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觉醒购物商城,我助大唐统一天下 > 第19章 一坑不成,再来一坑

这几天朝堂上天天吵架,虽然那些世家的大臣一直在上奏,想要把砖窑作坊收归工部,可是都被淮安王和几位国公顶了回去。

别说什么为国为民,你们高尚,先把你们家里的东西拿出来,比如书籍,比如粮食,让那些百姓吃饱饭,有书读。

你们只要能做到,我们就把砖窑作坊送给朝廷,同样是各家的东西,你们不拿,凭什么要我拿?

这简直是挖世家的根基,他们肯定不会答应。

书籍,知识,必须控制住,这样他们世家才可以一直做人上人,一直做官。

朝代更替,不管谁做了皇帝,总要用读书人治理天下,他们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所以逐渐的,砖窑作坊就不再有人提出收归朝堂了。

至于让孟南柯捐献图纸,也是不了了之。

这是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聊过后,圣人下的决心。

李世民的心思长孙皇后非常清楚,就是要限制世家,和他们争权。

长孙皇后也是给他算了一笔账,如果真要把图纸交给工部,到最后肯定是世家去各地建窑。

天下三百多州,每年几百万的巨款,如此只能让世家更加壮大。

所以不管世家如何说,圣人李世民只是推脱,决不能让他们再次强大。

人家的私有财产,怎么可能强行要求献给朝廷?

不能与民争利啊,各位。

世家的官员无奈,除了每天继续开口要求,也没有其他办法。

估计,也只有几个世家年轻人,稍微有点成果,收买了几个工人,和一个工匠。

他们找了个高明的画师,把几个工人和工匠描述的砖窑结构,仔细的画成图纸,然后派人送出去,在洛阳附近找了个地方开始试验着建造砖窑。

长安城最近几日又有了新的趣事被广为传扬。

吴国公家,有神秘人拿出三件宝物,要在十月十二竞价售卖。

每件宝物都是稀世奇珍,世所罕见。

那些大世家的人一开始还以为尉迟敬德在说大话,他们世家什么样的宝物没见过?就连以前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国宝,他们每家都珍藏了好几件。

谁料尉迟敬德约了太原王家的王珪,荥阳郑家郑仁泰,赵郡李家李孟尝这几个朝堂重臣,去了趟自家府邸。

等这三人出来后,一副浑浑噩噩的神色。

随后,这三人被请到开化坊王家别院。

进了王家别院的客厅,里面坐着几十个大世家的负责人甚至是家主。

“怎么可能,世上怎么可能有如此精美的宝物。”

郑仁泰魂不守舍,喃喃自语。

王珪叹了口气。

“我等坐井观天了,今日得见此等宝物,才知道世上什么样的东西,才可以称为稀世珍宝。”

几位负责人和其他世家的人皱着眉头,看着他们几个人好像梦游一样。

赵郡李氏的负责人李晨兴猛然拍了拍身前的案几。

“孟尝,你们到底看到了什么?那尉迟老儿真有什么宝贝吗?”

李孟尝苦涩的叹口气。

“族兄,尉迟敬德确实有三件宝物,堪称绝世珍宝。其中两件同样高同样圆润粗细的琉璃瓶,仿佛是菩萨手持的净瓶一样。还有一件,还有一件,唉,恕弟才疏学浅,不知如何形容那件宝贝,那是看到以后就会惊艳的珍宝。”

卧槽,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一件东西,连形容都不会,真是棒槌。

其他世家的人暗自在心里鄙视了一番。

“王珪,你来说,另外一件,是什么东西?”

王家的王峯源让王珪来说。

王珪皱着眉,仔细思索一会儿。

“那件宝贝,简易不似人间所有,说它是仙家神物我也相信。底部四四方方,是晶莹剔透的琉璃,比尉迟敬德原来那个琉璃瓶还要通透。上面是一株五彩斑斓的花,其实是五彩色的琉璃,蓝如晴空,红如烈火,黄如厚土,绿如碧玉,紫如秘气。那样的花,我从来没有见过,估计也只有神仙所在的世界有。”

啊?说的是啥啊?真的假的啊?

几十个世家的人纷纷出声表示怀疑。

其实看着眼前的三个人都像是被震惊到了一样,他们心里也有了几分相信。不过如果真是如此珍贵,就像是神仙所有之物,那自家肯定要全力拿下。

嘴上说的不信其实就是迷惑对方,毕竟那宝物只有一件,到时候大家都是竞争对手。

今天是十月初三,离十月十二还有九天,这些负责人又要联系家族了。

孟南柯带着四个家兵来到砖窑作坊找那几个管事。

“从明天开始,砖窑作坊停工,除了各家的奴仆看着作坊,工人全部回去收秋。”

“那窑里还有一窑砖怎么办?”

刘公公疑惑的问道。

“今天晚上砖窑刚好停火,等工人开工了再出窑。”

几个管事点点头答应。

秋收是大事,砖窑停了就停了,不能耽误农事。

石灰窑和水泥窑孟南柯安排了十二个家兵过去,让工人全部放假。

接下来是建房子的工地,留下来二十多个工匠和三十多个工人继续盖那个别墅,这些人都是家里没地的工户。

剩下的五百多附近的村民,全部结清工钱放假。

孟南柯从兵部衙门带回来四十八个人。

这些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卒,大多少了一两根手指,或是少了一只眼睛,有四五个少了一只胳膊。

这些人都是跟随尉迟敬德跟突厥大战的时候受伤的,最小的二十四,最大的四十二。

他们最少也参加过三五次战斗,多的几十次。他们都杀过人,有几个甚至杀了几十近百个。

按说他们退役了,朝廷赏赐下来,也能像许成光一样过得舒舒服服的。

可是这些人不愿意回去种地,他们渴望战斗,渴望生与死之间的刺激。

这就像后世所说的那种心理疾病。

兵部不要他们,他们又不想退役回去种地,尉迟敬德知道后,曾经和秦琼感叹了一下。

刚好秦琼担心孟南柯的安全,故而让他去兵部挑选些人。

回来后孟南柯把他们暂时分为四个小队,每队十二个人,有一个队长,一个副队长。

石灰窑那边安排一个小队,砖窑作坊一个小队,房子这里一个小队,这三个小队主要负责看护三处工地的安全。

剩下的一个小队,是这些人里身手最高,最厉害的。

这是他们四十八个人公认的。

这十二个人,成了他的亲卫,轮番守护他的安全。

开始收秋了,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乱世逐渐安定,今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丰年。

长安城里粟米黍米已经降到三百二十文,大米四百六十文,而且还在迅速下降。

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粮食贵,百姓买不起粮食;粮食贱,谷贱伤农。

秋高气爽,就在一片繁忙的秋收时节,十月十二,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