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没等那贵族开口,五千士兵顿时丢下武器,纷纷跪地大喊:“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啊!我们是被骗来的!我们是被那群贵族骗来的啊!”
“是啊大王,我上有八十老母……”
“我们都是黄河沿岸的灾民,是这群家伙!他们说只要我们来当兵,就给我们饭吃!”
这群乌合之众,赵匡胤就算不设埋伏,这群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赵匡胤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五千灾民,接着开口道:“我给你们土地,让你们耕种,黄河决堤,此乃**,可我依旧没有负你们,我派人开放粮仓,每户发放一石的粮食,还告知你们,不够在去附近的粮仓申请。
可你们,就是这么报答我的?这么报答你们的王的?”
五千士兵闻言,纷纷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是啊!
古往今来,有几个王能像韩信这样?
此时天下未定,战乱不断,可韩信却能让齐地的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让没有田的百姓也能有田种,受灾了,他还能及时发放赈灾粮。
这样的大王,去哪找啊?
可他们呢,却被那群贵族们,那群真正在压榨他们的家伙三言两语,就骗来造齐王的反!
许多人是真的后悔,真的悔过了。
而那几个贵族此刻也是愣在原地,一句话都不敢说。
为首的林先生眼泪直接流淌了出来。
他知道,他完了,不仅是他完了,他的整个家族都完了!
因为他的一时冲动,导致全族几百口人都将因他而付出代价!
想到这,林先生同样懊悔不已。
这场叛乱,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他们根本斗不过韩信……
林先生愤怒的抽出宝剑,在众人还没回过神来时,便已经自刎。
赵匡胤看了看下面林先生的尸体,小声道:“不错,是条汉子,你们呢?是想体面的死,还是带着全族一起死?”
赵匡胤虽然不是嗜杀之人,但谋反,是原则性错误!不可原谅!
放在平时,赵匡胤一定会诛杀他们的三族。
但现在,百废待兴,到处都是用人的地方。
他们自己死就行了,赵匡胤不打算连累他们的家人。
至于他们的家人,只要听从朝廷调遣,好好种地,屯粮,自己便可留他们一命。
其它几个贵族闻言,也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
他们死,他们的家族,就能延续。
大家都是一族之长,虽然贪生怕死,但也有着延续家族的责任。
为了家族,他们只能自刎。
于是,几名贵族同时拔出铜剑,齐刷刷的抹脖自尽。
“至于你们。”
赵匡胤指向那五千人道:“我不杀你们,这是恩惠,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你们就不用回家了,将你们的家眷们接过来,我会在城外给你们一块地,你们,将世世代代,为寡人与寡人的后代效力,只要有命令,你们就要穿戴好甲胄,奔向战场!”
其实赵匡胤早就想这么做了。
比起战国时期这种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的方法,他早就想效仿大唐,弄个府兵制了。
府兵的战斗力很强,并且均为良家子,朝廷养他们还不花钱,何乐而不为?
“你们当中有农民,有木匠,有马夫,也有铁匠,我相信,兵器甲胄,你们可以自行解决。”
朝廷统一发放的兵器甲胄,质量参差不齐。
上了战场的兵,肯定都想活着,让他们自备甲胄兵器,那么他们肯定会以保住自己的小命为前提,自行准备更好的甲胄和兵器。
当然,赵匡胤也不能什么都不付出。
他开口道:“当然了,我会给你们土地,很大一片土地,每户,三十亩!”
三十亩的土地,完全可以当个小地主了。
他们甚至不需要自己耕种,完全可以雇佣佃农来耕种土地。
所得收入,将全部用来武装他们自己。
等于说,每三十亩农田,养活一名精锐士兵。
从此,他们将成为职业士兵,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训练自己!
在场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傻了。
没想到,他们的大王不仅没有杀他们,还要给他们土地?
整整三十亩啊!别说让自己自备甲胄兵器了,就是让他们自备粮草都行啊!
“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训练自己,你们不需要耕种,有三十亩土地,雇佣两户佃农就可以了。”
众人闻言,更激动了!
这不是成地主了?
接下来的几日,由蒯通负责分发土地,这五千人也没让赵匡胤失望,他们各施所长,在临淄城外不远处,建造一个简单的营寨,并且每日操练,为的就是能够有一天,报效王恩!
同时,赵匡胤也下令,让其余二十万人分批次,依次转为府兵,每日训练。
此前的士兵单兵作战能力非常一般,基本上就是个拿着长矛的农夫。
但在府兵制度的加持下,那些拿着长矛的农夫开始逐渐转变为了精锐部队。
他们每个人都在赵匡胤的命令下学会了骑马射箭,虽然他们可能不会成为骑兵或者弓箭手,但他们得会。
在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能放下长矛,拿起长弓。
在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能够骑上战马,瞬间化为骑兵!
作为一个从唐末五代过来的皇帝,赵匡胤非常向往盛唐时期的军队战斗力。
如果当初大宋的军队能有盛唐府兵的战斗力,何愁不能收复燕云?
别说收复燕云了,就是河西,乃至安西!他都能收入囊中,再造盛世大唐!
只可惜,当时的赵匡胤没有那么多时间。
他曾读过古籍,贞观年间,想当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你不仅要武艺高强,还要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
学会使用陌刀和长矛,只是最基本的,弓箭也要会。
这在其它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毕竟训练一名弓箭手的成本,远远超过训练一名陌刀手。
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都远超过陌刀手。
甚至到了天宝年间,大唐由盛转衰时,唐军的战斗力依旧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