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利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言辞恳切而充满力量:“您瞧那过往岁月中的诸多名将贤相,哪一个不是在重重磨难中砥砺前行,而后才铸就了丰功伟绩?老爷您的才华,丝毫不逊色于他们啊!再者,老爷向来擅长谋略,此次出征,必定会精心布局,运筹帷幄。我听闻北海之地,虽说匪患猖獗,但清军中也潜藏着不少忠义之士,只要老爷您懂得慧眼识人,善加利用这股力量,到了那儿,就如同蛟龙入海,必能如鱼得水般施展拳脚,大展宏图。”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满含鼓励的眼神紧紧盯着李准,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要将自己内心所有的信念与力量,都通过这炽热的目光传递给对方,给予他最坚实的精神支撑。
李准沉默片刻,黄夫人小心翼翼地开口道:“老爷的本事我从不怀疑,只是担心他的安全。”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李准的关切与担忧。
张家利又握住黄夫人的手,轻言细语却又透着无比的坚定:“姐姐,咱们身为妇人,固然不能像男人一样在朝堂之上纵横捭阖,或是于沙场上冲锋陷阵、建功立业,但咱们能在背后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给予他们全心全意的支持。老爷此次出征,正是需要我们信任与鼓舞之时,倘若我们一味地阻拦,岂不是要让老爷寒了心?”
李准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家里的话我爱听。”
张家利动情地继续说道:“我深信不疑,老爷此去必然能够凯旋而归。待那时,咱们一家人不但能扬眉吐气,更能尽享荣华富贵,福泽绵延子孙后代。所以啊,姐姐,我真心觉得老爷此次出征,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咱们务必全力支持才是。”她的手攥得紧紧的,似是要把自己这份笃定的信念,硬生生地塞进黄夫人的心底,让她也能感同身受这份决心。
李准见二位夫人各有心思,神色一凛,向前迈出一步,步伐沉稳且坚定,落地有声。他清了清嗓子,微微昂首挺胸,身姿挺拔如苍松傲立,目光如炬地开口:“二位夫人,莫要再争执不下了。且听我一言,这新任总督张人俊张大人,实乃当世豪杰、非凡之人。前些时日,在他调离广东之前,岑春煊蓄意刁难,非要他调查我的经济问题。这本是一道棘手的难题,他大可顺着岑春煊的心意,随便给我罗织一堆莫须有的黑材料,又或是借故推诿,让旁人来彻查,把水搅得更浑。然而,他并未如此行事,而是秉持公正,认认真真地调查取证,还了我一个清清白白的名声。”
黄夫人听闻,微微点头,轻声应和:“张大人,确实是个好官。”
张家利面露诚恳之色,接话道:“老爷,常言道,你敬我一寸,我敬人一尺。张大人有恩于您,此次出征,咱们更不能辜负他的信任。”
李准微微点头,继续说道:“在整肃吏治这一方面,张大人更是雷厉风行、毫不手软。不管牵涉到什么身份地位的人,一概依法惩处,绝不徇私偏袒。他以身作则,率先从自家做起,严令家人不得插手干预政务,为下属一众官员树立了清正廉洁的标杆。他的行为宛如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驱散了官场长久以来的黑暗角落。”
黄夫人骄傲地说:“我家老爷也清正廉洁,从未拿过公家东西。”
李准笑道:“夫人,哪有当面夸赞自家老公的。”
张家利开玩笑说:“咱老爷家里有钱,不稀罕那几介碎银子。”李准白了张家利一眼:“不要打岔,说正事呢。”他接着说道,“张总督还独具慧眼,大力选拔贤能之士填补空缺职位。一时间,官场风气焕然一新,行政效率大幅提升,恰似一阵强劲的清风,将那污浊不堪的官场之气清扫得干干净净。他行事果敢,谋略过人,更兼具高瞻远瞩的卓识。面对错综复杂的事务,总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权衡利弊得失,做出最为恰当、明智的决策。如今,他还未正式上任,就已经对廉钦匪乱洞察秋毫,急切传令我出兵增援。由此足见他对当下局势的精准把控,以及对我能力的信任。我此番前去平定匪乱,于公而言,是为保一方百姓安宁,维护朝廷威严;于私来讲,也是报答张大人的知遇之恩。还望二位夫人能够体谅我的苦衷,理解我此番出征的决心。”
言罢,他双手抱拳,向着二位夫人深深行了一礼,身体弯曲,态度虔诚而恭敬,仿若古时臣子面见君王的模样,将对夫人的敬重以及对她们意见的重视展露无遗。
张家利在一旁连连点头,笑容满面地说道:“老爷所言极是,有如此贤明能干的总督大人鼎力支持,老爷此行必定能乘风破浪,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她笑意盈盈地望向李准,眼神里满是由衷的钦佩与毫无保留的支持,嘴角微微上扬,绽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李准凯旋的荣耀时刻。
黄夫人听了这一番话,心中虽仍有担忧,但也深知大局已定,便不再言语。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中依旧隐隐透着一丝不安,双手下意识地紧紧攥着衣角,那褶皱的衣角仿佛承载着她此刻内心所有的忐忑与牵挂,成为她唯一的情感寄托与心灵依靠。
廉钦军情十万火急,如同绷紧到极致、一触即发的弓弦,片刻耽搁不得。李准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天下午,便率领着琛航和伏波号两艘战舰,决然地踏上了这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随着战舰上的蒸汽机发出沉闷却又充满力量的轰鸣声,那钢铁巨兽好似瞬间被注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如同一支离弦之箭,迅猛地驶向北海。在那波涛汹涌、暗流涌动的茫茫海面上,战舰一路破浪前行,船头溅起高高的水花,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当李准抵达廉钦地区时,发现这里的局势远比想象中还要复杂。原本被认为是忠义之士的清军将领,竟然有一部分与匪患暗中勾结。而当地的百姓,因为长期遭受战乱之苦,对前来平乱的军队也充满了戒备和怀疑。就在李准试图整顿军队、安抚百姓的时候,他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警告信,信中暗示他不要再继续追查下去,否则将会有性命之忧。李准看着这封信,眉头紧锁,他深知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那么,他将如何抉择?又能否在这重重困境中突出重围,完成平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