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 > 第92章 季布绝望

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 第92章 季布绝望

作者:虎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0 02:15:32 来源:小说旗

一些穿着铠甲的楚军士兵在被丢下城墙时,季布还清楚的看到,那些铠甲,居然满身凹凸!

铠甲内的士兵早已死不瞑目,身上虽然没有伤,但却七窍流血,显然是五脏六腑都被砸碎了!

有的战士的头盔也是凹进去一大块,整个人的头颅都跟着一起凹了一大块!原本是双眼的位置,空空的,已然是一副空洞!

想必是遭到钝器重击,双眼被打了出去吧。

战斗仅仅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整整十万大军便开始溃败!

季布也自知无力扭转战局,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收拢部队,哪怕败了,也不能损失十万人!

毕竟现在的楚军可没那么多人可以损失了。

楚军的优秀兵员都来自江东楚地,可连年的征战,让楚地的青壮年急剧减少,可以说楚军的士兵现在是死一个少一个。

可大军溃散的速度太快,季布虽然是一员猛将,在战场上的能力超过同时期的大多数将领,但他,可不是兵仙!

他可没本事让一支溃散的部队迅速聚拢!

最终,十万人的军队,他也只能聚拢寥寥数千人。

城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粗略估计,起码有万人之多!

赵匡胤带着十万人迅速杀出城外,四处抓捕溃散的楚军,城内的百姓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许多百姓自发的组成队伍,收集城下的尸体,敌人的尸体,会被脱下铠甲,然后丢到提前挖好的万人坑当中。

自己人的尸体,则会被有序的摆放在城墙上,等待其家眷认领。

季布看着溃散的楚军,和从那巨大的五门道城门冲出的齐军,心如死灰。

绝望的心情第一次笼罩在了季布的身上。

此前他还一直以为,龙且肯定是大意了。

现在他才知道龙且当初面临的,是怎样的绝望。

这样一支军队,楚军怎么可能打的赢?

这天下,终究不会是项王的,楚军根本没有能力对抗这么一支军队!

他们明明有实力一路披荆斩棘,在正面战场上打败项羽的。

可这个韩信却偏不那么做!

韩信到底想要干嘛?

季布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

他只知道,楚军不是齐军的对手,哪怕在给楚军十万、二十万!也绝不会是这支齐军的对手!

古代战场上,决定性因素除了将领的个人能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披甲率。

唐宋时期的披甲率达到了华夏历史的巅峰,唐代的披甲率为六成,而宋代,则达到了七成!

唐代披甲率高,完全是因为府兵制度,士兵都是良家子,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地主。

地主家本就富有,而且越有钱就越惜命,自然会给自己搭配最好的装备。

另外,地主的利益是与朝廷捆绑在一起的,自然在战场上也会更卖力一些。

宋代就更不用说了,两宋时期,朝廷采用的是募兵制,募兵制与府兵制最大的不同是,单兵作战能力更加优秀!

因为募兵是职业士兵,有更多的时间训练作战能力。加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朝廷有更多的钱来采购更加精良的制式甲胄。

但募兵制也有一个缺点,这一点是赵匡胤此前就发现的一点。

那便是,募兵制的利益和朝廷并不能捆绑在一起,募兵的单兵能力很强,但群体协同作战能力较弱,并且还容易临阵倒戈,忠诚度远远低于府兵制。

不过当时的赵匡胤也是没办法,自唐朝中期开始,府兵制就已经崩溃,大唐采用了募兵制,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募兵制已经发展了百年之久。

自己当初的大宋也是立国之初,根本没有能力突然改变现状。

毕竟宋代的建立没有大肆屠戮地主、士大夫等,导致全国也没有多余的田亩分给军户来使用募兵制。

赵匡胤这个人又心慈手软,没有对地主动手,这也是为什么宋代的土地兼并的速度远远超过其它朝代的原因。

毕竟其它朝代在立国之初都会重新分配一下耕田,但宋代没有这个过程,建立之初时,就已经是其它朝代中期所面临的土地兼并的问题了。

当时的大宋朝廷自然也想到了一个优渥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干脆不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商品经济,让没有田种的农民进城参加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让农民进城,成为工人。

这也是后世许多人口中的“宋代的资本主义”。

但重活一世的赵匡胤也更加清楚,以宋朝的生产力和当时世界上的贸易环境、购买力而言,吸引大批大批的农民进城参加手工业生产也根本不现实。

最后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货币贬值,穷的更穷,富的更富。

毕竟宋朝可没有全球贸易,大宋变成了世界工厂,但却无处销售那些商品,最后的结局就是类似“农场主倒牛奶”的结果。

最后的最后,就是南宋时期开始给北方蛮族献岁币,堂堂中原霸主,当了千年的宗主国,居然开始给异族称臣纳贡。

当然,对于当时来说,那点岁币也不算什么,毕竟当时的宋朝产能严重过剩,种地的没几个,全都跑去生产手工制品和轻工业品了,家里的钱多到当厕纸,花也花不出去,卖也卖不出去……

不过这就不是赵匡胤能得知的了,但当时的赵匡胤的确想到过这一层,只是他没想到会那么快。

如果有机会,赵匡胤还想要复刻一次唐朝的盛世,府兵制就是第一步。

府兵的单兵战斗能力自然不如宋朝的募兵,可募兵就是一群拿钱办事的雇佣兵,一个月几百块犯不着拼命。

但府兵的利益和此时的赵匡胤是捆绑在一起的!

打赢了仗,立了军功,还会有更大的田等着他们去种,可若打输了,没命是小,但若连耕田都没了,那自己的后代怎么办?

所以士兵们一个个如狼似虎!三五成群的四处追捕落单的楚军。

当晚,赵匡胤便带着亲兵返回了大梁城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