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260章 请求谈判:广州起义风云中的博弈

初三黎明,天边刚泛起一丝微光,广州城仍然被一层灰暗的黑纱笼罩,然而,水师提督李准却早已忙碌起来。

李准身着戎装,神色凝重,眼神中透着对局势的洞察与警惕。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他深知其意义重大,不仅关乎清廷在广州的统治根基,也紧密关联着自己的仕途与命运。每一个决策,都如同在悬崖边缘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更添了几分紧张的氛围。 李准从各处迅速调回的三千兵力已经进城,密集的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回响,如同一阵阵闷雷,打破了清晨的安宁。街道两旁的房屋在微弱的光线下影影绰绰,士兵们的身影在其间穿梭,脚步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随后,他在一众士兵中仔细挑选,凭借着多年征战积累的军事经验,敏锐地挑出了一千名身经百战、能征善战的老兵,着手组建敢死队。这些老兵,有的面容沧桑,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有的眼神坚毅,久经沙场的磨砺让他们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气势。他们站在一起,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背后是灰暗的天空,愈发衬出他们的冷峻。

紧接着,李准命令吴宗禹率领童常标、朱廷栋、李世桂、刘启璋、李景濂、左永宽等将领,率领敢死队沿着东沙马路急速行进,直至牛王庙猫儿岗布防。

东沙马路两旁的荒草在风中倒伏,队伍行进扬起的尘土弥漫在空中。他们的身影在晨雾中匆匆前行。

无巧不成书,黎英率领的东路起义军 1000 余人,此时也正朝着牛王庙猫儿岗方向行进。牛王庙猫儿岗一带,地势起伏,周围是一片荒芜的旷野,只有几株枯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双方就这样在这充满硝烟气息的战场上迎面相撞。

吴宗禹反应敏捷,一看到眼前的形势,心中便迅速做出判断。他立刻跳上一块巨石,大声呼喊:“弟兄们,迅速占领附近山顶,抢占先机!” 士兵们听到命令,如同一群训练有素的猎豹,瞬间行动起来,他们身姿矫健,迅速朝着山顶冲去。不一会儿,便在山顶形成了稳固的攻击阵形,居高临下,俯瞰着即将到来的敌人。

此时,天边的曙光逐渐变强,洒在士兵们的武器上,反射出冷冷的光,而山脚下,雾气尚未完全消散,为整个战场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紧张的色彩。

黎英与罗帜扬等人眼见清军已占据有利地形,且在兵力数量上也占据绝对优势。战场上的局势瞬间变得严峻起来,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缓缓朝着起义军收拢。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起来,让人呼吸都倍感困难。

黎英眉头紧锁,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心中暗自盘算,于是他心生一计,对身旁的罗帜扬悄悄说:“现在敌强我弱,如果我们强攻,新军兄弟们会大量牺牲。” 他的声音低沉而焦急,透露出对战友生命的担忧。

罗帜扬情绪激动,双眼圆睁,大声回应道:“革命同志不怕牺牲。”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热血与激情,仿佛燃烧的火焰,在这压抑的环境中格外耀眼。

黎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目光坚定地看着罗帜扬,说道:“同志们都牺牲了,还革什么命?” 他的语气沉稳而有力,带着对革命大局的深刻思考,周围的风声似乎也在为他的话语而短暂停歇。

黎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与无奈,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他深知在这关键时刻,自己必须保持冷静,如同在狂风暴雨中的灯塔,为战友们指引方向。他接着说:“清军中管带童常标既是同月友又是老乡,李景濂还是同盟会秘密同志,我们可以鼓动他们战前起义。”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希望的曙光,试图在绝境中寻找突破口,而此时,一阵冷风吹过,吹得地上的枯草沙沙作响。

罗帜扬面露担忧之色,皱着眉头说:“此前一直与他们都没有联系。”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对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旷野中回荡着他的声音,显得有些单薄。

黎英略微思索片刻,说道:“这好办,我们请求来个战前谈判,不就联系上了吗?”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找到了打开困境之门的钥匙,远处,一只乌鸦在天空中盘旋,发出几声凄厉的叫声。

罗帜杨仍然担忧不已,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他们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都不知道。另外,李准对他们可能也有所防范。”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知情况的担忧,每一个问题都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周围的寂静仿佛也在加重这种压抑。

黎英突然双手一拍,大笑起来,那笑声在紧张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说到李准,我们何不鼓动他也参加革命。” 他的想法大胆而冒险,仿佛在黑暗中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惊得附近树枝上的几只鸟扑棱棱飞起。

罗帜杨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他为什么要参加起义?”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疑惑,对这个大胆的想法感到震惊,空旷的荒野似乎也在回应他的质疑,一片寂静。

黎英目光坚定,神色认真地说:“我们可以推举他为广东大都督。”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决心,试图以这种方式化解眼前的危机,此时,一片乌云缓缓飘过,遮住了刚刚露出些许光芒的太阳。

罗帜杨疑惑地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他是清廷高官,是镇压历次革命的刽子手,我实在不敢相信?”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李准的不信任,过往的经历让他难以接受这个提议,风声在耳边呼啸,似在诉说着曾经的残酷。

黎英表情严肃,语气果断地说:“现在没有时间了,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 他的话语中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决定放手一搏。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于是黎英派出代表要求谈判,并且指名要求李景濂等人为代表。代表们肩负着起义军的希望,朝着清军阵营走去,他们的身影在晨雾中显得有些单薄,但却充满了勇气。

此时,雾气渐渐散去,阳光努力穿透云层,洒下几缕光芒,映照在他们前行的道路上,而清军阵营方向,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在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广州城内坐镇指挥的李准接到谈判请求后,他陷入了沉思。他坐在营帐中,营帐内昏暗而压抑,烛光在微风中摇曳不定。他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脑海中迅速权衡着利弊。他或许也想通过谈判来避免一场更为惨烈的兄弟部队战斗,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毕竟战争一旦爆发,受苦的将是无数的生命;又或许是想借此机会探清起义军的虚实与意图,为接下来的决策提供依据。

斟酌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同意谈判。” 这简单的四个字,仿佛是命运的转折,将这场战争的走向再次推向了未知的深渊,营帐外,风刮得更紧了,吹得帐篷布哗哗作响 。

谈判的大幕缓缓拉开,然而,谁也无法预料,这看似充满转机的谈判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陷阱与变数。李准是否真会如黎英所期望的那样,倒戈加入革命阵营?童常标、李景濂等清军将领,面对昔日旧友与革命召唤,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是临阵倒戈,还是坚守清廷立场,与起义军兵戎相见?而这场谈判,究竟是和平的曙光,还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广州城的命运,正悬于这一线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