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府,知府衙门。
来自南阳城附近的各地士绅早已经等待许久。
他们或三两成群,低声议论,或独自皱眉,暗自思忖。
那一张张脸上,满是焦虑与不安,时不时望向衙门深处,眼中带着期盼与忐忑。
当唐文书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淡定自若地出现在门前,众人不由感到诧异。
眼下南阳发生这种事情,唐文书首当其冲,必然要论罪。
正常来说,他这会应该惶恐不安,最起码也得紧张的很啊。
怎么会这么淡定?
难道事情并没有传言的那么夸张?
想到这里,在场数十位士绅原本紧绷的心弦,稍微安定了些许。
他们纷纷站起身来,有人脸上堆满笑容,恭敬地向唐文书行礼问好;有人则满脸质疑,迫不及待地出声质问。
“知府大人神态安定,从容不迫,定是有了计划,真是可喜可贺。”,说话之人,微微弓着身子,脸上的笑容近乎谄媚,眼睛眯成一条缝,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唐文书的反应。
“知府大人,唐县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另一位士绅,眉头拧成一个“川”字,目光直直地盯着唐文书,眼神中满是急切与疑惑。
“知府大人,那圣教究竟是什么来头,怎么无端端的出现,没有任何征兆。”,一位老者,胡须花白,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开口,声音带着几分苍老与忧虑,脸上的皱纹似乎也因这担忧更深了几分。
在众人或问好,或质疑的声音中,唐文书稳步来到前堂主位坐了下来。
他不紧不慢地伸出双手,有条不紊地整理着官服,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十足的威严。
而后,他目光如炬,威严地打量着众人。
在唐文书那锐利目光的注视下,众多士绅纷纷冷静了下来,很多人下意识地低下头,不敢与唐文书对视。
虽说他们身后也有人,但唐文书能成为南阳知府,又岂是没有背景之人。
当众人全都安静下来,唐文书长叹一声,脸上满是忧虑之色,感叹道:“本官此前就得到消息,有妖人鼓动各地流民前来南阳,意欲在我南阳起事。”
“只是本官虽然果决,及时驱散聚集在我南阳城下的流民,没有让惨剧发生,却还是低估了魔教贼子的实力。”
“这魔教贼子能鼓动各地流民前来南阳,势力极大,教徒众多。”
唐文书说到此处,双手紧握拳头,脸上浮现出怒容,愤怒道:“他们一计不成,竟然铤而走险聚集了数万流民冲击唐县,公然造反。”
说到这里,唐文书猛地抬起右手,愤怒地拍打桌面,“啪”的一声巨响,在这安静的大堂内格外刺耳。
众人眼角抽搐,看着唐文书的表演,忍不住心底暗骂。
臭不要脸的东西。
你他妈知道个屁啊。
驱散南阳城流民的事情,不是我们提出来的吗?
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你英明果决,洞悉乱贼阴谋的功劳了?
他们心里骂骂咧咧,却也不得不承认。
唐文书真他妈不要脸,怪不得能当上知府。
唐文书一边故作愤怒,一边偷偷观望众人的神色。
眼见他们或沉默不语,低垂着头,或暗露嘲讽,心中冷笑。
等会有你们跪舔的时候。
唐文书顿了顿,脸上做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深深地叹道:“魔教妖人准备充足,钱粮无数,武备充足,攻下唐县后首取户房,实乃狼子野心昭然若是。”
他缓缓摇头,眼中满是痛心疾首之色。
“现在魔教势大,情况危急,而我南阳府兵马有限,形势危急万分。”
唐文书说着,站起身来,双手背后,在堂中来回踱步。
“唐某无能,恳请诸位为大明,为圣上,自办乡勇,防备魔教之患扩大。”
说罢,唐文书猛地转身,面向在场士绅,恭恭敬敬地拜了拜,那动作一丝不苟,尽显诚意。
而听到唐文书这话,大堂瞬间鸦雀无声,所有士绅都错愕且惊喜地看向唐文书。
只感觉那张微胖的面颊是如此帅气,如此英武不凡。
自办乡勇!
还有这种好事?
这可远远超出了他们此前的期望!
他们本来最好的打算,不过是自己出些钱粮,让朝廷早点出兵平叛,灭了妖人。
现在~~~
众人眼睑微垂,心思各异。
有人不敢置信地问道:“唐知府此言当真,让我等自办乡勇。”
此人说话时,身子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眼中满是期待。
唐文书起身目视那人,昂首挺胸,仿佛慷慨就义的勇士,激昂道:“诸位都是我大明朝的忠臣,眼下魔教肆虐,势力庞大,有威胁我大明根基之征兆,诸位难道不该承担责任,护我大明!”
唐文书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脸上的表情极为激动。
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直听得众人纷纷落泪。
忠臣啊。
真是忠臣啊。
哈哈哈。
唐文书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我已经准备奏禀皇上,魔教妖人来势汹汹,势力庞大,危害极深,若是不加以遏制,则我大明根基尽毁。”
他再次坐回座位,目光扫过众人,眼神坚定。
“诸位若是愿意自办乡勇抵挡魔教,护我大明,忠君爱国,还请与唐某联名上书。”
说罢,唐文书再次躬身拜下,当真是忠臣典范,正直无畏。
众人听到这里,也纷纷反应过来。
签了字,就是认可了唐文书之前的话。
唐县失陷的事情,不怪他唐文书。
相反,他唐文书英明神武,大破魔教妖人的阴谋。
只是魔教太强了,远超预计,这才没有功成。
所以唐县失陷的事情,他理当有功而无过。
谁是证人?
当然是所有签字的士绅啊。
众人对视一眼,而后齐齐笑了起来。
那笑容中,有会意,有得意。
只是做个证,就能得到自办乡勇的权力,这买卖简直不要太值。
短暂的平静后,众人纷纷做出表示。
“知府所言甚是,而今国难当头,我等岂能罔顾国家,罔顾朝廷,罔顾圣上。”,一位士绅满脸正气,双手抱拳,高声说道。
“知府之英明,我等都看在眼里,魔教之事,知府尽力了,实乃妖人杨奇伟太过狡猾,魔教势力太过庞大。”,另一位士绅连忙附和,脸上堆满了笑容,不住地向唐文书点头。
“在下愿意追随知府,为我大明江山社稷尽力。”,一人站起身来,一脸虔诚。
“还请知府下令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无不表达出强烈的忠君爱国之情,以及对唐文书的认可与钦佩。
唐文书见此,彻底安心。
他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而后迅速起身,走到书桌前,提笔蘸墨,当即书写奏章。
写罢,他邀请众人观阅,签名。
内容大致有三点。
一:他唐文书英明果决,大破魔教阴谋。
二:魔教势大,军备齐全,威胁远超北方流寇。妖人杨奇伟实乃天下第一反贼,不可不重视。
三:南阳府的士绅们都是爱国忠君的好人,为了保护大明,为了保护皇上,愿意自掏腰包组建乡勇,以对抗魔教。
众人看了奏章,非常满意,纷纷署名。
而随着唐文书递交奏章,杨奇伟也随之名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