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天后。
隆安帝已经调查出了此次天花事件所有的始末。
张氏的家人在其中还真的是颇为干净。
张氏上下虽然算不上是多有才能,但他们一家应该是被隆安帝疯狂杀人的举动给吓怕了。
他们一家子虽有些小错,但大体来说还是老实的如同鹌鹑一般。
这种要命的事情他们全家没有一个人参与。
张氏所用之人竟全是她的好妹妹的。
而宫中也有整整三条可以与外界交流的路线。
这几条路线似乎是在前朝就已经非常常用了。
大部分都是一些宫女和太监偷了那些不受宠的妃嫔的东西,尤其是那些没有特殊制式的东西。
把那些东西运出宫去换取大量的钱财。
此事不知道是从谁开始的,但确实是在宫中一直存在。
从前也有一些妃嫔会借用这条路线来传递一些不该存在于宫中的东西。
比如后宫妃嫔争宠,有一些毒药或者禁药就是通过这种路径传输进来的。
毕竟要从太医院里拿任何药品都是要记录在册的,那简直就是实名制下毒。
此次张氏正是用了马氏从前给她的那些人手,这才运来了一些要命的东西。
隆安帝刚得知这条路线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坐在殿前沉默了良久。
他从前虽然对此事不算完全得知,但他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但是万万想不到只会渐渐养大那些人的心思,现在竟敢害到自己的女儿身上。
至于马氏一个小官庶女到底是怎么收服了那么多的太监宫女,那就只能说是张氏太蠢了。
马氏收卖人心用的一大批银子全都是从他的好姐姐那里得来的,张氏家中富贵所以家里人给备的金银器皿银钱有的是。
马氏早就已经买通了张氏身旁的一个太监,把她这个好姐姐从家中带来的东西偷拿出去卖了不少。
她则是和那个太监三七分账。
谁让张氏这个做姐姐的太信任这个妹妹了呢,她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好妹妹会收买自己身旁的人。
她身旁除了两个从家里带来的陪嫁丫鬟,几乎所有的人早就已经换了主子。
马氏用张氏的钱去收买人心,又撺掇着张氏替她做了诸多的恶事。
甚至那些宫女太监提起张氏,也只会说这个主子过于苛刻实在是不讨人喜爱。
提到拿着她的钱财来收买人心的马氏,一个个却又瞬间转换了口风。
只说马氏是个极为和善的好主子,对他们出手也是极为大方的。
很离谱,但宫里的那些底层的太监和宫女还真的就都是这么想的。
那些给马氏传递要命东西的太监,大多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他们只知道和从前一样运些东西进到宫里,马氏就会给他们一大笔钱财。
至于在外的采买用的也全是马氏的人,马氏倒是全家上下都参与了此事。
在这件事中唯一的干净人大概就是那个被赶到了庄子里的当家主母。
隆安帝自然是不会对着自己女儿下手的人心慈手软,马氏全家上下全被下了大狱,当中牵扯较深的人全都要被扒皮做成人皮灯笼。
其他人也需要在受尽一切折磨后痛苦的死去。
似乎是为了惩治敢对自己女儿下手的狂徒,隆安帝还十分好心的将马氏的家人安置在了她的身旁。
让她们一家人在下黄泉之前还能见上一面。
至于马氏的那些个家人是怎么把所有的错都怪到她的身上,对着这个女儿\/妹妹破口大骂的,那可就不关隆安帝的事了。
马氏被移了三族,本就没几个人在朝堂之上,这下子他们全家日后连寒门都算不上了。
张氏一家倒是没有受太大的苦楚,张氏的父亲知道了,自己女儿的作为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女儿的名字从族谱中划了出去。
从此以后张氏就不再是他们家的女儿了,她死后再也得不到任何的香火供奉。
在如今这个年代,死后没有人供奉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第二件事就是张氏所有在朝为官的官员直挺挺的跪到了隆安帝的殿前,乞求着陛下对他们的原谅。
他们宁愿自己跪死在殿前,也不想看着自己的家族如同从前那些世家大族一般直接覆灭。
张氏家主更是表示可以献出族中所有的钱财,陛下若是要将他们全部罢官他们也绝无二话。
但是只求能留下他们一条性命,不要让他们这一个大家族全部分崩离析。
甚至可以他们所有人就这么跪在殿前,所有人都会无比用心的为镇国公主祈福。
什么时候镇国公主好了,他们再起来也可以啊。
只要给他们留下一条性命就好啊!
这些人甚至连哭都不敢大声的哭泣,只怕自己一群大男人在殿前呜呜泱泱的流泪惹得隆安帝不高兴。
他们只敢在地上不停的叩头,即使已经将额头磕的头破血流也丝毫不敢停止。
别的家族都是靠着有个好女儿飞黄腾达,比如孝端皇后的母家。
就连贪赃枉法都能让陛下网开一面,现在身上虽然没有官职,但还有个承恩公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是他们家倒好。
好不容易精心教养了一个女儿,结果却要为了这么个女儿赔上全族的性命。
张家的族长越跪就越觉得悲从心来,他们就这么直愣愣的跪了一天一夜。
第二日早上陛下才准许他们起来回家,张家至少二十多年才积累下来的官职和人脉全都废掉了。
他们被隆安帝全部下令免职,没收了他们家中三分之二的财物,但是还好至少所有人的命都保住了。
日后若是家中再出个有能耐的麒麟儿,他们全家也能够再次很快的翻身。
面对这样的情况朝中众说纷纭,可惜张家上下所有人都已经心满意足了。
由于陛下前些年的疯狂,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对陛下的要求直线降低,而对陛下的容忍度则是不断的的增长。
只要能够保住一条命,那就是陛下今天心情好开了大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