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 第58章 以思想为刃,斩皇朝之根

人群中,有人好奇地看了看刘思行手里紧攥着的宣传单,忍不住开口问道:“后生,这治国四问到底是啥呀?”

刘思行紧紧攥着宣传单,眼中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炽热光芒,仿佛那光芒中蕴含着无尽的希望与力量。

他激动地喊道:“断天下王朝根基之利器!”

“啊~~~”

听到这话,围观的百姓们纷纷发出惊讶的呼声,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俺的娘嘞,这什么治国四问,到底是啥宝贝啊,咋就这么厉害呢?”,一位中年妇女瞪大了眼睛,满脸疑惑地说道。

“你个笨蛋,既然叫治国四问,那肯定是四个问题呗,又不是啥宝贝。”,旁边一位年轻小伙子撇了撇嘴,略带不屑地说道。

“额,啥问题能有这么厉害,还能断天下王朝的根基,就算是神仙来了也办不到呀。”,另一位百姓挠了挠头,满脸迷茫地说道。

“你不是也有宣传单吗,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有人提议道。

“废话,我也就会写自己的名字,哪里看得懂这个呀。”,那人无奈地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尴尬。

“后生,快和我们说说,这治国四问都是哪四问呀。”,一位老者急切地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刘思行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神情郑重地说道:“治国四问,第一问:为什么需要国家。”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宣读着一份神圣的宣言。

“第二问:国家的权力是否应该受到限制。”

“第三问:如何限制少数人的暴政。”

“第四问:如何限制多数人的暴行。”

众人听着刘思行的讲述,面面相觑,脸上满是茫然之色,完全不明白这四个问题到底有什么重要之处,又厉害在哪里。

刘思行本来就没指望众人能够立刻明白这些问题的深意。

如果不是熟读史书,对国家制度有着深刻的研究和思考,根本无法理解这四个问题所蕴含的巨大威力。

他知道,这四个问题的答案,足以改天换地!

说完之后,刘思行目光灼灼地看向杨奇伟,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敬仰。

杨奇伟面带微笑,温和地说道:“这四问是我提出来的。”

他并没有说谎,这四个问题的确是他提出来的。

只是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了前世众多着名学者的思想和理论。

为什么需要国家?

这个问题的答案运用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霍布斯的《利维坦》,以及三皇禅让制等相关资料。

国家权力是否应该受到限制?

这个问题的答案运用了孟子、墨子的思想,谭嗣同的《仁学》,洛克的《政府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等作品。

如何限制少数人的暴政?

这个问题的答案运用了孟子、谭嗣同的《仁学》,托克维尔的《论灯塔的民主》,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等理论。

如何限制多数人的暴行?

这个问题的答案运用了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罗尔斯的《正义论》,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等内容。

可以说,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汇聚了前世东西方几千年的思想精髓,是现代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没有这些思想理论,根本不可能有现代文明的诞生和发展。

这也是杨奇伟精心准备的大杀器,是他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理想的重要武器。

从古至今,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推动社会变革最强大的力量,始终是那些有智慧、有学识但并不掌权的知识分子。

他们对世界和国家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知,对掌权者滥用权力的行为深恶痛绝。

西方的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的发展;东方的民主变革,推翻了封建**统治,为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这些伟大的变革,无一不是由知识分子主导和推动的。

圣教想要创建一个属于人民的国家,必然需要这些知识分子的力量。

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将为圣教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刘思行听到杨奇伟的话,愣了数秒,似乎在消化这个信息。

而后,他神情郑重地躬身拜了三拜,感激地说道:“多谢教主为孟圣正名。”

说完,他转身离去,步伐轻快。

杨奇伟望着刘思行离去的背影,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读书人嘴里的孟圣,自然是指孟子。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编修《孟子节文》,删减了原着中的85条内容,差不多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一。

其中,凡是涉及“民贵君轻”“诛独夫”等言论的内容全被剔除。

比如“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等。

这也导致了后世有一个传言,说孟子被朱元璋逐出了孔庙。

实则并非如此,朱元璋只是把孟子的思想完全颠覆,修改成了相反的意思而已。

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思想。

君主只想要权力,却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

权力与责任完全失衡!

而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所谓的大一统,他们从来不说统一的目标是什么,从来不说统一后的思想与教育是为谁服务。

他们从来不说,大一统的思想教育,培养的只是一群奴才,一群不敢反抗、任由他们为所欲为的牛马。

而杨奇伟提出的四问,以及给出的答案,便是斩断几千年思想教育枷锁的神兵!

一把无坚不摧,足以让所有皇朝恐惧的利器!

他相信如此,也必然如此。

几千年来,有抱负的读书人从来没有认输过。

诸子百家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相互争鸣,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历朝历代的思潮之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清末时期,知识分子们更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不懈地努力奋斗。

而杨奇伟要做的,就是让已经近乎消亡的诸子百家思想再次焕发出辉煌的光芒,让这些伟大的思想重新引领社会的发展。

刘思行走了,走得很急。

而他并不是唯一一个看出治国四问精要的人。

随着放粮活动的结束,各地的百姓们纷纷回归家乡。

圣教的宣传单也随着他们的离去,四散到天下的各个角落。

斩杀皇朝的刀锋,在杨奇伟手中高高举起!

这把刀,名为思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