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 > 第43章 如批阅奏折般索然无味

赵匡胤在竹简上写道:“先验伤,若八岁稚童身上无伤,则证明十四岁少年没有对其进行殴打,那便不属于斗殴,而是谋杀,按律处罚。”

又在另一个竹简上写道:“仔细调查棺材匠与老妪家属的关系,看看此前是否有过纠纷再做断绝。”

此时,天色已晚,赵匡胤捏了捏眉心,正要批阅下一份奏折时,娥妹敲响了房门。

“大王,时候不早了,该歇息了。”

赵匡胤清了清嗓子道:“进来吧。”

娥妹推开房门,先是对赵匡胤微微一笑,行了个礼,接着又道:“大王深夜操劳,可别熬坏了身子,天下未定,大王又无子嗣,更应该保重身体啊!”

赵匡胤一愣,是啊,自己还没有子嗣呢。

这要是出了点什么意外,那自己的宏图伟业可怎么办?

他抬起头,仔细端详着娥妹的身段。

看的娥妹面色红润,她缓缓低下头道:“大王…若是想,娥妹……可以。”

赵匡胤抿了抿嘴唇。

虽然道德上来讲,他得先娶了娥妹,才能与其同房。

但现在天下并不太平,自己也无心筹备婚事。

可自己又的确需要一个儿子,有了王子,才能安抚百官们的心,也能安抚百姓的心。

毕竟若没有王子,自己一死,整个齐地又会大乱,大家都会想要自己屁股底下那张椅子。

“你先沐浴吧,然后到我房间等我。”

赵匡胤实在是太理智了,理智到没有让娥妹感受到丝毫的男女之情。

虽然她没经历过,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听说男女之事让人脸红心跳,自己现在是脸红心跳了,可大王,却跟批阅奏折时没什么两样,完全当成了一个任务去做。

两刻后,赵匡胤躺在床上,闭上眼睛。

躺在一旁的娥妹则满头大汗,眼角还流出几滴泪水。

她捂着嘴,面红耳赤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毕竟是个黄花大闺女,第一次就这么给了,多少心里有些失落。

不过赵匡胤也不是木头,躺在一旁的他也能够感受到娥妹内心的失落,于是他一把搂住娥妹,小声开口道:“娥妹,虽然我们没有成婚,但从今往后,你就是寡人的王后。

另外,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刻天下还未太平,我实在无心想其它的。

不过你放心,等到天下太平时,我一定好好待你,让你真正体验一次鱼水之欢。”

这话,说的既温情又露骨,听得娥妹不知是开心还是羞涩,或是既开心又羞涩。

次日清晨,娥妹还没醒,赵匡胤便已经更衣出了门,等娥妹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孤身一人躺在寝宫内。

她掀起被子,看了眼床单上那一点朱红,又想起昨晚赵匡胤对她说过的话,不由得心头一暖。

不过又想到昨晚的经历,心情又是一阵失落。

起床后,娥妹便离开了齐王宫,来到了父亲家中。

即公见女儿回来了,立马起身,但迎接她的并不是温柔,而是怒斥。

“你个丫头!不好好留在宫里伺候齐王,回来干什么?”

娥妹一听,顿时心里委屈的不得了。

看到女儿满脸委屈,即公也是心头一软,连忙走上前去,眉头松下了几分道:“行了别哭哭啼啼的,既然回来了,那先吃饭吧,正好,你娘刚做好饭。”

“恩……”

娥妹点点头,没说话。

即公虽然心疼女儿,但也知道,这是必要的牺牲。

他是家族的家主,不能为了一个女儿而让家族继续这么没落下去。

但也不忍心看女儿受委屈。

于是便开口问道:“怎么?在宫里受委屈了?”

娥妹摇摇头道:“没有,只是……”

昨晚的事情,她毕竟不能跟父亲说,毕竟女大要避父。

这时,娥妹的母亲也凑了过来,见状,娥妹连忙抱住了母亲,哭诉着将昨晚的事情告知母亲。

母亲闻言,笑着安慰道:“这样啊,那说明,大王心里有你。”

“心里有我,可为何我感受不到?”

娥妹委屈的反问。

母亲则温柔道:“因为他是王,因为他心系天下,成大事者,不会把心思都放在咱们妇人身上,大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们当女人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他们惹事。”

“况且,大王不是答应你,要你做王后了吗?”

娥妹此次回娘家,也只是想寻求一下安慰。

毕竟她与赵匡胤并没有婚约,在这个时代,未婚同房,哪怕是和王同房,对于女子来说也是莫大的耻辱。

更何况,昨晚赵匡胤的表现如同批阅奏折一般,仿佛把她当成了一个生育工具。

……

早朝之上,作为中书省丞相的蒯通上前一步,开口道:“大王,楚汉在鸿沟依旧成对峙局面,就在今早,老臣接到汉王使者送来的信件,汉王催促我们快些出兵,合围项羽!”

赵匡胤摆摆手道:“还不是时候,说说齐地的事情吧。”

蒯通脸色有些难看,看了看周围的其它人,见其它人都没开口,他也只好硬着头皮开口道:“由于大王颁布的开垦令,导致百姓开垦无度,黄河土壤流失,导致水位暴涨,殃及百姓……五万余户。”

“什么?”

听到这,赵匡胤立马精神起来道:“怎么回事?那些百姓为何会在黄河沿岸开垦土地?”

由于黄河沿岸土地遭到开垦,导致土壤稀松,从而引发的洪灾。

“如今春天已过,今年,怕是那五万户百姓没有收成了,但此时国库空虚,到处都在用钱用粮,我们不能对百姓开放粮仓。”

赵匡胤想了想,蒯通言之有理。

的确,现在自己不仅要养活二十万大军,还要养活齐地数以千计的基层官员,每日的粮食支出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若是在发放赈灾粮的话,五万户百姓……等于说还要在养活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

大殿里,大臣们也开始交头接耳,纷纷讨论起此次灾难。

这时,郦食其忽然开口道:“齐地的农户常年在黄河两岸耕种,不可能跑到岸边去开垦土地啊?这点道理,那些农民们难道不知道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