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 > 第73章 汉王受印,赵匡胤正式受封齐王

当晚,工部研究出来的第一份纸张终于送到了赵匡胤面前。

烛台前,赵匡胤盯着眼前这粗糙的纸张,心中大喜。

有了纸张,便可大肆印刷书籍,每年参加科举的考生也会更多,自己也能广收人才。

虽然这纸张有些粗制滥造了些,但好在能用。

赵匡胤拿起毛笔,写了几行字,发现还可以,虽然不中看,但好在中用了些。

他看向眼前的蒯通道:“蒯通,这纸张不错,现在能批量制造吗?”

蒯通同样也很兴奋,他立即开口拜道:“回禀齐王,工部已经准备好了造纸厂,就等大王一声令下呢!

另外,参与造纸的匠人们对此也很兴奋,他们都想要在史书上名垂青史!让天下文人们拜他们为祖啊!哈哈哈哈!”

对于那些参与造纸的方士们来说,炼丹长生离自己太远,虽然他们也在为此努力,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长生之术过于缥缈。

名垂青史才是实打实的啊!

“好好好!明日你去宣布,参与造纸的人,每人赏万钱!”

“喏!”

“另外,印刷板做的如何了?”

蒯通拱手道:“大王,目前,工部只做了第一套印刷板,为老子所着道德经。”

言罢,蒯通又从袖口中拿出一本书籍,双手递上。

赵匡胤接过书籍仔细看了看,字印刷的有些难看,一些复杂的字甚至有些难以辨别。

不过有就比没有好。

不过这个时代还没有宋体字,即便是赵匡胤那个时代同样也没有,宋体字是在赵匡胤死后多年才由南宋的一位卖国求荣的大奸臣发明。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说法。

赵匡胤想过更改一下字体,毕竟秦汉时期的字体的确难以印刷,太多曲线,雕刻版不好做。

不过更改字体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现在更改字体,天下的文人光是学会新字体都需要个十几年,于是便作罢。

“让他们把字雕刻的大一些,不然看着太累。”

“诺。”

蒯通点点头,蒯通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没办法,赵匡胤最开始下达的命令就是这样。

等赵匡胤真的看到成品了,才知道秦汉时期的文字这个时期不太好雕刻。

“对了,齐王宫内还有大量藏书,不论新旧,全部雕刻好雕版,大肆印刷!”

“诺!”

次日一大早,整个工部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木匠们虽然不识字,但照着书籍上的图案也能雕刻出来。

在文人们的监督下,一批一批的雕刻板被雕刻好,然后开始印刷书籍。

短短三日,大量书籍便出现在了齐地的市场上。

这种书籍,物美价廉。

在没有纸张书籍的时代,知识的传播全靠人力。

富贵人家会花大价钱雇佣识字的文人帮自己抄书。

而由于书籍都是由文人一笔一划抄出来的,在市场上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甚至可以说,这东西完全没有市场,有钱的人不需要购买书籍,只需要雇佣文人给自己抄录即可。

没钱雇文人的人,也买不起文人抄好的书籍。

但印刷术与纸质书籍的诞生,让许多穷读书人也能购买书籍。

不过目前齐地的书商大多都是朝廷派出去的,同时这些书商也会将书籍卖给其他商人,其它商人再将书籍卖到更偏远的地区。

书籍价格下来了,也流通了,各地的私塾也都陆续办了起来。

一些富贵人家看到了商机,花钱雇佣那些没什么才华的读书人,开办学堂。

齐地的旧贵族们也在其中发现了机会。

由于赵匡胤搞出来的科举制度,让这些旧贵族们无法通过垄断知识来垄断官位,于是他们便同样开办学堂,教书育人。

当然,表面上是教书育人,实际上,也是在培养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

他们本身不能去朝堂上做官了,但可以培养人才来代替自己去朝堂上为自己争取利益啊!

对于这一点,赵匡胤当然早就想到了。

那些蛀虫们迟早会找到出路,如果找不到出路,那他们可就要谋反了。

这就与打仗一样,当你有优势的时候,也不能将敌人团团包围,而是要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人们在得知自己有生存的希望的时候,就会胆怯,就会想着逃跑。

可一旦他们清楚自己没有退路,必死无疑的时候,就会和你拼命了。

这个世界上的规则就是这样的,赵匡胤虽然也很恨那群门阀士族,但自己不能灭了他们。

灭了他们,还会有新的门阀士族出现,只要有社会,就会有阶级。

逼的太紧,还容易遭到反噬。

所以,不如让他们在自己创造的规则下行事。

……

次日,临淄城大门前,卢绾带着一支小队,来到门前。

赵匡胤等人也早已等候多时。

“参见大将军!啊不,齐王殿下!”

卢绾大笑着拱手道。

“我等受汉王之命,前来为齐王送上册封大印!”

赵匡胤也拱手,朝着关中的方向拜道:“谢汉王!”

“大将军!好久不见啊!”

卢绾下马后,连忙来到赵匡胤面前。

赵匡胤也拱手道:“是啊!卢兄一路辛苦!来!随我进城!”

两人大笑着进城,赵匡胤开口问道:“对了,樊哙呢?他最近怎么样?”

“大将军关心那个匹夫干嘛?哈哈哈哈!樊哙可好着呢,他过得比我潇洒多了!”

“是啊!那个没心没肺的,有酒有肉就能过的比谁都快活!哈哈哈哈哈!”

一路上,赵匡胤虽然和卢绾有说有笑,但内心却在盘算着如何将卢绾也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当中。

历史上,卢绾最后知道汉王要害自己,便逃到了匈奴的地盘,最后被匈奴人欺负,郁郁而终。

不止是卢绾,只要自己能坚持到刘邦削藩,那么刘邦手下的大部分诸侯王,最后自己都能拉拢过来。

想到这,赵匡胤总是似有若无的关心卢绾以及其它将来会被封为诸侯的武将们。

卢绾虽然心大,但也看出赵匡胤对他们的关心。

“多谢大将军关心,不过,在下还没恭喜大将军呢!哈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