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 > 第62章 蜀道惊魂:三峡险象环生,父亲存亡未知

屋漏偏逢连夜雨,李准刚刚解决了赔款汇寄的难题,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收到了一个如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父亲李铁船在成都重病卧床不起,病情危急,催促他马上赶赴成都省亲,晚了恐怕就见不到人了。这消息如同重锤砸在李准心上,他顿时心急如焚,脑海中一片混乱,“父亲,您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他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匆忙地处理完手中紧急的事务,便带着三炮,主仆二人火急火燎地奔向成都看望病重的父亲。

四川,素有 “天府之国” 的美誉,其核心在于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的经济中心则在成都平原,可以说成都平原成就了天府之国的富饶。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里摘的、地里长的,所谓山珍野菜应有尽有,这也使得成都成为中国的美食之都。正值初冬,成都平原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淡淡的寒意,田野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留下一片片空旷的土地,偶尔有几只麻雀在田间觅食,给这略显萧瑟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李准望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五味杂陈,既有着对家乡的眷恋,又充满了对父亲病情的担忧。

李铁船被任命为四川矿务商务钦差大臣,并非仅仅因为成都平原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实则是由于成都西边的龙门山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化石资源。四川人对此心知肚明,因此 “六君子” 之一的四川老乡杨锐,在出事前特意请奏太后任命李铁船担任此职,旨在谋求大力开发四川矿务,提升商务水平。

李铁船在老家华蓥山开发矿业长达8年,深知开矿对资金需求巨大,国内有此经济实力的单位与个人寥寥无几。故而他上任前便积极筹集资金,在赴任四川途经上海时,就与美国银行签订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的合同。然而,四川面积广阔,地形差异悬殊,地质情况更是复杂多变。四川的大地山川纵横交错,有的地方山峦起伏,连绵不绝;有的地方则是峡谷幽深,河流湍急。这片土地既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又隐藏着诸多的挑战,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征服。李准想着父亲肩负的重任,心中不禁对父亲多了几分敬佩,同时也担忧父亲的身体是否能承受得住这样的压力。

李准与三炮主仆二人,先乘坐海轮抵达上海。上海的码头熙熙攘攘,人群来来往往,货船的汽笛声此起彼伏,海风吹拂着人们的面庞,带着一丝咸涩的味道。正巧赶上上海到四川的轮船开通,李准便登上了德国洋行货船德瑞号出发。洋船宽大,航行平稳,速度也相对较快。船在大海上航行,一望无际的海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偶尔有几只海鸥在船舷边盘旋鸣叫。李准站在甲板上,望着辽阔的大海,心中却无法平静,他不断地想着父亲的病情,“父亲,您一定要挺住,等我回去。” 他在心里默默念叨着,同时也对这次的旅程充满了担忧,毕竟新开通的航道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李准二人顺利抵达了湖北汉口,趁着货船上下货的间隙,李准前去拜访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和好友王雪岑。二人当天都纷纷劝说,上海至四川的航道刚刚开通,轮船公司对线路熟悉程度不够,操作人员也缺乏经验,航行安全实在无法保障,劝他们等两天,搭乘到四川的客船更为安全。可李准满心忧虑着父亲的身体状况,恨不得立刻飞回到父亲身边,他坚定地说:“我实在是担心父亲的身体,哪怕有再大的危险,我也要早日赶到成都去。” 张之洞见他思父心切,也深知劝不住,只好要求宜昌部下,在险要河滩布置小红船接应,以防万一。李准心里既感激张之洞的关心,又为自己即将面临的危险旅程感到忐忑,但对父亲的思念和担忧还是让他毅然决定继续前行。

冬月初八,经过四天的航行,货船来到了危险的崆岒峡。这里两岸山峦高耸,陡峭险峻,山上的树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 “沙沙” 的声响。峡谷中雾气弥漫,河水奔腾咆哮,如同一头愤怒的野兽。这里是三峡第一险滩,不知有多少船只在此船毁人亡。由于船是向上行驶,水流湍急,在河滩下有一个巨大的回水沱,机器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只能下锚,由船工们人力拖拉。事实上,在三峡很多地方都有当地船夫,他们肩膀搭着一根粗布褡子,光着屁股,在领头人的引领下,喊着动人心魄的川江船工号子,缓缓上行。那号子声在峡谷中回荡,仿佛是与大自然的抗争之歌。李准看着这险峻的环境,心中不禁一阵发怵,“这次真的是危险了,可是我一定要挺过去,父亲还在等着我。” 他暗暗给自己打气。

德国大副自恃船只是先进的蒸汽船,动力强速度快,刚愎自用,根本不听从当地船工许癞子的指挥,结果不幸撞上礁石,船身瞬间沉没,全部货物及人员纷纷落水。李准虽是在河水沟长大的,那里的大人小孩基本会游泳,可由于母亲管得严格,不准他戏水,因而他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李准落水后呛了好几口水,“完了,我难道要死在这里?父亲还在等着我啊!” 他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眼看就要沉入水中,性命危在旦夕。三炮见状,心急如焚,匆忙扔掉手中包裹,拼命朝李准游过去,一把抓住李准的衣领用力往上拉。这时,滩上早已安排等候的小红船急忙驶过来,将李准拉上船,救上了岸,这才让他没有性命之忧。然而,李准的衣服已全部湿透,所有行李也都被水冲走了。他坐在小红船上,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心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接下来旅程的担忧。

李准清晰地记得上次送母亲灵柩经过三峡时,也是遭遇险情,差点船毁人亡,同样的危险不想这次又摊上了。他不禁想起江油人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四川人生活实在是太难了,北有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东有长江三峡,进出都是鬼门关。有人说四川人生活贪图安逸,工作不思进取,可又有谁知道每次进出四川都是生存与死亡的考验,与其无畏牺牲不如好好活着。

李准急于见到父亲的想法,让他顾不得危险,毅然决然地要坐上小红船继续逆水行舟向前冲。小红船在湍急的江水中艰难前行,船身随着波浪剧烈颠簸,水花不时溅到船上,坐在船上也极为不舒服,李准的身体随着船的晃动而摇摆,他紧紧地抓住船舷,脸色苍白。“父亲,我一定要挺住,挺住。” 他在心中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给自己力量和勇气。

那么,李铁船能坚持到儿子李准的到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