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后我就不改嫁自己带娃怎么了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卖孙女改嫁供儿子考科举一

族长“应该是够了,不够我再找你拿。”

杜敏进到正屋里间从箱子里拿出一个银元宝交给了族长,他接过去又去安排事去了。

杜敏跪坐到了蒲团上,孩子们都去吃饭去了,儿子们正端着碗喝稀饭,又拿粗粮馒头吃,也没有菜,办殡事的菜不是给主家吃的。

今晚要家奠,等会儿大哭还是力气活,不吃点饭根本没力气哭。

天黑的透透的了,两个族老站到了灵桌旁边,一会儿他们主持家奠,递香递酒的都是他们的事。

唢呐呜呜的吹响了,由大儿刘有山开始,一个个行大礼,九拜九叩头,中间上香上酒,一边拜一边哭,会哭的念叨着哭,不会念叨的放声大哭就行,动作越慢越庄重。

这个环节最考验喇叭匠子,主家不停的磕头,唢呐就得一直吹,有那家里人多的能磕到半夜,一个唢呐手根本就撑不到最后。

这家奠是小辈给长辈祭奠,杜敏只在灵屋里跪坐着面无表情的听就行,几个族里的婶子大娘还有她娘在屋里陪着她,怕她想不开。

其实杜敏心想你们都多虑了,她才不会想不开呢,不用伺候一个只会惹麻烦的人,这舒服日子在后头呐。

儿子们哭完了儿媳接着哭,后面孙子孙女,再后面本家亲戚,一直到快入夜才祭拜完。

第二天是正殡,本家亲戚,娘家舅家,两个儿媳的娘家,出嫁的两个女儿婆家,算起来得坐七八桌,人人拖家带口,来时带上一刀纸,几个铜板,能吃上三四顿饭,更别说什么孝衫孝帽子,扎腰带的,手巾子,这年月白布是稀罕物,回头用完了回家洗洗,攒起来拼拼做被里子,染上颜色做小衫都是极好的。

更别说这喇叭匠子,扎彩,招待客人的酒菜,剩下来的荤菜自家守孝也不能留,都分给了来帮厨的族人,这都是银钱,没钱的人死都死不起。

杜敏只管跪在棺材旁边不言不语,宽大的孝帽帘子垂下来遮住了她的脸,别人来跟她说什么她只是哭,惹的婶子大娘小媳妇的都说“有山娘命苦啊。”

院里乱糟糟的人来人往,儿子孙子跪在灵前答礼,门外的喇叭匠子,吹着悲凉的出殡曲,族长忙活着找人抬三性祭品,路前洒纸钱,又安排族人们拿着纸人纸马,金山银库,聚宝盆粮仓……

唢呐声忽的提高了,随着棺钉一根一根钉进去,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拦在棺前,哭天抢地不让出棺,“爹呀,儿子还没孝敬够您啊。”“爹啊,您再睁眼看看儿吧。”

杜敏腿一伸,直挺挺的往后倒去,吓得锤子娘大叫“咱娘昏过去了,娘啊,您可不能走啊。”

这个傻婆娘,再叫要被你吵醒了,杜敏紧紧闭着眼睛,谁晃也不醒。

“快快快,把恁娘抱屋里去,别搁地上冻着。”

还是她娘靠谱,这地上真的是很冰。

后面的事杜敏就不管了,反正族长都安排好了,吃回灵席的时候杜敏才悠悠醒来。

她娘在炕边守着她,见她醒了“我的儿啊,人都走了你可不能太伤心了,自己的身子要紧,孩子们都孝顺着呢,看他们你也得好好的啊。”

杜敏低声说“娘,我知道的,你放心啊,你吃饭了吗?”

这时老二刘有水媳妇推门进来了,见杜敏醒了一喜,“娘,您醒了,我去给您端水洗洗脸再吃饭。”

“好,你去吧。”

杜敏娘拍了拍她,“赶紧吃点饭,这总算忙完了,晚上好好歇歇,我就走了,你兄弟还待外头等着我呐。”

“娘,天都黑了,今儿就留我这里住,明儿走也不晚,家里又没什么活。”

“唉,来了好几天了,不住了。”

“娘,这天寒地冻的,大晚上走路你叫我怎么放心,不走,我去跟俺兄弟说,叫他也住下,家里有地方住。”

杜敏的兄弟杜四海正在院里吃饭,见她出来忙站起来,“姐,你醒了?好点没?”

杜敏说道“好多了,四海,今天太晚了,你跟娘搁俺家住一晚上再走,要不我不放心。”

老四刘有泉在一旁说道“舅,今晚你上我屋睡,我屋里炕热乎着呢。”

“那行,姐,那我明天再吃你一顿饭。”

“一顿两顿饭姐还管不起嘛,只管吃。”

杜敏环顾了一下四周,大部分族人都走了,只剩下帮厨的婶子大娘还有自家人在吃饭,见着她都纷纷招呼她。

杜敏嘴里应着,脚下朝屋里走去,老娘还在屋里,一进去见有水家的已经端来了洗脸水,有山家的端来了饭菜正往炕桌上摆放。

“娘,洗洗脸吃饭。”

“嗯,你们俩也去吃吧,老大家的,回头帮厨的婶子大娘走的时候叫我,咱把那些荤菜都分分,叫老大他们弟几个把借来的碗筷桌子板凳都洗干净给人家送回去。”

“好,知道了娘。”

等所有的族人们都走了,东西都归置好,已经是亥时初了,老娘在炕上已经睡着了,杜敏脱下身上的孝衫,闻了闻身上,一股子酸味,里面的衣服上补丁落补丁,她嫌弃的看了看,去箱子里扒拉了一下,好歹捡了件补丁少的换上,这才躺下舒展开身体,这两天太累了。

一时没睡着,躺在那里回想一下接收的剧情。

这里是大齐国,东海郡,牛山镇,刘家村,刘家祖祖辈辈住在这里,公婆已然过世,上头只有一个大姑姐,病的起不来,昨天只有两个大外甥来了。

一家子省吃俭用置办了二十亩地,有一半是开荒开出来的,地比较贫瘠,留不住水留不住肥,种粮食产量不高,但好歹比没有强不是,还得多养几年才能变成良田。

杜敏的娘家爹是个老秀才,一辈子的高光时刻就在考中秀才的那一刻,此后连续三次赶考,再也没能考中举人,他就此转身,在家里开了一个私塾,收些大大小小的学生赚些束修贴补家用。

县里每个月给秀才发三斗米,一两银子的补贴,再加上收的十来个学生,二十亩地的收成,杜家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却余余的。

坏就坏在杜父有个识人不清的毛病,别人奉承他几句,就会慷慨解囊,请人吃酒,买字画,不知道花了多少冤枉钱。

最大的坑就是把女儿嫁给了他的一个学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