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末世芳华 > 第67章 的“海底两万里”之旅

末世芳华 第67章 的“海底两万里”之旅

作者:莳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30 02:37:09 来源:小说旗

假如钟可带领的710师北上被誉为二次长征的话。

那么搭乘众多科研人员、军工装备以及抗高寒农作物种子,隶属于华夏南海舰队的长征“944”艇,就是在复刻着名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笔下的《海底两万里》。

2111年12月21日上午8时。

温暖如春的湛江港海面,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雾气弥漫,朦胧万分。但闷闷的湿气让人有些呼吸困难。

远处,一排排橙红色港口起重机与南海舰队的数艘战舰也被海雾隐藏的只能看见高高桅杆上飘扬的旗帜。

那面漂亮的“八一”人民海军旗,依旧是那么的鲜艳,高高飘扬在桅杆之上。

背着大包小包东西的林瑶瑶牵着小书婷的手,抬头感叹完后,便按前一天的安排来到位于港口东侧的3号泊位。

被卸去大部分武器装备后的长征“944”号核潜艇像搁浅在岸边的鲸鱼,在码头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此时潜艇旁的码头上,聚集了不少参与这项计划的志愿者,在他们当中还有几个林瑶瑶她所认识的人,像物研所的艺萍姐、冯晓煦他们。

还有“707”通讯所的林山云一行人,甚至是自己农科院的同事胡思扬等人都在等待着登舰的命令。

出于身边还带着孩子的原因,她没去找他们聊天,默默地带着小书婷来到一处角落,等待着出发的通知。

“妈妈,那等会儿我们就是坐着这只黑色大鲸鱼去找钟可阿姨玩吗?”

“嗯,是的哦!而且这艘船是可以潜到大海深处的。”林瑶瑶点点头道。

“是不是像故事书里说的海盗幽灵船一样,遇到大坏蛋时突然上浮打坏蛋,没事的时候就躲在海里玩儿。”

“书婷真棒!妈妈都还没猜到呢。等会儿海盗船船长叔叔就会过来,作为水手我们应该要……”说到这,林瑶瑶卖了个小小的关子。

“认真听话,服从命令!还有为人民服务!”自信满满的小书婷一蹦一跳地回答道。

“豁豁豁,这位小朋友你回答的非常对嘛,在大海上的水手们就该听从我这个船长的命令哦。”身穿作战服的汪孝涛态度大方地走到林瑶瑶身边,笑咪咪地表扬着小书婷刚才说的话。

见到汪孝涛从身后冒了出来,林瑶瑶也是愣了愣:“那个…书婷,快叫汪爷爷。”

“汪爷爷早上好呀!”小书婷抬起头甜甜地对他问好。

“早上好呀,书婷小朋友。”汪孝涛俯下身,摸了摸书婷的脑袋,对身边的艇员不动声色地暗示了一下。

那名跟随他的艇员立马会意。

“小林,等会儿就登艇了,再检查下行李,没有的我看看艇里还有没有剩下的,给你补齐,毕竟你还带着孩子。”汪孝涛温柔地将小书婷抱在怀里,对林瑶瑶提议道。

林瑶瑶看了眼自己所准备的东西,当即拍着胸脯表示:“没关系的,汪艇长。我们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登艇。”

“那,小书婷,汪爷爷有事情找你妈妈,可以让李叔叔带你去你们住的舱室吗?”

看抱着自己的汪爷爷一副有事情对妈妈说的模样,小书婷怯生生地对林瑶瑶问道:“妈妈你会跟我一起来吧?”

林瑶瑶在小书婷可爱的脸上轻轻地捏了捏,温柔地说:“会的,我跟汪爷爷谈完就会来找你。”

“我会一直等妈妈的。”

听到妈妈的确切答复,小舒婷郑重其事的点点头,顺从地钻到小李叔叔的怀里。

“这次前路艰险,你真的要去吗,又带着孩子……”

“汪艇长,我们是搞农业的,西伯利亚那边也是我所拟订的课题之一,交给别人我实在放心不下。书婷这孩子她失去自己的母亲才没多久,我根本没法把她交给别人呐,何况她叫我“妈妈”。”

“嗯,钟师长那里所遭遇的难题比我们多得多,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克服困难到达目的地,而我们也是一样!”

“我明白!还有汪艇长,我希望你以在孩子面前编造个梦幻……”

上午10时24分,在华夏人民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下,满载着128名研究人员和149名潜艇官兵的“944”艇从湛江港拔锚起航,一路南下向澳大利亚进发。

“老汪,我们又在一起了。”离艇四年的副艇长李鹏走到指挥台前,微笑着对坐在艇长战位上做着最后检查工作的汪孝涛问好。

放下手头的工作,汪孝涛刚想开口说些什么,毕竟他与自己的战友们好久不见了。

恰好就在此时,刚做完安置工作的政委方舟大汗淋漓地从三舱的舱口钻出,见身为副艇长的李鹏一副没事做的模样,又看看自己,瞬间气不打一处来。

他放下自己的军服外套,趁着李鹏没注意,不怀好意地接近到他身后。

而见到这一幕,汪孝涛也不好开口了。只得不断用眼神暗示他,心里面偷偷憋着笑意。

“卧槽!”

李鹏正疑惑呢,却没有想到自己双肩一酸,整个人像触电一样蹦了起来,幸好944艇的空间够宽敞,不然他这一跳脑袋都得撞到舱壁上。

“好啊,你这小子离海离久了,不知道帮忙了是吧。”方舟交叉着双臂,靠在指挥平台的一处围栏上笑着指责道。

看到方舟又是偷袭又是骂他不厚道,李鹏也是自认倒霉了,谁叫他没去帮他呢?安置科学家们的工作本来就是他俩的事,结果自己却忙了这茬,把事情压在了方舟一个人的头上。

要不是一个叫林瑶的女孩和另外一个女孩帮他,方舟估计这会儿还回不来。

“我很抱歉,亲爱的方舟同志!是我疏忽了。”李鹏装作很正经的模样朝他敬礼道。

坐在一旁的汪孝涛见自己的两位战友这样,也是无语。

这么大个人了,一个大校和一个少将还这么吵吵嚷嚷的,便急忙站出来打圆场说:“去去去,你们这两个赶紧到战位上去,李鹏你有时间写一封道歉书给方舟,方舟你也是,还那么孩子气。”

“诶呦,我亲爱的汪艇长唉,你也不希望咱们的潜艇乱糟糟的吧。”

“抽你,信不信。”

“哈哈哈,不信。”

此时正在二舱舱里的其他艇员见此一幕,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毕竟谁不想吃自己领导的瓜呢。

五舱的一间舱室内,林瑶瑶正带着小书婷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自己未来几个月居住的小窝,虽说周围挤满了管线和物资机器,但对于她俩来说还是很宽敞的。

“妈妈,你说我们头顶上的这些管子是干什用的?”小书婷从行李中抱出自己的小熊玩偶,指着头顶的管道发出疑问。

林瑶瑶想了想,也不太清楚这些管道的用法,便对书婷实话实说道:“妈妈也不知道呢,等见到汪爷爷,你可以问问他哦。”

“我知道了,这些是消防的水管子,如果着火了,这些管子可以喷出水来,把火浇灭!”

听到小书婷天真地回答,林瑶瑶噗嗤一笑。

这孩子,潜艇在水下遭遇火灾拿水浇,是嫌沉得不够快吗?现在小孩子的回路,我已经搞不懂了。

同时,位于三舱和四舱的交界处,头戴着印有“401所”安全帽的章艺萍一行人正站在备用导弹维护平台上展开会议。

“这张就是“944”艇的平面图了,经过一系列的修改,在没有改变艇体结构的情况下,他们拆除了位于后方的20个导弹发射筒,仅保留了4个,剩下都被改造成为舱室了。”

“那里面还有四枚携带着6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的巨浪-20,这个也是我们维护的范畴之一。”坐在章艺萍身边的冯晓煦补充道。

“章姐,为什么我们要带着核弹头啊,会不会太危险了?”一名年轻的女研究员担忧着看着眼前的导弹发射井,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道。

“不会,这一次行动我们是秘密进行的,全程一直处在水下800米的深度,除了发生意外,中途不会再进行上浮作业。

这一次我们从湛江港出发,穿越印度尼西亚从澳大利亚和东帝汶之间的水道里穿过去,进入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一路向北走进入大西洋,直至到达目的地新地岛。”

“这么远啊,我还以为会用原来的航道呢。”另外一名戴着眼镜的男研究员抱怨道。

“想什么呢?用原来的航道马六甲海峡最深处就只有27米!你以为东瀛人不会想的去控制那个地方?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此次的任务都是绕远路走,尽量避开那些重要航线。”冯晓煦指着潜艇平面图旁边摆着的世界地图,对那个抱怨的同事说。

“原来是这样。”那名男研究员的恍然大悟。

“还有些东西要说的,我们边走边讨论吧。”章艺萍收到平面图,带着同事们顺着平台的钢梯爬了下去。

这次的改造不仅仅是拆掉了潜艇上的导弹发射井,而且还升级了通讯系统以及作战系统,并重新配置了大量舱室,以求更好的完成这个任务。

可以说,此时的“944”已经被改造成了,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完成任务的潜艇,最关键是她的战略核潜艇的地位和威慑还是在的。

这对远在科米雪地里食雪的钟可来说,湛江这次给的东西可谓是非常豪华了,只不过收不收的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报告!我们已经穿过曾母暗沙,到达非律宾以西海域。”

下午3时58分,“944”艇在航海长曲志国的汇报下,成功穿越祖国最南端,到达外海。

“全艇进入战斗状态,航向幺八三两(1832),航速两洞(20),下潜至450m,进行第一次深度测试。”

“是!”

收到命令的航海长立刻摁下警报电钮。

“呜呜呜——”嘈杂的警报声中,警员们纷纷将厚重的水密舱门关闭,快速进入了自己的战备位置。

而在与艇上作业无关的,例如林瑶瑶她们则是待在自己的舱中休息。

“航向幺八三两,航速两洞,下潜至450m!”

“计时。”

“是,计时。”

“32秒,报告,450m到!”一舵手停止计时器汇报道。

“好,现在维持航向航速不变,下潜至650m。”

“是!”

“计时。”

“是!”

经过一系列的深潜测试,“944”艇的最终深度达到了苏联“青年团员”号核潜艇曾到达过的水下1200m的深度。

甚至这里面还有汪孝涛一点保留,如果不是载着科研人员,他估计会冒险将潜艇下潜至1300米甚至更深,挑战军用核潜艇的下潜记录,毕竟这不是“944”的最终下潜深度。

战争前,他们和“向阳红”五号科研船还秘密测试过“944”的最终下潜深度为1515m。

下潜途中,被安置在舱室中休息的林瑶瑶也是愈发感到恐惧,裹在被子里的她抱着同样害怕地不得了的小书婷,紧张地看着不断抖动的舱壁,直至最终平稳。

说实话,她此时也怕潜艇会出什么意外,就像合众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或者是像战前某艘用手柄操作的名叫泰坦号的潜艇一样满载着富豪们内爆,这可是说不准的。

而且“长尾鲨”号就是在深潜测试中发生的事故。

小时候看到关于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心里还咯噔一下,还发誓过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踏上潜艇一步,结果没想到,自己现在违背了当初的自己。

指挥舱内,坐在战位上的汪孝涛抹了抹自己额头上的汗水,拿起话筒开口道:“同志们,我们的深潜测试圆满结束,潜艇的最终下潜深度为水下1200米。”

“耶!”

“成功了?!!”

“太好了。”

“是的,我们成功了,现在我命令,上浮至500米,保持航向。”

“是,保持航向,上浮至500米。”

“呼——太好了。”林瑶瑶抹了抹头上的汗,捂着自己的胸口,庆幸地叹了口气。

小书婷也是如此,她从被子里钻出来在床上快乐的滚了滚,缓解自己身上的压力。

对经历过大地震的她来说,这简直太刺激啦!

“妈妈,我想听你讲讲关于潜艇的故事。”心情平复下来后,关于潜艇的故事一下子又激起了她心中的好奇。

“啊?!原来你想听潜艇的故事呀?让我好好想想。”林瑶瑶搜肠刮肚了好一会儿,这才想起自己小学时看过的一本名字叫做《海底两万里》的书。

心里不由得感叹,时间过得飞快。那本书还是自己十岁生日那天爸爸送的呢,只可惜那本书早就已经不见了,跟爸爸妈妈还有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消失了。

想到这里,林瑶瑶觉得自己想的有点太多了,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这种态度可不好,便收起不好的情绪,拍着手说:“那就讲一个科学家搭乘一艘奇妙的潜艇环游世界的故事吧。”

“哦,好耶!”

顺着自己模糊的记忆,林瑶瑶缓缓地开口道:“1954(1866)年出了一件怪事是一个没人说的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