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 第107章 老江湖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第107章 老江湖

作者:逸辰公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6:26:09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阳光洒在法租界的街道上。一辆普通的黑色轿车停在了金陵大酒店门前。

";周先生,您的房间在六楼。";服务生恭敬地说道。

中年人点点头,脱下那副深色墨镜,露出一张毫无特点的面孔。如果有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张脸的五官似乎都经过精心的";设计";,让人过目即忘。

这位";周先生";正是昨夜抵达申城的朝廷特使。与昨晚那个神秘低调的形象不同,此刻的他完美地融入了法租界的环境中,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商人。

站在六楼的落地窗前,他静静地注视着街道上的景象。远处是警备司令部的建筑,近处则是熙熙攘攘的街市。法租界的繁华与国人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这让他不由得想起了燕京那位的叮嘱。

";申城,是个火药桶啊。";他轻声自语。

桌上的电报机突然响起,他快步走过去,熟练地译出密文:

";江南四公子已与林宇正面接触。警备军内部或生变。速查其中关窍。";

特使看完后立即销毁电报,眼神变得深邃。这次朝廷派他来申城,表面上是调查实情,实则另有深意。

";林宇...";他走回窗前,目光投向远处第四局的方向,";这个年轻的监察使。";

从怀中取出一个笔记本,他快速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林宇的所有资料:从他以监察使身份出现在申城,到剿灭第九师团,再到强势敲诈警备司令部。每一件事都像是一个谜团。

";朝廷明明没有派出过这样一位监察使,";他喃喃自语,";可他的身份确实做不得假。究竟是哪位大人在背后运作?";

这才是朝廷最关心的问题。江南四大家族的明争暗斗,警备军的内部纷争,这些都不是重点。真正让朝廷忌惮的,是这个突然出现的神秘监察使。

他的权力来源是哪里?为什么能在短短时间内掌控整个申城的地下世界?又为什么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剿灭东洋人的王牌师团?

";有意思。";他合上笔记本,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作为朝廷密谍司的高级密探,他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局势再熟悉不过。

但这次,连他也不得不承认:申城的水,比想象中要深得多。

窗外的阳光越发明媚,街道上的人流渐渐密集。特使站在窗前,目光在警备司令部、第四局、百乐门之间来回扫视。这三个地方,都是他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的目标。

申城最大的茶楼";聚贤楼";里,一片热闹喧嚣。三楼的戏台上,正在唱着《玉堂春》,花旦的嗓音婉转动听,引得台下喝彩声不断。

特使换了一身灰布长衫,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活脱脱一个文弱书生的模样。他端着茶盏,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周围的茶客。

靠近戏台的是些寻常百姓,有的独坐,有的三五成群,一边品茶一边评点着台上的戏文。但在他们中间,偶尔也能看到一些衣着考究的绅士,那些人的举止虽然自然,眼神却总是不经意地扫向四周。

";帮派的眼线。";特使在心中默默记下。

二楼的包厢里,不时传来麻将牌的碰撞声和爽朗的笑声。透过雕花的木窗,能看到几个穿着西装的买办模样的人物。他们说着一口流利的洋泾浜,举止间带着几分傲慢。

";租界势力的代言人。";特使又在心中记了一笔。

一楼大堂最显眼的位置,坐着几个军官模样的人。他们穿着便装,但那挺直的腰板和警惕的眼神还是暴露了身份。这些人不时交头接耳,似乎在讨论着什么机密事项。

";警备军的人。";特使轻轻抿了一口茶。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突然凝固在角落里的一张桌子上。那里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身着锦缎长衫,面相和善却带着几分精明。在他身边,站着两个穿着西式礼服的保镖,举止优雅但眼神锐利。

";黄根荣...";特使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

这位法租界的华董之一,在申城可谓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他的产业遍布租界内外,与各方势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因为林宇的崛起,他的处境似乎有些微妙。

黄根荣优雅地品着茶,时不时与周围打招呼的茶客点头示意。但特使注意到,他的目光总是若有若无地扫向门口,似乎在等什么人。

茶楼里的喧嚣声,戏台上的锣鼓声,此起彼伏的说笑声,都在特使的耳中渐渐淡去。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那个角落。

黄根荣身边的座位是空的,而从他不时看向门口的眼神来看,等的人显然身份不一般。作为法租界的华董,能让他亲自等候的,必然不是普通人物。

";有意思。";特使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个看似平常的茶楼,或许就是打开申城这盘棋局的一个关键点。

台上的花旦唱到了《玉堂春》最动人的一段,但特使已经无心欣赏。他在等,等着看黄根荣到底在等谁。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理清申城错综复杂局势的重要线索。

黄根荣端起茶盏的手突然顿了一下。作为在申城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江湖,他对危险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

那道若有若无的目光,太过专注了。

他装作整理衣袖的动作,余光扫向那个戴着圆框眼镜的";书生";。对方的姿态很自然,举止也很得体,但...太得体了。

";老张。";黄根荣轻声唤来身边的管事。

";华董。";老张俯身过来。

";去打听打听,那位先生是什么时候来的。";黄根荣端起茶盏,遮掩住嘴角的动作。

老张会意,不动声色地离开了。黄根荣则继续品着茶,时不时与熟人打招呼,但他的注意力却始终没有离开那个";书生";。

那人的坐姿太标准了,即使是在放松时,脊背也是笔直的。这种习惯,往往是常年在特殊场合工作的人才会有的。

更重要的是,那人看似在欣赏戏曲,实则目光总是有规律地扫视全场。这是一种警戒的本能,绝非普通文人会有的习惯。

";华董,";老张回来了,";那位是今天上午刚来的客人,说是从苏州来的商人。";

黄根荣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思。苏州?最近苏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商队来申城啊。

就在这时,那个";书生";突然起身,像是要去茶水间。他的动作很自然,但黄根荣却注意到,对方走路时脚步很轻,几乎没有发出声音。

这种功夫...

黄根荣的心突然沉了下来。他在申城混迹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物。但眼前这位";书生";,给他的感觉却格外不同。

那种气质,那种举止,那种警觉...

";是燕京来的人啊。";黄根荣在心中暗道。他突然明白,申城这潭水,怕是要更浑了。

台上的花旦还在婉转动听地唱着,茶客们依旧在谈笑风生。但黄根荣知道,一个足以打破申城现有平衡的角色,已经悄然登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