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些伟大的男人们。
他们宁愿把自己的女儿孙女锁在家中无所事事,只等着她们长成之后卖出去换得一份银钱。
她们也绝对不允许家中的女人在他们之前读书识字,这些年里女子学堂的落座率一直很低。
会把自己家的女儿送去学堂的要么就是只有一个独女,要么就是少有的极为开明的家长。
除此之外其他的女子,她们这一辈子唯一的用处似乎就是日后被卖出去,换取哥哥弟弟娶亲的银钱。
太后想着这些年女子所遭受的情况。
当着自己宫中太监和宫女的面又叹了一口气。
当时皇帝开办女子学堂的时候且不说那些朝中的大臣,就连她第一时间也是反对。
盛朝本就是男女地位悬殊最夸张的国家,那个时候自己的儿子皇位未稳。
她害怕改变一丝一毫的根本,更害怕因为这些事使得自己的儿子更加举步维艰。
直到皇帝开口表示这样做可以给更多的女人活路,这样或许就能感动上天降下子嗣。
她这才跟着皇帝一起开始操办女子书院,甚至这些年自己也算节俭,省下的钱也全都用在了女子书院当中。
可就是因为跟着自己的儿子一起操办了女子书院的诸多事情,太后才比其他人更清楚这个世道对女人来说究竟有多不易。
皇家开设的女子书院所有的女子皆可免费入读,读的好可以留在书院中做一个教书先生,每月也可以像那些男子一样领着俸禄养家糊口。
若是读的实在不好国家也会尽量给她们安排些工作,让她们不至于无以谋生。
可是没有丝毫的用处。
那些男人们怕极了女人读书识字,见识了更广阔的天空后会跟她们争权夺利。
二十多年了。
女子书院到现在真正入学的也就不超过三百人。
真正能够从书院毕业的,到现在也不过四十余人而已。
这四十多人也全都留在了书院成为了下一任的教书先生。
可是如今仍在书院中任职的也只剩下二十多人了。
那些没能毕业的女子要么就是到了年纪被自己家中扭送去成婚了。
要么就是成婚后夫家不许她再抛头露面,即使有万般的不情愿也只能回归家庭,做一个依附于男人的菟丝花。
因为此事还闹出过几起女子书院的教书先生被抓回去结婚生子,因为承受不住被关到后院后的苦楚而自杀的事情。
若是从来没有见过光明黑暗,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
但偏偏是他们的父母,他们的丈夫,他们的婆母,将他们从光明拖入黑暗。
也是因为有了血淋淋的教训。
隆安帝给了仍然在书院中教书,尚未成婚的女子很大的自主权。
她们的父母若是要让她们出去成婚,那就一定要首先得到她们本人的认可。
只要这些教书先生一日还踏在书院之内,那她们就是朝廷的人。
天地君亲师,先论君臣再论亲情。
这二十多人的父母无权干涉她们不成婚的决定。
就因为这个早朝上不知多少人一头撞柱,试图用自己的鲜血和性命换得陛下的清明。
他们对此事的上心程度堪比让隆安帝过继一个子嗣,就好像这几个女子开了不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先例。
盛朝所有的女子从这以后就再也不想嫁人了,圣朝就要完蛋了一样。
可惜隆安帝从来不是一个会被别人劝住的皇帝。
甚至这些老东西劝的越是起劲,隆安地想要不让他们如意的心思就越是猛烈。
最后那几个敢跪在地上以头抢地耳试图威胁他的臣子全都被隆安帝摘了脑袋。
甚至还派了大量的禁卫军去女子书院守着。
就怕这些男人发起疯来做出些不要命的事情来。
毕竟现在盛朝对于女子的贞洁是极为看重的,女子书院的这些女先生若是在婚前就莫名其妙被人玷污了。
这些女子要么就是被沉塘,要么就只能嫁给那个玷污了她的人做妾室。
谁知道这些男人疯了以后能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隆安帝从来不会低估人性的恶,而很快传出来的消息,就让隆安帝知道自己想的全是对的。
真的有人想趁着夜色摸进女子书院,然后将这二十几名仅存的毕业生随机糟蹋几个。
到时候就算这个女子书院是陛下开的,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到这里来读书识字了。
结果就是那些贼人还没真的踏进书院就已经被抓了个现成,隆安帝又是砍了好多人头。
这才使得那些人不管心里再怎么愤恨那些女子的不老实,至少在明面上最多只能把那些女人当成空气一般彻底忽略掉。
这个女子书院几乎慢慢的就成了整个朝堂之上,任何人都不能提及的禁区。
在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个有伤风化的书院。
只是那些为官做宰之人在聚众谈论或者酒后总是要骂上一骂。
骂那些现在还赖在女子书院已经三十多还不肯成婚的女人,真是不知好歹。
骂那些现在还敢进女子书院读书的女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女人读书有什么用。
在他们看来女人就应该大字不识,只要有纤细的腰身和硕大的屁股,能给他们生出个聪慧的儿子来,就是她们这辈子最大的造化了。
至于他们会因为这样的女人太过木讷又不懂诗书而去青楼里找乐子,或者说在外面养个知书达理懂情趣的,再过分一些直接找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做妾室。
难道这不是正常的吗?
他们是男人。
男人每日要忙着国家的大事,心里头想的全都是随意一句就能改变不知多少人命运的正经事情。
女人就只需要在家里生生孩子,操持一下家务,孝顺一下长辈。
是这些女人自己没用,不能在做好这些的情况下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所以他们才会出去找乐子。
这些都是那些女人自己没有做好,他们若是既能貌美如花,又能生出聪慧的孩子,又能孝顺好公婆,又能整理好偌大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