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53章 二见中堂:能否开启改革新篇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第53章 二见中堂:能否开启改革新篇

作者:跑滩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21:08:13 来源:小说旗

然时光匆匆,李准父子相聚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转眼间,李铁船便要前往四川赴任。李准一路护送父亲,自武汉直至宜昌。在宜昌船码头上,河风呼啸而过,带着丝丝凉意与潮湿的气息。江水滔滔,浊浪排空,波浪不断地猛烈拍打着岸边,溅起高高的水花,发出沉闷而巨大的声响,似在宣泄着离别的哀愁。

头发苍白的李铁船站在那里,身体佝偻,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的眼神中满是不舍和担忧,缓缓地抬起手,手臂微微颤抖,轻轻地拍了拍李准的肩膀,声音略带沙哑地说:“准儿,你可还记得当年送你母亲灵柩回川时的惊险遭遇?” 言罢,他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似是陷入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回忆之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

李准神情凝重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哀伤,眉头紧锁。此时,江风愈发强劲,吹乱了他的发丝,他却浑然不觉。

李铁船微微皱眉,双手紧紧地握住李准的手臂,手指关节泛白,加重了语气说:“我们四川人,每一次出川回川,皆要在这长江之上历经生死考验,仿若穿越鬼门关。故而诸多川人离川之后,甚少再归。” 他的手不自觉地用力,似是要将这番告诫深深印入李准心中。

李准看着父亲,眼神坚定,轻轻握住父亲的手,安慰道:“爸,我明白,官场之中,触动诸多官商之既得利益,他们必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千方百计加以报复。我定会小心应对,慎之又慎。”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握住父亲的手,给予父亲一个安慰的眼神,仿佛在告诉父亲自己已然做好万全准备。李铁船深深地看了李准一眼,然后缓缓松开手,转身迈向即将起航的船只。他的脚步略显沉重,每一步都似承载着无尽的牵挂,身体微微摇晃。

李准默默地站在码头边,望着父亲的背影,眼神中满是眷恋,直至船只渐渐远去,消失在茫茫的江面上。此时,天空中飘起了细雨,雨滴纷纷扬扬地洒落,打在李准的脸上,他却仿若未觉,心中满是对父亲的祝福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深知自己必须在这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谨慎前行,不负父亲的殷切期望。整个码头在细雨的笼罩下愈发朦胧,那远去的船只与雨中伫立的李准,构成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与坚定决心的画面。

李准返回上海之时,恰逢李鸿章因北洋水师战败而被贬任两广总督,途经上海暂作休憩。李准听说后,决定登门拜谒。踏入李鸿章的居所,室内光线略显昏暗,光影在墙壁上晃荡不定。李鸿章年逾古稀,面容仿若被岁月刻刀雕琢过的木雕,清瘦而布满沟壑。白发如冬日的霜雪,稀疏地散落着,眼神似深不见底的古潭,深邃中透着历经沧桑的波澜。那长须犹如风中摇曳的银丝,在风中飘动,尽显岁月沉淀后的威严与深沉。

李鸿章见李准前来,面容上泛起一丝欣喜之色,眼睛微微睁大,朗声道:“年轻人,你在广东的捐纳之名已然传遍华夏大地,堪称我大清有史以来捐纳之第一人呐。”

李准赶忙惶恐回应,身体微微弯曲,双手抱拳作揖,头低低地垂下:“惭愧之至,惭愧之至。论及捐纳对国家之贡献,中堂大人方是当之无愧的首功之人。” 言罢,微微躬身,双手抱拳作揖,尽显谦逊之态。

李 鸿章大手一挥,手臂高高扬起,高声道:“我与你父亲相识多年,他甚是优秀,未料你年纪轻轻,却头脑灵活且胆识过人,我定当好好重用你,自当先行谢过!”

李准谦辞道:“中堂大人,此皆我分内之事,何谈谢字。” 脸上挂着谦逊的笑意,目光中满是对李鸿章的敬重之情,眼神微微低垂。

李 鸿章摆了摆手,手掌轻轻晃动:“理应致谢,你于黄河维修工程之中,竟能在极短时间内筹集50万白银,不仅护住了黄河沿岸百姓之生计与安全,亦保全了老夫之颜面。我自当谢你。然有一事,我百思不得其解,你筹集黄河工程垫款为何要去借贷呢?50万之利息绝非小数目,日后你需努力多久方能偿清此笔银子。再者,即便你父子未能完成任务,我又能奈你何呢?” 说话间,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与疑惑,凝视着李准,眼睛微微眯起。

李准身体挺直,目光坚定地望向李鸿章:“中堂大人,您能将此重任托付于我父子二人,是对我们莫大之信任,晚辈绝不敢辜负。况且,洪水猛于虎,若真发生决堤溃败之祸事,遭殃者乃是万千百姓,相较之下,些许利息与那大灾大难相比,实乃微不足道。钱财本为流通之物,李白亦曾言千金散尽还复来嘛。” 一边说着,一边挺直身躯,目光坚定地望向李鸿章。

李鸿章欣然连连点头微笑,脸上皱纹舒展,赞道:“李准,你不愧是李白之同乡,我甚为欣赏。”

不久,李鸿章抵达广州,旋即两次召见李准。李准步入总督府,只见府内庭院深深,廊道曲折,雕梁画栋尽显威严。见到李鸿章后,李准趁机向其详述广东银圆铜钱之现状及改革之建议。

李鸿章双手背在身后,沉思片刻,微微低下头,问道:“李准,且说说你的改良之策。”

李准整了整思绪,向前迈了一小步,说道:“我欲将‘光绪元宝’铜钱依大小拆分为三等。甲等为最大,五十铜圆可换一银圆;乙等居中,一百铜圆换一银圆;丙等最小,二百铜圆换一银圆。面值最小之丙等铜钱流通最为广泛且实用。另外,再铸造一种边厚内薄中间有孔之薄铜钱,名曰株钱,一千株钱可换一银圆,于细小商品交换更为便捷。” 说着,还用手比画着铜钱的大小与形状,以使李鸿章能更直观地领会,双手在空中比画着不同大小的圆形。

李鸿章轻轻一笑,嘴角上扬,道:“听起来甚为不错,广东钱局作何意见?”

李准从容应答,身体站得笔直,眼神透露出自信与专业之态:“我仔细问询过广东资深之铸造老师傅,同时亦到香港造币厂参观考察过。原料方面,切不可因贪图便宜而选用大清铜材,需选用优质之日本住友铜材;其二,铸造之时必须用九成紫铜一成铝锡,不可随意增减。其三,在熔铸成条冲压成饼之际,必须严格验收把关,任何一枚不合格之铜钱皆不得流入市场。” 言语之间,眼神透露出自信与专业之态。

李鸿章嘴角微微一歪,脸上带着一丝探究,问道:“广东巡抚是何意思?”

李准嘿嘿笑道,脸上带着一丝狡黠:“我乃承蒙他老人家招揽而入,他自是坚决支持的。”

李鸿章哈哈大笑,笑声回荡在房间里,道:“年轻人,既已思虑周全,便大胆去施为吧!” 说着,拍了拍李准的肩膀,予以鼓励与支持,手掌重重地落在李准的肩头。

南北总督如此看重李准的才华,他真能成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