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上辈子苦够了,再也不当假少爷了 > 第415章 胳膊拧不过大腿

“拿到设计图纸,咱们三厂联手,比谢昭更快生产出衣裳,投入市场,咱们不仅能够打压谢昭,还能够大赚一笔!”

赵利军激动的拍了手,“到时候指不定,咱们三个制衣厂全都能留下来!”

“对!对!这个法子好!”

王秋风抚掌大笑。

他又看向田高照,问道:“这事儿你准备怎么做?从咱们自己厂子里找人?”

“那不成。”

田高照道:“这事儿必须做的干净,不能留下任何把柄,万一被发现,可不能将咱们牵扯进去。”

“那找谁?”

“你们忘了?我刚从湖东县回来?”

田高照一脸意味深长。

“陈启明,我已经给他提供了钱和一些二流子聚集的胡同巷子,具体怎么做,就看他自己了。”

赵利军和王秋风总算放下了心。

心里头甚至开始隐隐期待,这谢昭究竟能够画出怎样的设计图纸来!

哈哈!

到时候,全给他们做了嫁衣!

他又是一个怎样精彩的表情!

…………

谢昭没有时间搭理这些人的弯弯绕绕。

林暮雨考完试后的第三天,结果出来,她成功通过了初级翻译师的考试。

而拿到初级翻译师的合格证后,新华书店的店长彭成华也开始逐渐给她发放一些比较难的任务。

结束了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林暮雨开始居家办公,更多时间陪着谢昭。

她一边工作,一边带喜宝儿乐宝儿。

日子飞快过去。

接下来的小半个月,一切出乎意料的顺利。

谢昭开出清单,详细写了需要的布料,配件,还有一些机器用的润滑油等等。

谢诚一一采配。

实际上。

谢诚谢昭两人都做了准备,事情会进行得不太顺利。

然而。

无事发生。

顺利从江城的纺织厂里采购了布料,配件也都全部购买齐全。

布料进厂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这日。

谢恬考试完毕,张巧儿挺着大肚子,张罗着包了饺子。

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着石桌吃饭。

谢恬端了一盘给了赵金昌,后者这次总算是接受了。

他拿出两排桃酥饼,让谢恬带回去给喜宝儿乐宝儿一起吃。

谢恬高兴接了,还说了声谢谢大爷。

饺子是韭菜肉馅儿的,也有香菇肉馅儿。

煮熟了白白胖胖飘满一锅,捞起来放在碟子里,谢昭照例先给魏庆之端了一盘子。

后者接过,边吃边写笔记。

谢昭又给自己装了一碟子,一屁股坐在台阶上,美美吃了起来。

谢诚坐在他旁边,说着这些天厂子的进度,气氛松快愉悦。

谢昭忽然顿了一下,扭头看谢昭,问道:“大哥,怎么样,样衣做好寄过去了吗?”

谢诚扒拉了一口饺子,点头。

“嗯,寄过去有七八天了,估摸着时间应该快到了,到时候你发个电报问问,看看衣裳咋样。”

谢诚有些担心,“听说路上不少扒包裹的,用小刀捅进去划拉,万一把衣裳弄坏了,不好给人交代。”

谢昭点头,“嗯,明儿个一大早我就去拍电报。”

兄弟俩说完,门外传来敲铁门的声音。

是张金海。

“请问谢昭在吗?”

门外的声音有些耳熟。

谢昭一抬头,就看见张金海对着自己招手。

他一乐,起身,端着碗走过去,打趣道:“张大记者,这么大忙人来我这儿了,吃饺子呐?”

张金海一噎,无奈摊手。

“你可别打趣我了!”

他苦笑,“我这次来,是有事儿找你。”

谢昭让他进来。

谢恬是个热情好客的,人一来,她起身就去厨房端了饺子过来,塞进张金海手里。

张金海推脱不过,只能端过来吃了。

谢昭又拿了一瓣蒜递给他,笑:“吃饺子就蒜,贼香。”

张金海将信将疑接过来,咬了一小口。

辣得他一呛。

“咳咳!”

辣归辣,可片刻后,一股子蒜香味儿混合在饺子里,在口腔弥漫,又带着一股子别样的香。

他总算是缓了过来,喝了口水,这才抬头看着谢昭,开了口。

“我这次来,是想问问,上次高浩,是不是来你这里了?”

高浩?

这名字有些久远,谢昭愣了一下,仔细回忆了一下才算是想起来。

“你是说上次跟着电台过来采访的记者?”

谢昭点头,“有印象,上次过来说要采访,我给拒绝了。”

张金海松口气。

“那个,我这次来,也是想问你关于采访的事儿。”

张金海有些试探,“你有时间吗?”

“你想采访我?”

谢昭开门见山。

张金海一下子涨红了脸。

他赶紧扒拉了口饺子,嚼了嚼吞了,神色一下子不太自然了起来。

“要是麻烦的话也没关系,我再找找别的板块,看看有没有我能写的。”

张金海道。

谢昭愣了一下。

“民生财经被抢了?”

谢昭皱眉,“有人看上这个板块了?”

张金海点头。

他神色落寞。

“上篇文章的确在报社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也拿到了二十元的奖金,我还以为,以后日子能好起来了,我也能时来运转,终于不用担心没素材了。”

张金海叹口气,拿起蒜瓣,又猛地咬了一口。

自嘲一笑。

“我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但是,总觉着不甘心啊。”

谢昭在最初的诧异过后,仔细一想,却又是情理之中。

张金海上辈子能起来,时间线得往后推一两年。

而在84年,发生了一件事。

中央视察。

上头派了人下来,整顿江城,从那之后,海清河晏了一段时间,张金海也是那时候抓住东风,靠着自己的本事,终于翻身。

而现在……

别看报社,这种看似文人聚集的地方,实际上心眼子也最多。

一句话,拐三个弯。

再加上思想具有主观性,报道当然也是。

一篇文章出来,写谁的名字那就是谁的作品,你说是你的,证据呢?

张金海就是。

他的民生经济栏目火起来了之后,原本以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栏目。

可是,不过是短短一个礼拜。

他就被取代了。

民生经济这一块儿,红海栏目,直接给了高浩。

要说高浩这记者,文笔么,有一点,架不住人家有一个好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