的肩膀,给予他们鼓励。时而,他又会疾步走向下一个施工点,像是奔赴战场的将领,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这正在崛起的水师学堂,其他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就在这忙碌而有序的施工场景中,猛然间,从队伍里走出两位身着长袍的中年官员。他们迈着略显急切的步伐,那步伐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逢人便打听李提督在哪儿办公。他们一边询问,一边在人群中穿梭,目光不停地在周围搜索着,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急切,就像在寻找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这件宝物关乎着他们的身家性命一般。

不一会儿,他们便走到了李准的跟前。当双方不经意间抬头对视的那一刹那,三人同时惊讶地喊出声来:“是你?” 随后,便是一阵爽朗得如同山间清泉流淌般的 “哈哈” 大笑声,那笑声在嘈杂的工地中显得格外清亮,仿佛是一阵清风,将所有的忙碌与疲惫都驱散了几分,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王雪岑瞪大了眼睛,那眼睛就像铜铃一般,满脸惊讶地看向李准,说道:“任庵,才短短三个月时间啊,你怎么变成这副又黑又瘦的模样了?你不会是要告诉我,你天天在这儿当监工,被太阳晒成这样的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上下打量着李准,眼中满是不可思议,就像看到了一个从远方归来的陌生人,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变化。

李准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那憨厚的模样就像一个朴实的农夫,说道:“你猜得没错。这几个月来,我几乎每天都是黎明即起,当天空还被黑暗笼罩,星星还在闪烁的时候,我就简单收拾一下,戴上斗笠,光着脚穿上草鞋,就像赶赴一场神圣的使命一般,来到这儿和官兵们一起干活。不过我主要的活儿呢,是巡视、监督,协调各种各样的问题。你瞧,这太阳可真是厉害,就像一个大火炉,我的脸先是被晒得通红,就像煮熟的虾子一样,那热度仿佛要把我的脸皮都烫破。然后慢慢地从红变黄,就像秋天的树叶逐渐枯萎。现在啊,又从黄变黑了,就像被烟熏过的木炭。再看看我的手和脚,全是水泡和老茧,这些水泡就像一颗颗小珍珠,老茧则像厚厚的盾牌。我现在这副丑样子,都快把自己吓到了。” 说着,他还伸出满是老茧的手给二人看,脸上却带着一丝自豪的神情,那自豪就像战士展示自己的军功章一样。

于晦若满脸疑惑地问道:“任庵,我瞧着好多在这儿干活的人不像是普通工人啊,反而像是士兵。你不会是要告诉我,你压根就没请工人吧?”

李准笑着回答:“我哪有那么多钱去请大量工人啊。这儿除了 9 名专业的木工、瓦工、砖工之类的技术师傅外,剩下的可没有一个是工人,全是我直接指挥的5个亲卫营官兵。这些官兵们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大家都心甘情愿地为了建设学堂出一份力。所有的官兵都是义工呢,每天分成两班轮流施工,就像日夜守护的卫士,一刻也不停歇。”

王雪岑一脸惊异,追问道:“难道你给这些官兵开工钱吗?”

李准苦笑着说:“我没发工钱,只是给每个官兵每天发1毛钱的生活补贴。这点补贴虽然不多,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给他们买点酒喝,缓解一下疲劳。”

于晦若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那光芒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问道:“任庵,你让士兵干活还不用付工钱,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李准脸色微微泛红,带着一丝羞涩地笑笑,说道:“我哪有这等本事能想出这一招啊,这是左宗棠在新疆屯垦守边时用过的法子,我不过是照葫芦画瓢,抄袭作业罢了。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既能解决我们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让官兵们得到锻炼。”

于晦若有所思地说:“雪岑,你看到的是李准在节约用钱,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新型的练兵方式。你看这些官兵们,他们在干活的时候,一个个都充满了干劲,没有丝毫的怨言。这种方式极大地培养了官兵们敢于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良好意志品质。而且官兵们平等地一同干活,没有了上下级的隔阂,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这样能够打造出一个吃苦耐劳、团结向上、极具凝聚力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要是上了战场,那就是一支虎狼之师,打不赢胜仗才怪呢!”

一旁的王雪岑却仍有些纳闷,他皱着眉头,那眉头就像两条打结的绳子,说道:“任庵,我仔细测算过了。你买地皮的价格虽然很便宜,但怎么也得 5万 元吧,材料费用估计要 30 万元,人工费至少得50万元,再加上其他杂费差不多也得15万元,这加起来都100多万了。这里面还没算上吃卡拿要那些额外的开销呢。”

李准神秘兮兮地伸出两根手指,却并不说话,那模样就像一个掌握着神秘密码的智者。

于晦若夸张地叫道:“不是100万元,是200万元吧!”

李准苦笑着摇摇头,说道:“我哪有本事弄来100万啊,我告诉你们,既不是100万,也不是20万。是11万元,”

李准接着解释道:“确实,那块地买得不贵。但材料这一块儿,是我亲自去监督采购的,我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和那些供应商讨价还价。我跑了好多地方,对比了各种价格,最后才搞定。至于人工方面更不得可怜。”

王雪岑和于晦若二人听完,不禁对李准连连夸奖。王雪岑说道:“任庵啊,要不是我今天亲眼所见,我还真不敢相信这一切。说句不怕丢人的话,当年在广东钱局、湖北纺织局,在经济运作这方面,以前我一直觉得没人比我王某人更能干了。说实话,以前我以为你任庵在赈捐的时候能募集那么多钱,肯定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可今天看来,是我错了。在弄钱这方面,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于晦若问:“学堂建设好了,可科目设置、教练聘请也很关键,一个学校的灵魂在校长,希望却在老师。”

那么,李准有权利直接任命校长、聘用老师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