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说完这话,就挑眉盯着玄奘了。
他其实对齐王所提让玄奘搞一个适合大隋的佛门这事,兴趣并没有多大。
毕竟站在皇帝的立场上,他只需让百姓拥有信仰的途径就行。
至于这个信仰的途径,究竟是佛还是道?
对杨广来说,都不重要。
可此事不重要,让玄奘沿途打听天竺的具体情况,这就很重要了。
甚至杨广之所以会同意齐王的这个主意,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此处。
他想让玄奘为大隋铁骑探路,搞清楚天竺的具体情况后,派遣大军伐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既然老祖宗都将规矩立在这了,朕自然得照着规矩办,让天下尽皆划入隋土了?
不然,朕岂不是坏了老祖宗的规矩?
但玄奘被杨广如此问,却神色纠结的跟肉包子一样,直到过了许久,玄奘才对杨广说:“行,既然陛下有旨,草民自当遵从。”
“只是陛下,草民还有个不情之请。”
“草民希望此事办成之后,陛下能恩准草民还俗,草民得娶妻生子啊?”
玄奘此时也算看出来了,杨广和齐王这对父子,是铁了心要让他去天竺拉经书了,这件事也无法改变了。
既然无法改变,他也只能按杨广的意思办。
可即便答应,他却也想以后能还俗。
因为他们老陈家的香火,还等着他延续呢?
“娶,娶妻生子?”
但杨广和齐王却震惊看着玄奘,杨广更是立刻就目光落在了齐王身上,意思是,你确定你为朕带来的是个和尚?而不是一个没有头发的秃子?
这怎么一个出家人,净想着男欢女爱呢?
“是的陛下。”
“草民父母去世了,膝下就草民一个儿子,草民不能让家里断了香火。”
玄奘点头,然后又对杨广问:“陛下能否答应草民?”
这下轮到杨广为难了,甚至他都没想过,他会遇到个这样的和尚?
让朕答应你娶妻生子?
此事朕倒是也能答应,毕竟娶妻生子也算为大隋人口繁衍做贡献了。
可这事你问过你们家佛祖没有?他答应吗?
这才是杨广此时为难的关键。
可就在杨广为难时,齐王却忽然道:“行,朝廷答应你了。”
这话说完,齐王才对杨广行礼说:“父皇,这是他自己的意愿,只要他帮咱搞出了适合大隋的佛门就行。”
“至于其他的,咱应该尊重他的选择。”
齐王很显然要比杨广更有功利心。
以至于杨广听他如此建议,也愣了愣,随后才颔首道:“行吧,既然如此,那朕答应你了。”
“待你弄回了经书,为大隋建立了新的佛门以后,朕便许你还俗。”
“不但让你还俗,朕还亲自为你赐婚,如此可好?”
“好,那草民就先行谢过陛下了。”
玄奘应了一声,这才没有了后顾之忧。
“嗯,若是如此的话,那你就今夜休息一晚,明日让齐王派人快马送你赶往岭南,从那里乘坐我大隋的五牙战舰,前往天竺吧。”
“不过记住了,经书不经书的,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打探消息,此事一定要详细周全,你可明白?”
杨广嗯了一声,然后才严肃叮嘱。
就连齐王也跟着补充说:“对对对,但凡所过之处都画下来,记下来。”
“你应该识字吧?”
齐王这是担心玄奘不识字,毕竟这家伙年龄着实小了。
但他边上的夸由,却在玄奘还未回答齐王前,立即就对齐王行礼说:“王爷,要不就让小人和他一起去吧?”
“正好小人也没有太多事,您看怎么样?”
夸由既然想投靠大隋,他就肯定明白,这是一个立功的大好机会。
不就是坐着战舰去天竺溜一圈吗?
咱本来就是纨绔,纨绔最喜欢干的事,正是游山玩水啊。
“你?”
可齐王却看了夸由一眼,然后否决道:“不行,你回头还得张罗你妹妹进宫的事呢?”
“你就别去了,本王让孙纲带上一队王府亲兵,护送玄奘前往天竺。”
“父皇,您看孙纲可以吗?”
齐王说的是齐王府长史,和杨六五一样,都是杨广安排给儿子的。
所以听齐王如此建议,杨广也这才颔首说:“嗯,那就让孙纲带人护送。”
“告诉他,沿途各国,但凡有敢阻拦者,朕便发兵灭之。”
“嗯嗯,还请父皇放心,儿臣会叮嘱孙纲。”
齐王嗯了一声,父子俩又聊了会,杨广就准备让齐王回去了。
只是他的这话还没说出来呢,宫门口的禁军却跑了过来禀报,说是突厥那边,托胡海派人传信,突厥始毕可汗和阿史那咄苾,打算率领三十万突厥骑兵,于腊祭当日,从朔州城扣关了。
听到这消息,杨广颔首,示意禁军退下后,这才对齐王问:“突厥从朔州扣关,你觉得他们想干甚?”
“哈哈哈,这还能干甚?”
“上次李世民在朔州吃了瘪,他们想找回面子呗。”
齐王哈哈一笑,话刚说完,他就对杨广请示:“父皇,要不让儿臣也跟随义臣伯父,一起去朔州转转?”
甚至就连齐王身边的夸由,此时也有些意动。
“不可能,你就老老实实在洛阳待着。”
“那些寺庙僧侣,还有吐谷浑那边的事,都要用到你。”
“至于打仗的事,此事你就别操心了,你不是打仗的料。”
但杨广却毫不留情的拒绝了,气的齐王也没好气道:“儿臣不是打仗的料,莫非三弟就是了?”
“他那武艺还不如儿臣呢?”
齐王感觉他受到了侮辱,可杨广却挑眉问:“打仗需要武艺吗?打仗需要的是智谋。”
“在这一块,你比你三弟差远了。”
“行了,时间也不早了,赶紧回去吧。”
“回去以后,抓紧让人护送玄奘去天竺,这才是正事。”
杨广说完这话,就懒得搭理齐王了。
“诺,父皇。”
齐王也这才应了一声,带着夸由和玄奘郁闷离开了。
而杨广,则是在齐王走了后,当即叹息道:“哎,都以为行军打仗好玩呢?”
“若是有可能,朕不愿让你们任何人去战场。”
“征战有朕就足矣了,哪里还需要你们?”
“可你们怎么都不理解朕呢?”
杨广从来都没想让儿子上战场,甚至他都没想过让儿子继承他的风格。
因为他可以是暴君,但下一代皇帝却必须是仁君。
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休养生息。
可现在,怎么儿子们都喜欢往前线跑呢?
这就让他心情很不悦了。
当然也只一会,等他想到还有突厥之事以后,他就立刻对殿外的禁军吩咐:“来人,去,传朕旨意,宣御贤王杨义臣进宫。”
“诺,陛下。”
殿外禁军领命,大概一个时辰后,天早就已经黑透了,杨义臣才赶到了大业殿。
刚到,他就对着杨广行礼:“臣杨义臣,参见陛下。”
“兄长不用客气,坐吧。”
杨广笑笑,示意太监为杨义臣看座,等他坐下后,杨广才对杨义臣说:“朕收到了突厥那边,托胡海让人送来的消息。”
“说始毕可汗他们,准备腊祭那天,率领三十万大军,从朔州城扣关。”
“兄长这边,也该准备了。”
“嗯,臣晓得,那臣明日便整顿大军,争取十日内大军开拔,赶往朔州?”
“另外,臣是否派人和太子联系一下?”
杨义臣应声,随后才再次询问。
他是清楚杨广计划的,也知道杨广想让杨安和李靖,在灭了高句丽以后挥师西进,百万大军一起灭了突厥。
既然知道这些,他肯定得请示清楚了。
“嗯,是得联系一下。”
“不过此事兄长就别管了,朕让人与太子联系吧。”
“兄长还是先顾着抵御突厥的战事为好,此战咱虽然不主动出击,但却也得守住。”
“另外,兄长还得让人防着其他关口,兄长可懂?”
杨广嗯了一声,却并没打算让杨义臣和杨安联系。
因为他想顺便派人去辽东看看他儿子,可这事他也不好意思明说啊?
“臣懂,还请陛下放心。”
“臣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会让突厥犯境成功。”
“否则,臣便自刎于阵前,侍奉父皇和母后去。”
杨义臣神色严肃保证,杨广也这才摆手道:“哎哎,兄长这话说的可就过了。”
“朕还等着兄长陪朕征战天下呢,又岂能让兄长自刎?”
“再说了,一个突厥便想让朕的兄长,我大隋的御贤王战败?”
“就他们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