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266章 官场秘辛:买官升职与恩仇纠葛

十月金秋,碧空如洗,天高气爽。广西巡抚张坚白(字鸣岐)中丞身着华美的官服,仪态威严庄重,踏上了前往京城述职的漫长旅途。当他行至繁华的岭南大地,恰逢广州这一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胜地。此时的广州城内,桂花馥郁飘香,大街小巷两旁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一片繁荣昌盛的盛世景象。

得知张中丞即将莅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心中既感到荣幸,又觉责任重大。他深知此次接待不仅关乎个人情谊,更是两广地方与朝廷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于是,李准精心筹备,力求让这次宴请既体现出水师的严谨风范,又不失岭南人家的热情好客。

水师公所内,张灯结彩,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门前高悬的大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步入大堂,只见厅内布置得雅致非凡,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中央摆放着一张长形宴桌,桌上铺着洁白如雪的绸缎桌布,各式珍馐佳肴错落有致地陈列其上,令人目不暇接。

菜肴之中,既有海鲜之珍,如清蒸石斑鱼,鱼身处理得恰到好处,肉质鲜嫩爽滑,入口即化,每一口都散发着大海的鲜美气息,仿佛能让人瞬间置身于碧波万顷的大海之畔;又有山珍之贵,像松露炖鸽蛋,汤汁浓郁醇厚,鸽蛋细腻滑嫩,松露独特的香气扑鼻而来,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挑逗。更有岭南特色小吃,例如脆皮烧鹅,鹅皮烤至金黄酥脆,轻轻一咬便发出清脆声响,鹅肉鲜嫩多汁,肉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美酒方面,李准特地从窖藏中取出数坛陈年老酒,酒液色泽晶莹剔透,宛如琥珀,酒香醇厚浓郁,每一滴都蕴含着岁月的沉淀与匠人的心血。宴席之上,宾主尽欢,觥筹交错之间,张中丞对李准的周到安排赞不绝口,言谈笑语中透露出对岭南风物的浓厚兴趣与喜爱之情。

此外,宴席期间还穿插着精彩绝伦的岭南民乐演奏,丝竹之声悠扬婉转,如潺潺流水般流淌在空气中,与窗外的虫鸣鸟叫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妙的氛围。张坚白中丞在这样温馨而又隆重的接待中,深切感受到了岭南人民的热情与深情厚谊,此次广州之行,无疑成为了他记忆中一抹亮丽而又难忘的色彩。

此次张鸣岐赴京,心中怀揣着职位调动的念头。恰逢两广总督袁海观遭罢免,且以身体抱恙为由呈递开缺奏折,这无疑为张鸣岐缔造了绝佳契机。他不惜耗费巨额白银,买通奕亲王,最终成功补授两广总督之位。

在张鸣岐之前的历任两广总督,年岁皆长于李准,且对李准颇为礼遇。然而,张鸣岐年少得志,19 岁便高中举人,25 遂担任岑春煊的文笔总案,此后从广东辗转至陕西、四川,一路追随岑春煊。31 遂荣升广西巡抚,35 岁就位两广总督,堪称大清 9 各总督中最为年轻者。但其总督之位并非凭借真才实干与光明磊落的手段获取,而是通过孝敬庆亲王 200 万两白银才得以补授,此等行径实在难以令人钦佩。

张鸣岐追随岑春煊十余载,往昔皆仰仗岑春煊的赏识与提拔才得以步步高升。如今岑春煊失势,闲居上海数载,他却毅然投靠岑春煊的政敌以求升迁,真可谓 “有奶便是娘”,其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品德由此昭然若揭。

相较张鸣岐巨资买官之举,李准谋取巡抚之位的价码则低了许多。年前,奕亲王赏识李准,有意擢升其为山东巡抚。虽然巡抚官阶不比提督高,但由于清朝重文轻武的传统,提督实际上受总督或巡抚的节制。所以从提督转任巡抚,实则是官场层级晋升了一级。而且巡抚主理一省的行政、钱粮与司法等重要事务,这也正是李准所感兴趣的,毕竟他内心深处有着文人自命清高、自傲的情结,对治理地方事务怀有抱负与憧憬。

然而,此巡抚之位亦非无偿可得,公开索贿 5 万两白银。在全国最大贪官奕亲王眼中,仅收李准 5 万两已是对他的高看,其他人即便开价 100 万两亦难以获得应允。对寻常官员而言,5 万两白银乃是难以企及的巨款,然而以李准的家境,并非难以承受。但李准却佯装不知,婉言谢绝了这一晋升良机。

因此,李准最终未能如愿成为山东巡抚,错失了仕途进阶的契机,其抉择背后的考量与缘由,遂成众人心中的谜团,引发了诸多揣测与遐想。

李准拒绝奕亲王山东巡抚之 “交易”,此举无疑触怒了亲王。在奕亲王看来,给予李准如此难得的晋升机会,且价码优惠,本是对他的赏识与抬举,李准却不领情,轻易婉拒了事。在亲王贪婪自负的心中,这无疑是公然的冒犯与对其权威的挑战。他视李准为不知天高地厚、不识好歹之人,如此 “不识抬举” 的行径,令奕亲王对李准心生怨愤与不满。

此后,李准恐怕已被列入奕亲王的 “黑名单”,在官场平白无故多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亲王在朝堂权势赫赫,其对李准的厌恶或许会在诸多事务中或隐或现地展露出来,给李准的仕途前景罩上一层厚重的阴霾,使其未来在官场行事与晋升面临更多艰难险阻与未知变数。

然而,得到代理总督职位的张鸣岐,对李准的殷勤招待,竟未流露丝毫感激之意,着实令人颇感意外。

追溯往昔,缘由逐渐明晰。之前李准未当官时便与张结下了个人恩怨,之后李准赴梧州剿匪,未预先知会张鸣岐便擅自进入广西境内行动。在张鸣岐眼中,这无疑是公然的冒犯,是对他的轻视与不敬。彼时,张人俊以两广总督的身份,凭借对广西的督军之权强硬回应争议,致使双方嫌隙顿生,矛盾逐渐形成。虽时光流转,但昔日的不快仍横亘在张鸣岐心间,令他即便面对李准的热忱招待,亦难以释怀,无法坦然致谢,仿若一道无形的屏障竖立于彼此之间,将可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阻断,只余下一丝难以名状的尴尬与微妙紧张氛围弥漫在空气中。

张鸣岐身为少年得志的两广军政最高长官,李准则在广东经营多年,历经数位总督,皆受到信任,堪称广东实际的最高军事统领。当此二人权势交汇,若争夺广东军事指挥权,必然如火星撞地球,引发激烈的冲突与碰撞,火花四溅。

然而,张鸣岐自恃年轻气盛且有后台倚仗,全然不将李准放在眼里,似乎已笃定能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占得上风,全然不顾可能引发的诸多后果与潜在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