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觉醒购物商城,我助大唐统一天下 > 第313章 内乱和外乱

命令第一时间通知到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被派到两国的负责人又联系他们的手下,一级级的往下传达命令。

各地的情报人员开始行动,他们准备挑动民心,让他们进行造反。

只要他们一造反,不论是阿拉伯帝国,还是拜占庭帝国,必然会遍地狼烟,战火连天。

那么接下来两个国家必然会死伤更多的人口,这样又可以减少大量异族之人。

以后的叛乱战争,死亡的可不单单是军队里的士兵,更多其实是那些没有能力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

按照既定的计划,估计会有超过几百万的百姓,会在他们的内战中死去。

那些百姓确实是很无辜,但是,这就是战争。

为了避免炎黄子孙未来再被异族之人侵略,还是让他们这些异族去死吧。

现在尽量消灭掉异族的人口,让他们失去人口数量的基础,再破坏掉对方的文化传承,他们就基本上翻不起来什么大浪。

等到时候炎黄子孙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占据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土地,有着完整的文化传承,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他们如果都不能永远屹立世界之巅,再被异族之人反攻侵略,那就是他们活该了。

再说,孟南柯可是还有其他的手段,让异族之人失去机会。

比如和以前一样,让他们异族的女人成为自己百姓的妾室。

比如异族的男人成为奴隶,失去交配权和生育权。

他们即使有漏网之鱼,还能勉强延续他们的族群,也差不多会永远生活在极度偏僻的地方,不再成为威胁。

当情报人员开始行动以后,陆续有人在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开始起义。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被卷入战争中,互相厮杀。

他们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仗,又是和谁打,就是不由自主的被人家裹挟着,经历着一场场杀戮。

要么杀了别人,要么让人杀了自己。

普通百姓参加起义,他们变成了士兵,和那些原本朝廷的军队互相厮杀,想要搏一个活下去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

战争中,无数人死于非命。

不过那些起义军队的头领们,在得到了权力和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富贵后,逐渐有人开始迷失自我。

那些头领忘记了初心,不想再继续为了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拼命,不想再过穷苦的日子。

他们这些人,转变为和以前的皇帝以及朝廷官员一样,开始压迫底下的跟着一起起义的百姓。

其实这事儿很正常。

这也是历史上的一个个轮回,不管是哪个朝代,百姓们活不下去了,忍无可忍开始反抗。

他们在一些嘴里高喊着大义凛然的口号,其实也是私心杂念贪欲极重的人带领下,拼死一搏,反抗原本的朝廷。

一旦成功了,或者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权力和富贵,那些领头羊就会有人变成狼。

他们这些人会从那个被压迫的,变成压迫别人的人。

这就是一个魔咒,打不破的循环。

只要他们这些领头羊有私心,这个轮回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战火连天,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到处都是厮杀,所有的朝廷军队和那些起义军打成了一团,甚至因为两大帝国内乱,那些斯拉夫人、阿尔瓦人、匈奴人也都蠢蠢欲动,逐渐开始朝着拜占庭帝国边境集结军队。

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在得到边境传回来的军情,不由非常恐慌。

虽说目前内部出现很多叛乱,而且还要和穆阿维叶战斗,但是以他们拜占庭帝国的实力来说,这些并不足以威胁到帝国的统治。

在他们看来,那些普通百姓们的叛乱虽然声势浩大,此起彼伏的,但是不过是疥癞之患,无关紧要。

只要他们腾出手,派遣大量军队过去,很快就能碾死他们,把叛乱镇压下去。

至于穆阿维叶,那是他们的老对手了,从他成为叙利亚总督和北方防线的司令后,双方就一直在打交道。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虽然没有消灭掉穆阿维叶,甚至还在他手里经常吃亏,但是也不可能轻易地被他反过来打败了。

他们双方互相知根知底,一直是互有胜负,谁也不可能轻易打败对方的。

所以对于穆阿维叶,拜占庭虽然非常重视,但是并不是很担心。

可是后方边境线的敌人可就不一样了。

当初古罗马帝国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就是如今的拜占庭帝国。

而西罗马帝国后来被斯拉夫人、匈奴人、哥特人围攻,逐渐衰落,直到后来灭亡。

所以斯拉夫人和匈奴人以及慢慢发展壮大的阿尔瓦人就和拜占庭帝国接壤了,同时也成为威胁拜占庭帝国的敌人。

斯拉夫人和匈奴人还有阿尔瓦人,他们如果是单一一个,拜占庭帝国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毕竟他们拜占庭帝国在这里也是最强大的几个帝国之一。

可是一旦他们联合起来,那实力可是太强了。

别说现在他们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国在打仗,国内还到处都是叛乱,已经牵扯了他们大量的精力。

就是他们全盛状态下,也需要全力以赴的应对,才可能守住防线,抵挡住他们的进攻。

至于现在这种状态,可是绝对挡不住他们的。

这样的情景,怎么不让拜占庭帝国的那些官员和皇帝担心害怕恐慌。

好在现在阿拉伯帝国也出现问题了,穆阿维叶和阿里分裂了。

穆阿维叶的一部分军队开始朝着后方转移,去应对来自阿里的压力,这也让他们在和阿拉伯帝国的战争中压力大减。

他们同样可以从这里抽调一部分力量,去往后方边境,抵挡后方边境那三方的威胁。

要不然凭拜占庭再有能耐,也挡不住四面围攻,最后必然会土崩瓦解,被人家灭亡。

同时他们为了稳定内部,还派出去大量的官员,去往国内各地,和那些叛乱的百姓进行谈判。

他们许诺了很多好处,招降那些叛乱的人。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 谈判很顺利,大部分叛党都接受了朝廷的招降,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军队。

他们这些人也在朝廷的安排下,开始朝着拜占庭帝国后方边境线移动,准备去守护防线,抵抗斯拉夫人他们的进攻。

虽然内部的叛乱基本上被安抚了,内部稳定下来了,但是现在他们的民生却是差不多已经废了。

这两年到处都是叛乱厮杀,被卷入战争的百姓太多了,谁也没功夫继续去种地了。

没人种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别说打仗了,活都活不下去。

现在内乱平息了,但是想要恢复生产,至少也要三个月。

可是现在他们这些百姓基本上一点粮食都没有了,想要让他们活下去,就必须想办法给他们提供三个月的粮食。

无奈之下,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下令,让帝国的官员和贵族们捐助,以求度过这个难关。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数最多的是底层百姓,但是他们拥有的财富却是最少的。

现在的拜占庭同样如此。

那些官员和贵族们家里的粮食肯定是堆积如山,甚至足够全国上下吃半年甚至一年的。

但是那是他们家族的东西,是他们一点点积攒下来的,他们这些人谁肯凭白捐献出来?

所以他们一个个都开始哭穷,或者装聋作哑。

最后的结果,所有人加在一起,一共捐献出来一万索里得,也就是一万个金币,还有一百多万斤粮食,不到六百吨。

要知道,这可是拜占庭所有的官员和贵族们的捐献。

相当于整个朝堂上的官员和贵族,超过一千个大小家族,捐献出来十万银币和六百吨粮食。

这点东西别说使拜占庭度过难关了,就连吃一天也不够啊。

这他喵的就让人有些无语了。

可是这些官员和贵族们却不管那么多,他们能捐出去这些,已经是皇帝陛下威逼利诱生气发怒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拿出去的。

再想让他们多拿出来钱财和粮食,那是想都不要想。

他们才不管那些底层百姓能不能活下去,也不管防线会不会因此被攻破,他们只想守住自己的财富。

即使拜占庭帝国灭亡了,换上斯拉夫人或者其他人当皇帝,来统治这个国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这些人到时可以投降敌人,摇身一变,改头换面,成为以后国家的官员和贵族,依然可以过得好好的,继续做人上人。

这些人,和东方历史上的那些世家大族,儒家官员,其实都一样的。

不管是谁当皇帝,总是需要人做官替他们管理天下百姓的,所以他们才不在乎国家是不是灭亡。

就像孔家,不论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高高在上,哪怕是蒙元和满清。

连同他们的弟子们,那些儒家学子们,同样如此。

东西方的官员和贵族心态都差不多,他们看重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家族利益,至于国家和百姓,与他们何干?

拜占庭皇帝君士坦斯二世非常无奈,即使他很愤怒,也无力对抗整个权贵阶层。

还没等他想出解决办法,斯拉夫人、阿尔瓦人和匈奴人已经集结好了军队,开始对边境线发起了进攻。

三家共出动五十多万大军,这已经相当于他们一半的军队,气势汹汹的朝着拜占庭帝国的边境线的各个城市发起攻击。

这时候在边境守护防线的拜占庭军队有超过二十万人,他们这些人是原本就守护在这里,分布在防线的十几个城市里面。

后面还有四十多万被招降的军队,正在往边境线移动,准备过去支援。

按照他们的移动速度,到达前线最少还需要十五天。

更后方还有十五万大军,是从和阿拉伯交战的前线撤下来的,也准备调动到后方边境。

这十五万人需要穿过大半个国家,距离太远,估计至少两个月后,才能到达前线。

不过只要边境线的二十万大军能够坚持十五天,等到那四十万大军过去,完全就能够守住防线。

等到两个月后,这十五万大军抵达战场,就可以轻松的击败敌人。

因为他们这次过去,可是带上了很多新的武器,就是李在和研究出来的弩弓弩车,和投石机。

到时候如果能够把这次三方入侵的五十多万大军全部留下来,那么以后斯拉夫人、阿尔瓦人和匈奴人,至少二三十年内都无力继续和拜占庭为敌了。

等到和阿拉伯帝国的战争结束,国内百姓稳定下来,就可以反手朝着他们反攻,讨回公道。

想是这么想的,但是有时候事情发展的,让人感到很奇怪。

战斗开始后,前几天是双方互相试探。

一方派人过去进攻,一方防守,但是都是一些小股部队。

五天后,斯拉夫人他们忽然得到了他们的谍报人员传出来的消息。

消息中详细说明了防线上各个城市的布防情况,城市里的粮草物资数量,还有后面十天后要过来的四十多万的援军,一个多月后第二批的十五万大军。。

接到消息,三方的指挥官紧急见面,互相沟通商议一番,他们觉得不能继续慢悠悠的试探了。

既然已经有了布防图,那就开始发起总攻,争取可以一举破城,拿下边境线的十几个城市。

然后他们可以以逸待劳,在这里等着他们的那些援军,到时候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

虽然他们的第一批援军有四十多万,不过听说他们以前可是普通的百姓,还是被拜占庭帝国压迫,叛乱了又被招降的百姓。

这些杂牌军,根本就没有被他们放在眼里。

更别提他们不但武器装备不足,甚至连粮草都不足,等他们到了这边,不被饿死就是烧高香了。

次日没有进攻,短暂的休息了一天,他们根据情报调动了一下人手。

战争开始后第七天,五十多万大军除了很少一部分留守大营,其他的全部被派上战场,朝着既定目标发起总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