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后我就不改嫁自己带娃怎么了 > 第222章 被婆婆卖了的娘亲二十一

李刘氏被李平安纠缠的头疼,“我上哪去给你找又宽又长的布条?别搁这缠木人了,赶紧走吧!”

婆婆李王氏过来了,“我大孙子要什么的?你就不能给他好好找找?”

“娘,他也不知道上的什么劲,看人家张五哥那孩子腿上绑了块布,非得让我也给他绑上,说走路腿不酸,娘您说这哪可能呢?我也没有多余的布啊。”

李王氏哄着李平安,“乖孙啊,咱不要那个啊,走路哪有腿不酸的,等到了前头镇上,让你爹买麦芽糖给你吃啊。”

“奶奶,我不要吃糖,是真的,张五哥和他弟弟都绑着腿呢,要是没有用,婶婶哪能抛费那么多布呢?不信奶奶我带你去看!”

李平安拉着奶奶的手要去找张五哥。

李王氏忙说道,“哎哎哎,别抻着我这把老骨头,我信,我信总行了吧,但是你娘那里不是没有合适的布条子嘛,回头再说行不行?回头到了镇上咱去布庄看看有没有碎布卖。”

“那行,奶奶,您说话算话,到前头镇上去买布条。”

总算安抚好了李平安,李刘氏手脚麻利的收拾好东西,背着行李跟上队伍出发了。

杜敏背着铺盖卷,手臂挽着包袱,张五哥和张狗儿走在她两边。

李大牛李二牛李三牛学着张五哥的样子也打了绑腿,不过他们没缠那么多,只把小腿肚绑上了,感觉也有用,小腿肚不酸胀了。

王草儿佩服的看着杜敏,心里暗暗想到,“嫂子跟咱就是不一样,这么好的法子都能想出来。”

宋根生的媳妇刘巧妮羡慕的看着这些人的绑腿,真是抛费啊,好好的衣服非撕成布条子,这要是给我,拼不拼不给孩子做个褂子多好。

一路疾行,巳时初来到了桃花镇。

这是一个小镇,不知道这个镇子为啥叫这名,一路上没看到有多少桃树啊。

村长指挥着大家进镇子,“停留一个时辰,买完东西都去镇子北门,咱从那边走。”

这个镇子就一条街,粮铺、药铺、杂货铺、车马行都离的不远。

三百多口子一起涌进了镇子,把镇上的居民吓了一跳,以为来了响马,待到看他们都在买东西,又高兴起来。

尤其是车马行老板,店里新的旧的甚至是几辆轮子有些毛病的推车都卖了出去,一共卖了二十六辆。

师傅们抓紧时间修好轮子,上了油,“行,可以用了。”

收了一大笔银子,车马行的老板嘴都乐歪了,店里好几年的存货一扫而空。

粮铺老板也是如此,他这些粮食都是以前的存货,新粮还没下来,最近受灾的地方多,进货都不好进,“没有了没有了,什么粮食也没有了!”

“老板你那不是还有两袋子大米吗?卖点给我们吧?”

老板连连摆手,“那是我家的口粮,新粮还没下来,我家就这点子米了。”

杜敏抢到了一辆旧独轮推车,师傅给轮子上了一点油,推起来挺顺畅的。

跟着买了五斤玉米面,这玉米面磨的挺粗的,不如空间里的细,做糊糊喝还可以,贴饼子捏不成团,好在杜敏只是为了装样子,并不会全用这个做饼子,买点吧。

去了杂货铺,买了两个木桶,买了一捆绳子,去铁匠铺,买了一口小铁锅。

行了,把张五哥和张狗儿一边一个放车上,木桶挂在车把上,铁锅扣着和铺盖卷放狗儿后面,装衣服的包袱放在张五哥后面,杜敏轻轻松松的推着车往桃花镇北门赶去。

北门那里已经有不少村民了,像杜敏这样的独轮车有七八辆,还有的人家买的是排车,装的东西多,人还可以躺上面。

最阔气的是村长李大富家,他买了一辆马车,虽然拉车的不是马,是驴子,马车有车厢,此刻李王氏揽着李平安坐在车上,正絮絮叨叨的说道,“看吧,坐车腿就不酸了,还要什么绑腿,那是张五哥她娘没办法才想出来点子哄五哥的,坐车多好,累了就躺下睡觉,坐够了你再下去溜达溜达。”

好嘛,去逃荒让她说得跟去郊游似的。

找了个空地方,让张五哥和狗儿下来活动活动腿,杜敏把车子一支,坐到了车把旁边。

张五哥蹦哒了几下,对杜敏说道,“娘,等会儿我还是走路吧,这车咯的慌。”

嘿这臭小子,还挑剔上了。

“行,跟的上你就走,累了你再坐车,一会儿我看看把褥子给你们垫上。”

狗儿扑过来,“娘,娘我饿了。”

“饿了,给,吃吧。”

杜敏伸手从包袱里掏出一个干巴巴的玉米饼子,狗儿也不嫌干,拿了坐杜敏身边一小口一小口的啃起来。

等了好半天,村里人才陆陆续续的到齐了。

后来的这些人正津津有味的讲着什么。

李三牛的媳妇王草儿一见杜敏就凑过来,“嫂子,你早回来了,你没看热闹啊?”

“热闹?什么热闹?没看见啊?”

“哎呀嫂子跟你说啊,镇上那家有名的崔烧鸡他们家闹分家呢,老大家的跟老二家的打起来了,躺地上打滚,衣服都撕破了,白花花的身子都叫人看了去……”

王草儿说到这里羞的捂了一下嘴,“他们家老大跟老二拳打脚踢的,把他家煮烧鸡的锅给砸了,卤汁子淌了一地,听人家说那卤汤是百年老汤,传了好几辈呢。”

杜敏评价说,“真败家,这下好了,最值钱的东西没了,剩下的分的再多有什么意思?”

王草儿一愣,“嫂子你是说他们家就那个锅值钱?”

杜敏一笑,“啥呀,是那老汤值钱!你想啊,他们家是干什么的?”

“卖烧鸡的啊。”

“卖烧鸡,要想烧鸡味好,是不是得有秘方?”

“啊?”

“他们家这老汤传了几辈子了,肯定是有特殊的配方的,就是现配的话也不会有那味儿,这买卖一时半会儿起不来了。”

王草儿佩服极了,“嫂子,你懂的真多,我光看热闹了。”

“嗐,我也就是瞎琢磨的,也许人家根本不在意呢,毕竟是祖传的买卖,家底子是有的,不像咱们,一场大水就逼得咱们背井离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