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俩跟着地图向北走了没多会儿,就找到了国营饭店。
大门两边分别写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八个大字,门头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五角星,五角星下面写着大大的《国营饭店》。
两扇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正是中午吃饭的点,人还挺多的。
杜敏拉着王美玲走进去,只见大堂的墙上写着“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标语,摆放着十来张八仙桌,人们都坐着木头方凳吃着饭菜。
杜敏四处看了看,只有角落里的一张桌子还有一边有空位,她赶紧拉着王美玲走过去,问同桌的正在等菜的一位妇女。
“大姐,这里可以坐吗?”
那个大姐和善的说“坐吧,没人”
“谢谢大姐”“谢啥,不用客气”
杜敏把王美玲抱到凳子上坐好,对她说“宝儿,你在这里等着,妈妈去点菜啊”“好”
那个大姐见状说道“你去吧,我给你看着点”
杜敏连连说道“谢谢谢谢”
这会儿的服务员是不会主动过来给你点菜的,你得自己去窗口那里点饭点菜,交完了钱票,给你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号码。
做好了以后,服务员会大喊“几号的红烧肉好了,来端走”
之后你自己去端过来到桌子上吃,这年代的厨师和服务员都是让人羡慕的职业,牛气的很。
杜敏来到传菜窗口,旁边的一块小黑板上从上到下写着今日供应:红烧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白菜猪肉饺子、青菜鸡蛋面。
窗口那有人正在点菜,杜敏忙走过去,等那人点完了,对服务员说“一份红烧肉,一碗面条”
那服务员头也不抬的说道“三块五,半斤肉票,二两粮票”
杜敏拿出钱和一斤肉票二两粮票递过去,服务员手脚麻利的拿了五两肉票和一个号码给她,说道“等着啊”
又回头冲着里面大喊“一碗红烧肉,一碗面”
红烧肉大概是提前做好了的,杜敏回到坐位没等一会儿,窗口那里就传来喊声“四十二号,四十二号,红烧肉好了”
杜敏忙走过去端了肉和面条回来。
不愧是国营饭店大师傅的手艺,这红烧肉色泽红亮,上面洒了几颗绿绿的葱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那面条也是好看,面条雪白,青菜翠绿,鸡蛋煎的金黄,配在一起怎么就那么赏心悦目。
杜敏给王美玲拿小碗拨了小半碗面条,把鸡蛋夹给她,又给她夹了两块红烧肉,拍了拍她的头说道“快吃吧”
这红烧肉做的真不错,筷子一夹颤颤巍巍的,送到嘴里软软糯糯的,根本不用费力嚼,咸香适口,太好吃了。
可惜没有米饭,如果把肉汁浇到米饭上杜敏觉得自己能吃两大碗。
同桌的大姐和她儿子也是要的红烧肉和面条,这会儿两个人正吃的头也不抬。
王美玲筷子使的很稳当,自己吃饭一点也没有撒撒露露的,杜敏看她吃的香甜就没有管她了,专心享受美食重要。
娘俩吃了个肚子溜圆。这会儿的猪肉没有瘦肉精,吃起来太香了,杜敏一不小心吃撑了。
吃过了饭,娘俩消消闲闲的在大街上溜达着。
正当杜敏低头跟王美玲说话的时候,突然被人撞了一个趔趄,随后一个声音也响起来“抓住他,快抓住他,小偷,抓小偷”
杜敏赶紧抬头一看,一个人正从她身边飞快的跑过去了,后面有两个人正在追赶着。
杜敏拿起手里的布包,照着前边那个人的后背砸了过去。
她包里还有水壶呢,再加上用了十成力气,那个人被砸了一个跟头摔倒在地上。
后面的两个人也赶到了,上前按住那个小偷,气急败坏的说“还跑还跑,跟我们上派出所去”
其中一个穿着绿军装的高个子男人捡起杜敏的布包,递给她说“同志,谢谢你啊,请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回头给你们单位写一封感谢信给你”
杜敏赶紧摆摆手“不用谢不用谢,都是应该做的,我没有单位,感谢信就不用了”
那两个人急着送小偷去派出所,听了就没再耽搁,又谢了一声就抓着小偷走了。
系统说道“嘿,你这算见义勇为啊,你也不怕小偷有同伙藏在附近啊?”
杜敏“我这不是没想到吗?再说了,那种情况谁都会帮忙的,不会真有同伙吧?”
“没有,我只是提醒你别那么冲动,还有,你吃的大力丸时效还没过,不用太害怕”
“真的?多长时间失效啊?”
“一个月,这种的便宜点,有长效的有点贵,这种的你用着就行了”“好吧”
结束了这个话题,杜敏想起来今天还有一件正事,得去给王美玲打听一下上学的条件。
查看了一下地图,学校离这里有二里路,杜敏对王美玲说“宝儿,妈妈背你啊,咱们要去的地方有点远,背着走的快点”
“好,妈妈你要是累了,我就自己走”
“嗯,宝儿真乖”
杜敏背起王美玲快速的走了起来,一路上也不看景了,快点去问好了还得赶车回去,她忘了去街道开介绍信了,没有介绍信没法住招待所的。
一路疾行来到了县小学,这个小学是县城最大的一个学校,先问问这里。
杜敏来到了学校门口,就见大门正关着呢,门口一侧的一块大牌子上写着“东方红小学”
校门口一侧有一个传达室,杜敏走上前敲了敲窗户,有半边窗户哗啦一声打开了,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年人露出头来“找谁呀?”
杜敏忙说“大爷,我不找谁,就是打听一下,咱们这里入学需要什么条件啊?”
大爷问道“户口是哪里的?得要户口本”
“我们不是县城的,是咱们下边乡镇的”
“乡镇的啊,那可能不好办,都是就近入学的,怎么来县城上学了?”
“我们搬县城来住了,回去上学没人带她,所以问问能不能在咱们这里上学?”
“搬县城来了啊,搬这来……”
大爷还没说完,一眼看见杜敏后面来了一个人,忙跟她打招呼“张校长回来了”
又从传达室出来给打开了大门,让校长进来,又对杜敏说“这是我们张校长,要不你问问校长?”
杜敏回头一看,一个穿着灰色列宁装、剪着刘胡兰发型的中年妇女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见到杜敏说“问什么的?”
杜敏忙说“是这样的,校长,我家孩子今年得上学了,我们家户口是镇上的,这不,搬县城来住了,孩子回去上学不太方便,就想问问能不能在咱们这里入学?不知道需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