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带着铁锤铜锤跑了两趟县城,没找到合适的房子,但是发现了县城有车马行,遂转战车马行, 找了个房屋经纪。
这房屋经纪手里有多套房子,经过对比,又实地考察了一番,杜敏定下了一套房子,离县城有二里路,正屋五间,东西厢房六间,还有一个灶间外带一个牲口棚子,门口两亩菜园地。
这个位置属于城乡结合部了,杜敏想的是,如果有危险往城里跑很近,没事的话村里有大片的地可以种,她已经托经纪给买地了。
那经纪做成一笔大买卖,赚了不少钱,殷勤的很,不出几日就办好了官府的红契给送了过来,说地正在打听着,一有信就送过来。
杜敏租了牛车,来回三趟就把家里的东西搬了过来,也就是招了响马,家里没多少粮食了,否则光是粮食也得搬好几趟。
家里房子多,东西少,全搬来也显得屋里空荡荡的,杜敏计划着赶紧买好地,还能种一茬庄稼。
铁锤家住了东厢房三间,铜锤家住了西三间,正屋杜敏带着梅花住了东边两间,西边两间仓房,中间一间做客厅加饭厅,如此分配大家都很满意。
梅花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屋子,每天收拾的干干净净,不用说杜敏的屋子她也给收拾好了。
她现在长高了一些,杜敏目测有一米三左右,十三岁的小小少女亭亭玉立,已经有人家来打听她了。
这房子最大的好处是院子里有一口井,用水方便,做饭洗衣浇菜园,啥时候用啥时候取,不用的时候用青石板盖着,省的落脏东西,也防止小孩子爬进去。
又过了几日,族长一大家子也来到了这里,在离杜敏家有半里路的地方落了户,他家人口多,买的是相邻的两个院子,将院墙拆了打通成了一家。
另外还有十几户族人也在不远处买好了房子,没杜敏家大,但是人家买的地多,如此看来,她家是最穷的。
有了熟悉的族人,在这里住着更踏实了,真有事情也有人商量不是。
最终杜敏买到了十亩地,把地交给两个儿子,杜敏不管了,随便他们怎么种,孩子大了总得学会自己拿主意。
两个儿媳的肚子慢慢大了起来,杜敏只专心在家照顾两个孕妇,带着教导梅花做家务,一段时间后梅花不管是做饭还是针线活,都很拿的出手了。
杜敏不打算出去给人接生了,这外面兵荒马乱的,出去再回不来了,村里有人来请就罢了,帮忙还是要帮的,反正儿子儿媳也不知道她手里到底有多少银子。
这天杜敏出门遇到一个原来的邻居,她见了杜敏很是欣喜,拉着说了半天话后,问她“你见过铁锤大伯一家没有?”
“没有啊,从搬了家就没见过,你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知道,你那个大伯头子,可真不是个东西,他们一家搬县城里去了,租了一个小院子,那个翠娘的孩子没生下来,八个月了掉了,是个小子,下生就没气了,非说是你嫂子推她才掉的,那周大江打了你嫂子一顿,打得可狠了,两个月没爬起来,还说要把她休了。”
杜敏惊讶的问“那我舅舅家能饶了他?没来人打他吗?”
“来了啊,来了一二十口子,把他和那个翠娘都揍了一顿,这下子五口人三口躺在炕上,金山又是个不中用的,她媳妇一个人伺候四个人,累都累死了,也是命苦。”
“唉,他家都这样了,那个妾还留着干嘛,还不赶紧撵走。”
“气人就气这里,那周大江好了以后就明着跟翠娘住一起了,你嫂子气的半死,又管不了他,天天吵架。”
“他家原来也天天吵,要是我就把钱抓手里,把他两个都赶出去,守着儿子儿媳过是的,眼不见心不烦。”
“哪是恁好赶的,那周大江没钱赖也赖家里,还天天觍着脸要吃要喝,你嫂子气的吆,老了好几岁。”
“唉,心不狠就得受气,没办法。”
说了半天闲话,两人分头走了。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小刘氏前半生顺风顺水,这老了老了丈夫不着调,不狠下心来管管,把翠娘送走,往后还有气生呢。
就是不知这翠娘图什么?周大江年纪大,又没有钱,老不卡刺眼的也不好看,那翠娘难道有恋爹癖?搞不懂。
族长家派人来通知去他家商量事,杜敏带着铁锤铜锤去了,到底是两个院子合在一起的,是真大,就是房屋旧了些,没有原先族长家的青砖大瓦房气派。
族长说前两天白袍小将的手下找到他了,那白袍小将原来是京城镇国公家的孙子,这次来是跟着赈灾的队伍来的,遇到响马顺手清剿了后回京城了,就把这万人坑的事忘到脑后了,这想起来了,派人来查看,一村的人都搬走了,多方打听才找到了他。
为了补偿,给村里买了五十亩地,就在这里,还说要是想重新组村的话,他可以帮忙。
重新组村好啊,还是自己族人在一起齐心,不像外来户子受人排挤。
就是村子小了点,没以前那么多人,这也不怕,安稳了还怕生不出后代嘛。
再集钱盖个祠堂,把祖宗牌位请进去,这就有凝聚力了。
一院子的人越说越兴奋,多日来的慌乱一扫而空。
那地就在族长家和杜敏家中间,把周围几家也连在了一起。
族长找了风水先生,勘测了半天,最后定下来地方盖祠堂,剩下那地不论肥瘦全算祭田,有了结余再做别的打算。
临近年关,两个儿媳的预产期到了,铜锤媳妇先发动的,整整疼了一天两夜,才生下来一个小子,六斤二两,铜锤欢喜的整日咧着嘴,跟个二傻子似的。
又过了有二十天,腊月十八,铁锤媳妇肚子开始疼了,她这是第二胎,生的比较快,半夜里羊水破了,到下午就生下来铁锤的第二个孩子,又是一个红彤彤的小子。
伺候两个做月子的,再加上过年得忙活年,杜敏带着梅花忙的不得了,把两个儿子也使唤的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