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制造核聚变,被人误以为灵气复苏 > 第551章 葬礼

制造核聚变,被人误以为灵气复苏 第551章 葬礼

作者:溪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30 02:37:06 来源:小说旗

中枢会议过后。

秦命工作过于劳累而英年早逝的消息向全社会公开。

之前中枢故意公开秦命的身份,是为了让秦命获得身前名。

可没想到世事无常,秦命没享受到过几天身前名就已经消失了。中枢能被迫将其以秦命死亡的消息公开。

次日。

次日,整个天空笼罩在乌云之下,磅礴的大雨无情地倾泻而下,仿佛是苍天在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离世哭泣。

磅礴的雨声与世界各地的哀悼声响成一片,汇聚成一部震撼人心的哀乐。

尽管秦命的形象在许多人心中并不清晰,但他的贡献却是众所周知的。他每一项的研究成果都是划时代的。

他的离去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巨大损失,更是人类文明的巨大遗憾。

秦命的离世给世界留下了难以填补的空洞,人们的内心深处弥漫着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

尤其是神农一号的受益者。

他们怒斥长生牌位的无用,为什么没有保住这位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大恩大德救灾度厄之神农一号研究人。

他们把长生牌位换成了往生牌位,一些颇有家资的受益者甚至已经开始立庙,但里面供的不是各路神仙,而是秦命。

官方也默许了这种行为,甚至还给予一定支持。

在这一天,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都降下半旗。

世界各国首脑齐聚夏国为秦命送行。

包括夏国第一人在内,所有领导胸口戴白花,致辞默哀!

从亚洲的古老庙宇到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再到美洲的摩天大楼,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以自己的方式默哀、祈祷。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信仰何种宗教,此刻人们都团结在一起,共同悼念这位不朽的传奇。

全球的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都在报道这场举世瞩目的葬礼。

从夏国的首都到偏远的小镇,从繁华的都市到寂静的山村,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场葬礼的庄重与浩大。

正午时分,全球的钟声齐鸣,人们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肃立默哀。

在这个时刻,世界仿佛静止了片刻,只为纪念这位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秦命的离去让很多夏国人都联想到了汉朝那位封狼居胥的冠军侯。

同样的耀眼夺目,同样的英年早逝。

让人不免开始怀疑天妒英才是不是真的存在?

当所有人都在默哀的时候,史密斯·加里布埃尔独自一人在一号研讨室内,脸上笼罩着一种深深的哀伤。

他的嘴角下垂,形成了一道寂寥的弧线,仿佛承载了无尽的痛楚和遗憾。

他的双眸空洞而深远,仿佛在凝视着某个遥远的过去,无法触及。

目光所及之处的方向正是秦命经常坐的位置,如今空无一人。

回忆起过往的种种。

合作也好,争吵也罢。

所有的回忆都化为了泡影。

“时间带来了问题的答案……”

刘行之和初阳出席葬礼现场,对于他们两个知情人而言,更愿意称之为送别会。

因为他们相信秦命并没有死,一定还在宇宙中的某个地方。

秦和,秦川,黄月芬,叶镇国,叶凤翔,黎洁冰等人并没有在送别会上痛哭。

尽管心如刀绞,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但他们最多也只能会低声呜咽。

他们都是知情者,在心里认定这场葬礼只是办给全世界看。

他们相信,秦命和叶泠然两人一定还活着!

不能哭。

孩子没有死。

不能哭!

……

十五天过后。

天工计划一号研讨室。

偌大的研讨室内只有刘行之,初阳,史密斯三人。

如今,古蓝星文明已经正式开始为人类提供技术援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古蓝星文明将把先进的技术循序渐进的传授给人类,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当老师的角色。

初阳作为河洛计划负责人,在苏老的教导下已经成长为了顶级数学家。但他在物理方面非常的薄弱,无法把先进的数学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际上。

这会大大影响初阳接受先进技术的效率,严重一点,甚至有可能在黄金时代中掉队。

所以他只能填鸭式恶补了。

“全同粒子是什么?一模一样的粒子吗?”初阳指着书上的一个名词问道。

他不是不想直接看书上的解释,而是面前有两位顶级物理学家,解释的肯定比书上更通俗易懂一点。

刘行之属于天赋型加努力型,张口就把全同粒子的概念给背了出来。

“每一种粒子各自具有特定的内禀属性,包括 静质量、电荷、自旋、磁矩、寿命等。量子力学中把属于同一类的具有完全相同的内禀属性的粒子称为全同粒子。”

史密斯就是随口附和道:“解释的很正确。”

“噢噢噢,原来是这样。”

初阳听完刘行之的解释,感觉也没什么,但又看了一眼书,发现这个概念出现在量子力学上。便又多嘴问了一句:

“它有没有什么……反常识的地方?”

初阳是个数学家,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严谨且逻辑自洽的学科,通常并不会出现违背常识的事情。

但量子力学不一样,初阳这才学了几天,他都感觉自己快要开始质疑世界的真实性了。

刘行之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不。你对物理不够了解。完全相同这个概念本身就挺离谱的。”

“不过你要是说反常识的话……嗯……”

“着名洪-欧-曼德尔实验就挺反常识的。”

说着,刘行之开始详细介绍这个实验。

“这次实验主要用到了分束器,本质上就是一个半镀银的半透镜。当光以45度夹角射向这个半透镜时,分束器可以把光分为两束,一半透过去,一半反射45度。”

“实验用两个的光子在分束器上下同时以相对称的角度射进这个半透镜分束器。”

“已知实验会产生四种情况。”

“上侧的光子被反射,下侧的光子被传输。”

“上侧的光子被传输,下侧的光子也被传输。”

“上侧的光子被反射,下侧的光子也被反射。”

“上侧的光子被传输,下侧的光子被反射。”

“你猜猜会发生哪种情况?或者分析一下每种情况的概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