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 第63章 皇权治国之道,利出一孔

唐文书深吸了好几口气,胸腔剧烈地起伏着,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脑袋仍像是被一团乱麻缠绕,只觉头晕眼花。

他的身体微微摇晃,脚步虚浮,不得不伸手紧紧搀扶着身旁那根冰冷的柱子。

稍微缓过劲来,唐文书缓缓转过头,颤抖着看向刘景明,眼神中满是困惑与迷茫。

“先生,何出此言?”

唐文书的声音沙哑得厉害,还带着一丝虚弱。

刘景明眼睑微微垂下,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斟酌用词。

“大人如何看待魔教的这份宣传?”,他思量着,轻声问道。

唐文书面皮不受控制地抽搐了几下,嘴巴微微张开,却半晌没有发出声音。

若是面对旁人,他定会毫不犹豫地大声斥责,说这是荒谬至极、大逆不道的谬言。

可此刻站在他眼前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最信任、最倚重的刘景明。

正是有刘景明的辅佐,他才能在官场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甚至连南阳府发生民变这般棘手的事情,都能在刘景明的帮助下成功化解。

唐文书缓缓闭上双眼,浓密的眉毛紧紧皱在一起,像是打了个死结。

许久,他才重重地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此物,实乃断我大明根基之物。”

他的声音低沉而又沉重。

“自太祖皇帝建立大明皇朝,始终坚持重农抑商之政策,这也是天下各国传承千年的政策。”

唐文书微微睁开双眼,目光变得有些深邃,继续道:“何为重农抑商?”

他微微停顿,像是在给刘景明思考的时间,又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

“所谓重农抑商,便是要重视对农民的管理。”,他继续说道,语气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百姓,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

“通过羞辱百姓,让他们知道,天地之间,唯有当官才算是人,唯有当官才能得到财富、地位、名利,他们渴望的一切。”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尊崇官府和爵位,更好地服从统治。”

“可百姓之中,亦有蠢货和聪明人。”

唐文书微微摇头,感慨这世间的复杂。

“蠢货茫茫然,不知自己是谁,不知天地是何物,容易操纵。”

说到蠢货,唐文书轻轻皱了下眉头,对那些蠢货不屑一顾。

但顿了顿,他郑重道:“但聪明人,看得清自己,看得清周围,更有人能洞悉财富的秘密,通过轻重之术获取财富。”

“然而,百姓若是可以经商致富,还能轻易受到朝廷的掌控,甘愿受到朝廷的掌控?”

他再次停顿,看向刘景明,郑重道。

“家有余食,则逸于岁。”

“唯有让百姓在贫困线上挣扎,使其为了生存而奔波,无暇他顾,只能依赖国家,国家才能更好地控制百姓。”

“若是商人做大,便要与朝廷争夺利益,甚至蓄奴千万计。”

唐文书的语气变得有些严厉,冷声道:“长此以往,朝廷还能驱使百姓吗,还能随意操纵掠夺百姓吗?”

“唯有利出一孔,以朝廷的名义将天下致富的渠道垄断,才能让百姓甘心为朝廷效死。”

“故而,要打压私商,设立官商。”

“但打压私商只是手段,并非目的。”

“真正的目的,还是要让天下人为朝廷所用。”

“因此,有了科举制度。”

“科举的目的,不是为朝廷选官选才,而是要困住天下的聪明人,让他们安心跟着朝廷,顺从朝廷。”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头,心情复杂。

别人是科举制度的网中之鸟,自己又何尝不是。

唐文书一口气说到这里,感觉有些气喘。

他微微喘了几口气,而后深深地叹息一声。

“自古以来,天下各国皆是这等政策。”

“可那魔教竟然打破常规,要还政于民,还权于民。”

“虽不知其是否真心实意,但天下聪明人甚多,商人、寒门士子。”

“这些人或有才学,或有财富,但不得志,不得权。”

“尤其是那些不在朝廷功名序列的私商,更是如此。”

“魔教这份宣传若是扩散,天下私商必然闻风而动,心向魔教。”

唐文书说到这里,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仿佛已经看到了私商们纷纷投靠魔教的场景,忧虑更重。

他叹道:“而天下寒门士子读得是圣贤书,学得是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的最高追求,便是三皇五帝的上古之治,天下大同,君臣相怡。”

“魔教这份宣传,对寒门士子的诱惑太大。”

“有了商人、寒门士人的支持,魔教便有了改朝换代的基础啊。”

唐文书说到这里,再次重重地叹了口气。

“哎。”

一声叹息,唐文书以手扶额,靠在柱子上。

哪怕是北方流寇聚众二十万,他都不曾有半点担忧。

流寇,到底是流寇,不懂治国,不懂生产,不懂分配。

别说世家子,便是寒门士子,也看不上那些流寇。

但!

南阳府的这伙乱臣贼子截然不同。

他们明显懂得治国之道,更懂得如何笼络人心。

唐文书几乎可以想象,一旦这份宣传扩散出去,天下的寒门士子会有多兴奋。

这可是孔孟的最高追求啊!

几千年了。

从来没有人说过要实践孔孟的至高追求。

而现在,有人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要给他们实现三皇之治的机会。

唐文书无法想象,寒门士子拿什么去拒绝。

这些人或是不得志,或是得了功名,但并不掌权。

他们与朝廷虽有联系,但联系不深。

若是有更大的利益,他们抛弃朝廷投靠其他势力,也就在预料之中。

想到这里,唐文书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绝望。

“一旦魔教得了士子之心,大明危矣。”

他的声音低沉而又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

刘景明始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认真聆听。

听到这里,他深吸了口气,胸膛微微起伏。

而后,他真心实意地躬身拜道。“大人博学,所言甚是。”

“利出一孔,重农抑商,乃是天下各国的治国基础。”,刘景明缓缓说道,语气坚定。

“魔教想要打破利出一孔,重农抑商的国策,定然会有私商,以及寒门士子投靠。”

“但,这正是大人的机会。”

他抬起头,目光紧紧盯着唐文书,眼中充满了期待。

“大人此前虽向圣上禀明了南阳府的情况,但圣上生性多疑,并未完全相信,而是派了宦官前来南阳府确定情况。”

刘景明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

“眼下魔教这般行事,恰恰说明大人有先见之明,应对得体。”

“大人只需要将魔教宣传送上去,必然得到圣上的重用。”

唐文书闻言愣住。

他的眼睛微微睁大,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情。

但他沉默片刻,而后再次叹了口气,却没有即将升官发财的喜悦。

升官发财虽好,可威胁也是实打实的。

“你去办吧。”,唐文书摆了摆手,动作显得有些疲惫。

他转过身,拖着沉重的脚步,缓缓走回房间。

刘景明看着唐文书的背影,拱手告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